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个别智力测验》ppt课件.ppt

84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69609984
  • 上传时间:2019-01-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1M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讲 个别智力测验介绍,,个别智力测验,最常用的个别智力测验有比内智力量表(Binet-Simon Scale, B-S)和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WSs),这两类量表国内已有修订本,这是你们要掌握的以后发展起来的、以不同理论为基础个别智力量表还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考夫曼量表和墨卡锡量表所有团体智力测验都可用于个别测试一、比内智力量表,比纳量表包括比内-西蒙量表和斯坦弗-比内量表(Stanford-Binet Scale,S-B)及其修订本 比内-西蒙量表是于1905年于法国问世,1908及1911年两次修订美国Goddard(1910)首先将该量表的1905年本译成英文本后,先后有人将1908和1911的版本译成英文本美国Terman(1916)将此量表修订成斯坦弗-比内量表(S-B),该量表以后还有多次修订(1937,1960,1972,1986)比内量表在许多国家有修订本我国有华超于1922年将S-B译成中文本(华超,1922)陆志韦1924年将1916年版本修订成中文本,适用江浙儿童,1936年又与吴天敏作了第二次修订,可用于北方儿童。

      一)比内-西蒙量表,B-S 1905年版本,共计30个项目,难度低的项目在前,难度大的在后,未考虑项目的功能以词语材料为主,没有操作性作业一个3岁儿童如通过了1-9项,那么便可认为他比平常的3岁儿童要聪明些一个3岁儿童如能完成第14项,这便算是通过5岁平常儿童的上限了 这个原始智力量表,第一次对测量人类智力提出了科学方法 然而还未有测量单位、这个量表的常模尚只有50名儿童,更谈不到效度材料 比纳也感到不足,到1908年作了第一次修订二)比内-西蒙量表修订本,在1908年的修订本中,发展成了年龄量表,即是将项目按年龄分组;引出了智力年龄(mental age,MA)的概念 比纳和西蒙在1911年修订本中, 除了改进了一些项目和调整一些项目在年龄组间的位置外,无别的改进这个修订本的历史意义是被一些欧洲和以外的国家所译出, 特别是推孟于1916年作出了修订从此智力测验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三)斯坦弗-比纳量表(S-B),S-B为推孟在美国斯坦弗大学根据B-S修订本发展而成这一新量表保存了原量表的年龄差异、 一般智力和年龄量表这三个原则, 新的发展是项目再次加多(从原有的59个发展到90个), 年龄范围扩大(3-14 岁儿童和平常及低智成人),标准化样本扩大(2300名,其中正常儿童1700名,低智及高智儿童分别为200名和400名),以及发展了比率智商(IQ)。

      四)S-B 1937年的修订,推孟和他的同事美利尔(Maude Merrill)从1926年起着手修订工作,经过11年而编成L和M这两个平行本 这一修订本的主要改进和发展如下:扩大年龄组的范围(从2岁到22岁10 个月), 改进记分标准和指导语,实施方法更加标准法,分数之间的信度有提高,操作项目增多,常模样本从原来只限于加利福尼亚一个州而扩大到11个州(共计3184名儿童),注意了样本的代表性,如按受试者父亲的职业进行选择,但样本仍只包含白人五)1960年的修订,1960年修订本(Terman & Merrill,1960)的测验项目是从1937年本的L和M两式中选择那些最有效的,形成一个由L和M综合的版本,称L-M本1960年修订的L-M综合本的要略如下: (1) 保持了年龄量表,年龄差异和测量一般心理能力的原则 (2) 测验项目选自1937年L和M式,对少量的项目作了一点修改 (3) 无新的常模样本,以1937年的测验结果作常模资料未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4) 计算离差智商六)1972年修订本,桑戴克(R.L.Thorndike )于1972年(次年发表)为1960年的L-M综合本重新标准化(1973), 这一常模样本包括2100名儿童(每年龄组约100名),样本与以往最不同的是有非白种人(黑人和西班牙种人)。

      虽然有了改进,但最新的和彻底的修订直到1986年的第四次修订才完成七)1986年的修订本,SB的第4次修订(SB4)是桑戴克(Thorndike等1986)所完成的,这次修订本的改变幅度,比以往三次(1916, 1937, 1960)的任何一次都要大SB4与以往历次修订不同的是所依据的智力模式不同 因此而产生了量表结构和IQ形式等方面的改革首先从智力理论方面看,智力因素说和智力层次说对智力测验产生了重大影响韦氏量表首先将总IQ下分出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以及按分测验强点与弱点的剖图分析等在实际工作的应用,都给传统的SB只有一单独的量表, 不能提供量表亚成分分析带来挑战1. SB4智力模式,,2. 言语理解因子,词 汇 :开始是13张词语图片,要求幼儿认图; 以后是32个词要求受试下定义 理 解:简单的是认身体部位,难的是社会判断, 推理和估计 找出错误 内容:只用于9岁前儿童,在图片中找出错误功能:测量知觉,集中注意和社会理解 词语关系 内容:受试者读(也看)4个字,要求说明哪三个相似,与第四个不同功能:词语概念形成和推理3. 抽象/视觉推理因子,型式分析 内容:容易的项目是将形状木块放置到形板里, 难的是用木块拼摆复杂的图形。

      功能:难的项目测量知觉组织,空间能力形板测量视—手协调和操作能力 临摹 内容:为10岁内儿童用很小儿童是再生一简单的木块模式,或用纸笔临摹功能:测量综合知觉和运动过程 矩阵 内容:选出物体,图案或字母来填补-矩阵功能:测量知觉推理, 流体智力 折纸和剪 内容:一多选测验,要求被试认识一张折叠了的纸, 在剪了后打开来会成何形状功能:发现视觉化能力, 空间思维和 注意视觉线索──主要属于非词语的 推理/视觉化因素,4. 数量推理因子,量化的 内容:从简单的计数到复杂的算术概念和操作(类似韦克斯勒量表的心算测验),但不依赖正式教育 数系列 内容:补充一数于一群数目后,要符合这群数的逻辑关系功能:逻辑推理,坚持力, 灵活性和尝试错误方法 方程建构 内容:将一混乱的算术方程重新排列正确功能:类似数系列,测量逻辑, 灵活性,坚持5. 短时记忆因子,1. Bead记忆测验 2. 记忆语句 3. 记忆数字 4. 记忆物体,6. SB4的实施方法,第一步决定所有分测验的起步水平:每一受试者开始便常规地接受词汇测验, 主试者根据此分测验的成绩和受试者的实际年龄去查阅一个“起点表”,便可找到所有分测验的点 决定每一分测验的基本水平和上限水平的方法:能无误地连续通过四个项目为基本水平。

      在连续4 个项目中失败3个,或4个连续错误为上限水平7. IQ计算方法,15个分测验得分为原始分按均数为50,标准差为8来将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按4个领域(即词语推理、抽象/视推理、量推理、短时记忆)中的分测验标准分相加,再按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来换算成四个领域的内容分然后计算复合分, 它也是按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来换算,便成为离差智商,它代表一般心理能力八)中国比内智力测验,比内量表在中国家有几个修订本我国有华超于1922年将S-B译成中文本(华超,1922)陆志韦1924年将1916年版本修订成中文本,适用江浙儿童,1936年又与吴天敏作了第二次修订,可用于北方儿童,1979年吴天敏作了第三次修订,称《中国比内测验》,以后又出版了《中国比内测验简编》1. 中国比内测验1979 年版,1979年版的修改较大,增删了部分项目,测题按难度顺序排列; 测验对象年龄范围扩大为2~18岁,基本上每岁3个题目,共计51个题目; 在评定成绩方式上,放弃了比率智商,采用离差智商的计算方法来求IQ2. 中国比内测验内容,3. 中国比内测验的实施,(1) 测验开始前,准备所需物件,填好一般资料,包括被试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父母有关情况、测试的目的和理由等,并签上自己的姓名。

      (2) 施测时,先根据被试的年龄从测验指导书的附表中查到开始的试题,然后按指导书的实施方法进行测验 (3) 对照记录纸,一题一题地熟读各题的指导语,并指导被试按标准程序完成测验任务4. 中国比内测验的记分,(1) 通过1题记1分,连续5题不通过停止测验,免做的题目补记分 (2) 将被试答对题目的分数,加上免做题目的不记分,便得到被试测验的总分 (3) 根据被试的实足年龄和总分,从指导书的智商表中查到相应的智商5. 中国比内测验的注意事项,(1) 按“测验必备”备齐物件 (2) 主试需态度和善,鼓励被试完成测验,对被试的提问要技巧性回答 (3) 施行测验之前,安排好测验环境,主试与被试对坐,不能让被试看见指导书上的内容 (4) 主试必须按照各题的时间限制,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时限不包括主试用的时间二、韦氏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是指韦氏(David Wechsler, 1896-1986)所编制的一系列智力量表,其中包括韦斯勒-贝鲁费(W-B,Wechsler, 1939)和以后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1955),儿童智力量表(WISC, 1947)和幼儿智力量表(WPPSI, 1967)三套智力量表,以后有许多修订本,中国也有这三套量表的修订本,其他一些国家也有修订本。

      这里只介绍中国的修订本一)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是以WAIS为蓝本,保持原测验的结构,只对某些不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项目作了修改,并通过全国取样,制定了城、乡两套常模1995年上海赵介诚教授以WAIS-R为蓝本,编制了一套中国成人智力量表(CISA),目前国内也有少数单位在使用1.WAIS—RC的结构,VIQ subtests 常 识 29项(7) 领悟力 14项(10) 算 术 14项(10)* 相似性 13项(11) 背 数 19项(14) 词 汇 40项(0),PIQ subtests 数字符号 90项(90) 填 图 21项(14) 木 块 图 10项(10) 图片排列 8项(3) 图形拼凑 4项(4),2. 标准化样本,(1) WAIS—RC常模样本以有关人口学资料为依据,采用分层按比例方法取样(1981年完成)分层变量包括年龄(8个年龄组),性别(男女各半),地区(6大区),城乡(2∶1),民族(汉族为主),文化程度和职业等7个变量 (2) 进入统计的有效样本量城市2000人,农村992人,各年龄组的人数不等 (3) 实际样本的构成比与1982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有一定的出入,有些地区人数过多,男女比例不等。

      3. 信效度研究结果,1981年很少单位有电脑,所有结果都是用计算器求得,因相关系数计算工作量太大,故信效度资料有限,但以后有很多研究证实了WAIS—RC的信度和效度1) 分半相关 只计算了18—19岁,25—34岁,45—54岁三个组的分半相关,共计66个rs值,范围在0.465(城市,25—34岁,数字广度)~0.922(农村,25—34岁,词汇)多数相关值在0.70以上农村略高于城市言语分测验高于操作分测验2) 各分测验之间的相关 也只计算了18—19岁,25—34岁和45—54岁三个组各分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共计330个相关系数,范围在0.20~0.70之间,平均达到0.50水平语言分与操作分的相关在0.6557—0.7738之间3) 重测相关 间隔1—5周重测211人,计算了言语,操作和全量分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8163,0.8348和0.8912 (4) 高考“状元”与一般高中生智商的比较 两组的IQ分别为112.78±7.39和100.32±10.9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4. 各分测验的主要功能、实施方法和记分标准,(1) 知识测验,内容与功能:由29个常识问题构成,包括历史、天文、地理、文学和自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