
骆马湖网围蟹鳜套养.doc
2页在骆马湖水面进行网围养蟹、套养鳜、鲢鳙鱼试验研究,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1 验条件试验在新沂市骆马湖陆渡口养殖示范区进行,面积 8 公顷骆马湖位于江苏省北部,总面积 方公里,湖区天然饵料资源丰富,浮游植物数量 、环棱螺、田螺等为优势种群,数量达 395 个/平方米湖区水生维管束植物主要是马来眼子菜、轮叶黑藻等,生物量高达 2850g/平方米水质良好符合 准,光照充足,水温适宜围设施建设采用双层网围,两层网间隔 2m将裁剪好的网片用绳子绑缚在桩上,上下左右拉成平面,网底部用石笼固定压人底泥 20上部高出水面 1m 以上,顶部再装上"T"型的网片,网的上边设有 30~50直向下的塑料薄膜做成的网檐,并与网贴紧种来源及放养鱼、蟹种由新沂市水产养殖场提供放养 120 只/"扣蟹"6000 只/公顷和3000 只/蟹 9000 只/公顷放养 500g/尾的鳙鱼 750 尾放养 7~9年早繁鳜鱼夏花 600 尾蟹种用密网袋盛放,鱼种用塑料袋盛放并充氧草投螺网围牛间先围一小块暂养区(约占总面积的 5%左右),将蟹种放入,其它地区栽种伊乐藻、轮叶黑藻、蒿草等,并保护湖泊中原有的水生植物,蟹种强化饲养 1 个月左右,待水草茂盛后拆除。
"清明"前投放鲜活螺蛳 4500顷料投喂河蟹生长期每 d 或隔 1d 投喂 1 次鲜小杂鱼块、蚌肉拌和豆粕制成的饵料,日投喂量占网中蟹重量的 3%~5%,并视网围中天然饵料生物量,适时补充水草、螺蛳,以满足河蟹的摄食要求鳜鱼主要摄食网围内和从网目中进入的小野杂鱼,不专门投喂饵料常管理养殖期间坚持每 d 巡查网围设施,防止河蟹从破损处或底纲下逃跑,7~8 月汛期尤为重要定期清除网围四周的浪渣,以使水流畅通并防网围倒塌害控制蟹种用 25方米福尔马林浸浴 30种用 盐水浸浴 10放养养殖后期,每隔 20d 左右,分别用 15g/立方米生石灰和 方米漂白粉进行水体消毒水蛇、水老鼠、水鸟等敌害采取诱捉、猎捕等方式予以驱赶或杀灭捞河蟹从 11 月初开始用地笼、网簖捕捞鳜鱼、鳙鱼、鲢鱼用丝网、网簖张捕大部分后,最后用电力捕鱼器捕尽2 量收获河蟹 捕率 平均规格 鳜鱼 1965/129%,平均规格 552g/尾鳙鱼 13110活率 95%,平均规格 2300g/尾鲢鱼 5022活率 90%,平均规格 1550g/尾值总产值 ,其中:河蟹单价 ,产值 197190 元鳜鱼单价24 元/值 鳙鱼单价 ,产值 78660 元。
本总成本 150000 元,其中:苗种 55600 元承包费 18000 元饲料 34500 元折旧13800 元药物 6900 元工资 12000 元其它 9200 元益纯收入 ,每公顷纯收入 ,投入产出比 1∶ 小结与讨论在网围养蟹水面中套放鳜鱼和鳙鱼,其效果比较理想,这一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湖泊属开放式养殖方式,网围中的餐条、麦穗鱼、草虾等与蟹争食、争氧、争空间,放养适量的鳜鱼苗种,将这些野杂鱼吃掉,野杂鱼减少了,浮游动物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为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鳙鱼提供了充足的天然饵料,个体相应增大,产量提高,从而达到生态平衡,是湖泊利用较佳的养殖模式,值得推广应用在网围养蟹水面中套养鳜鱼,在苗种放养上要注意 3 点:一是规格要适宜,过小容易在网眼中逃逸二是密度要适当,根据网围中野杂鱼虾的数量确定放养量三是运输要谨慎,因鳜鱼不耐缺氧,所以运输密度要适宜、时间要短专利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