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农民工二代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205072938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东省农民工二代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在城乡二元分割制度和现行的义务教育制度等原因的作用 下,城市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超出了许多城市公办学校的承受能力本文 针对广东省农民工二代在学位、体制、资源、经济、援助等教育问题,提 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行全国统一高考、发展社会企业、发挥民间慈善 组织等解决对策关键词】广东;农民工二代;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率增长迅猛,推动大量农民工中有愿望的人进 城务工,带动流入省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城市外来人口增长速度超 出许多城市公办学校的承受能力目前我国对此问题的解决之道主要从法 律和政府政策方面入手,本文试图从中国社会发展和民间自发慈善救助这 个新的角度上来解决我国农民工二代的教育问题1.广东省农民工二代现存教育问题广东省作为金国流动人口的第一大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广东流 动人口已达3667万,约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截至2010年底,广东省 适龄读书的外来工子女已达313万人,占据全国三分之一,超过了北京、 上海、天津三市的义务教育学生之和2010年以来,广东省全面实施以居 住证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流动人员了女积分制入学等政策,颁布了《广东 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工作的 意见》和《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等文件,解决了 313万外来人员子女义务阶段的教育问题,然而现阶段仍有大量的外来务 工子女难以入读公办学校,农民工二代义务阶段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依然 严峻。

      1) 流动人口大,公办学位不足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教育厅厅长罗伟其表示:广东省目前有50%外来 工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但珠三角发达地区比例还较低据《广东统计 年鉴2012》,截至2011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已达10505万人,城镇人口 比例逐年增加而省外流动人员主要迁移到珠三角地区,珠三角省外净迁 移率高达92.03%,而东冀,西冀以及山区省外净迁移率数量不大而我省 外来流动人员主要流动到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中山等经济发 达的地区以东莞为例,东莞是流动人口大市,2011年东莞常住人口为 825. 48万,外来暂住人口为413. 62万人,2011年东莞年末省外户籍迁移 人数是12690人截至2010年,在东莞公办中小学接受义务流动人员子 女有12. 6万人,比2009年增加了 6万人,超过公办学校学生总数的四成 而流动人员子女在东莞接受义务教育的有52.9万,是本市户籍学生总数 的2.5倍,致使公办教育资源紧缺,公办学位严重不足2) 民办教育体制不健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民办教育不断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省民 办幼儿园933所,占幼儿园总数的79.23%;民办小学587所,占小学总数 的5%;民办普通初中744所,占初中总数的22.44%;民办高校49所,占 高校总数的36. 57%0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我省民办教育学校涵盖了民办基础教育、民办高等教育以及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

      广东民办教育为全省 经济、文化、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民办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涌现了很 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民办教育的体制问题民办学校缺乏有效合理的 内部管理机制,导致民办学校办学不规范,办学质量与公办学校有较大的 区别;没有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体系,于是运营混乱,乱收费的现象时常 出现;教师编制体制的问题体现在教师工作压力大、职称问题难解决、流 动性大、工资难以得到保障为了加快我省教育评估事业专业化、规范化、 国际化进程,我省成立民办教育评估机构对民办学校进行评估然而民办 教育机构还不够成熟,民办教育的的督促工作制度还不健全3)异地高考政策加重广东省教育资源的压力广东省解决异地高考的压力是全国最大的,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外来随 迁子女每年以几十万的数量增加,而80%落在珠三角地区省外高校在广 东招生计划是很有限的,不到2万人的省外招生计划仅仅是广东招生计划 的1/10,导致大部分考生报考本省如果异地高考完成放开,高中阶段教 育每年需要增加19万个学位,土地、师资等都难以一次性解决如果要 保持广东目前80%左右的高考录取率不下降,那么每年要增加15. 2万个招 生计划,这部分招生计划无论是省内解决,还是靠省外院校调剂,几乎都 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广东异地高考政策不得不设置一定的门槛, 从2013年开始广东省按照“三步走”来实施随迁子女就地升学考试,到 2016年全部放开高考政策的放开是户籍制度改革的进步,促进了教育的 公平,但是广东省外来随迁子女数量众多,高考政策的放开反而会加重我 省的教育资源的压力4)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经济压力大本文针对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援助情况做出问卷来调查广东外 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全体10级、11级、12级金融系的学生样本总数 为181份,其中是农二代学生的有54份,不是农二代学生有127份问 卷调查中54位农二代学生个人每月开支300-500元和800-1300元的占 27. 78%, 500-800元的占44.44%, 1300元以上的为0;家庭月收入1000 元以下的占 12. 96%, 1000-2000 元的占 35. 19%, 2000-3000 元的占 33. 33%, 4000-5000元的占16.67%, 6000元以上仅占1.85%,由数据可知农民工经 济收入低,农民工子女的生活节俭于是农民工二代家庭难以支付昂贵公 办学校学费、赞助费、借读费,导致他们的子女难以就读公办学校。

      5)社会缺乏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援助调查农二代学生中91%对国家扶持农二代教育的力度不满意,觉得满 意为0在调查同学们收到不同形式社会援助中,百元内占绝大部分,占 85. 19%,上百的占7.41%,上千的占7.4%0这反映国家对农二代教育力度 不够,现今颁发农二代教育的援助政策还不能很好地惠及于民虽然我国 政府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在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 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但是没有建立合适 的教育拨款体系与透明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教育拨款和用钱缺乏监督和 约束机制,导致教育一边缺钱,一边乱花钱,教育公用经费不足 2. 解决农民工二代教育问题的策略广东省随迁子女多,教育资源压力大,短时间内解决农二代子女教育 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循环渐进,结合广东省城镇化的发展,建立 新型企业,联合各个部门,发挥民间自发慈善组织的作用来共同解决农民 工二代的教育问题1) 国家财政提供支持,合理配置教育支出补贴广东省是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压力最大的省份广东省在解决农二 代教育问题时需要大量的资金中央财政可以适当降低广东GDP上缴的份 额,从而增加广东的可使用教育支出。

      由于每年以80%增量增加的随迁义 务阶段子女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而欠发达地区外来随迁子女入读公办 学校的比例比较高,教育资源比较充足,教育压力相对来说不大因此教 育补贴政策不能一刀切,要分区域科学地设立一个系数标准,按每年增量 来制定系数,每年流入增量越多的城市(镇)的系数就越高,合理配置各 个区域的教育补贴,推动各个区域农二代教育工作的开展2) 政府联合民办学校,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解决农二代子女教育问题不能仅靠公办学校,还要借助民办学校的力 量政府要贯彻落实民办教育法律法规,让民办学校依法享受公办学校同 等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补贴减低民办学校日常营运成本建立内部管理 体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来完善自身的管理,按照《会计法》和《民办教 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来建立专门的财务机构和配备专业的财务人员来 规范民办学校日常的资金运营而外部管理机制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协调 配合,民办学校收费之前除了要向学生、家长、社会公布之外,教育行政 部门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依法审核和审批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 政府通过建立鉴定督导机构来规范民办学校的运作,联合教育、公安、财 政、人力资源、国土资源和城乡建设、税务、物价等部门共同管理。

      政府 制定和公办学校一致的职称评定细则、实行教育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加强教 师培训,解决教师职称问题难,稳定教师资源在政府对民办学校的补贴 有限的情况下,民办学校可以适当提高教学质量来收取一定的学费来提高 教师的工资3) 建立公办学校帮扶民办学校体制各地根据自身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情况,建立公办学校帮扶民办学校的 体制,公办学校可以向民办学校捐赠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 器材、帮助民办学校完善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备例如我省 “千校扶千校”的义务教育工作,有助改善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帮助民 办学校吸收公办学校科学管理方法和教育观念,加快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 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随迁子女在民办学校的质量4) 挨弃教育功利化,实行金国统一高考异地高考政策牵涉到政府、省份、高校的利益,于是很多省份在实行 高考改革时都以积分推进,有有条件准入广东如果保持目前80%左右的 高考录取率,那么每年要增加15.2万个招生计划,这部分招生计划无论 是省内解决,还是靠省外院校调剂都很困难所以各省要挨弃教育功利化, 抛弃“高考移民”的错误观念,国家统一制定高考制度,实行全国统一考 试并统一分省评阅。

      对于招生计划的改进是各省高校以高考报名人数为依 据分配招生名额5) 发展社会企业,发挥民间慈善组织的力量民间组织是指与政府组织和营利性组织相区别的一种组织,它是不以 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政府应鼓励发展社会企业,让 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农二代教育援助的公益事业上公益网站、公益节 目提供援助平台,社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中国农二代教育援助基金 会,社会各界公益领袖带领爱心网民、社会志愿者、社会企业共同帮助农 二代了女解决教育困难,帮助建设民办学校,完善民办学校的教学设备 央视综合频道《为你而战》是一档以援助为目的的益智类公益节目节目 由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参与答题赢得公益援助金帮助他们想帮助的人本文 建议公益媒体制作有关农二代教育的公益视频,让更多的热心人士参与类 似《为你而战》的公益节目赢得公益援助资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政府 还可以建立一个“大学生支教民办学校”计划,招募广东省各高校优秀的 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支教民办学校,提高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中国农二 代教育援助基金会招募社会志愿者,在街道、公园、广场等场所举办农二 代教育捐募活动,鼓励市民捐赠闲置的图书、文具然后由基金会把捐赠 的教育资源分发给有需要的民办学校来完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

      3.结语解决广东省农二代教育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而且离不开公益组 织、社会企业、公益领袖、社会志愿者的合作只有联合各个部门才能更 好地解决广东省农二代教育在学位、体制、经济、援助上存在的问题本 文建议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建立帮扶民办学校体制、实行全国统一高考、 发展社会企业等对策来帮助广东省农二代子女解决教育问题,这不仅有助 于加快广东转型升级和城镇化的发展,而且对建设幸福广东具有重要的意 义参考文献:[1] 朱小勇,罗伟其.随迁子女读书问题全靠公办学校解决非常困难[N].凤凰网财经,2011-03-11.[2] 李楠楠.政协委员:撤销外来人员子女入读公校门槛[N].大洋网信 息时报,2011-03-09.[3] 叶前.广东:外来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N] .新华 网,2011-08-03.[4] 莫玉音.成长与发展:民办教育评估事业的新思考——访广东省教 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口] .广东教育,2013 (1)・[5] 童宏保.广东省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一一基于广 州市民办学校抽样调查问卷的分析[J].师资建设,2012 (2).⑹徐静,黄宽伟,刘冉冉.广东<:2012年教育经费占财政预算20%[N]. 广州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