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窗幽记原文译文对照版.pdf

1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162954
  • 上传时间:2018-06-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8.1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窗幽记》原文译文对照版《小窗幽记》原文译文对照版《小窗幽记》 ,中国最传统、最具有影响力的为人处世经典之一,修身、齐家、治国者的人生哲理;经商、从政、贤达成者的枕梁宝典人们称誉《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是能够悟透生死关、看破名利场的智者而此书则被今时的读者视为古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经典宝训无论你是从政、治学、经商者,还是创办实业者,无论你是成功者还是暂时的失败者,只要能认真读一读这部人生哲言小品集,都会开卷有益的全书始于“醒” ,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集醒篇一、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醒译文】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好名的人醉于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评语】饮了中山酒,要醉上千日,千日之后,还有醒时。

      而能使世人昏昏逐逐,一生犹不醒的,无非是以名利作曲、以声色为水,所酿出来的欲望之酒这种酒初饮时心已昏醉,不知身在何处 再饮之后因渴而求,求而愈渴, 渴而愈求, 终至一生性命与之,而不复醒 此时若问 “心在何处?”心已失落在名利声色之中;若问“身在何处?”身已追逐幻影而不止歇中山酒只能醉人千日,千日之中不能自主;欲望之酒可以醉人一生,一生之中不能自主,但世上很多为此至死而不醒的人酒醉的人,只要给他喝下“醒酒汤”就能清醒,然而,在名利声色中沉醉的人,要如何唤醒他呢?有什么样的清凉剂能唤醒心的迷醉?也许只有清醒人留下的清醒语吧!在醉梦中做的事都是纷乱的、幻影的事,只有醒来才能做一些真实的事,因此,‘醒’是第一要务,惟有醒了,生命才可贵,天地宇宙才真实二、澹泊之守,镇定之操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过译文】淡泊清静的操守,必须在声色富贵的场合中才试得出来镇静安定的志节,要在纷纷扰扰的闹境中考验过,才是真工夫评语】莲花被人视为纯洁的象征,是因为它出污泥而不染一个人心境的澹泊,亦是如此,真正的恬淡不是未经历过世事的空白,而是经历任何声色豪富的境遇,都能不着于心有的人在贫穷中守得住,在富贵中却守不住;有的人在富贵中守得住,在贫穷中却守不住。

      能够澹泊,就是不贪浓艳之境,而这澹泊之心,有的是从修养中得来,也有的是天性如此定”是不动摇的意思,世间的五光十色,惊声软语,足以诱动心志的事物实在太多,而身处尘世能不动摇的又有几人?大多数人在名利中动摇,在身心的利害中动摇泰山是不动摇的,但泰山崩于前,却不能不动摇动摇的人是受环境的牵动,环境要他向东,他便不能向西不动摇的人是不为环境所动的,反之,环境将以他为轴心而转动在紊乱的环境中能保持安定的心境,才能掌握自己的方向三、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译文】给予他人恩惠,不如报答他人的恩德来得厚道邀取好的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来得自适故意违背常情以自鸣清高,不如坦直的做人来得真实评语】故示他人恩惠以取悦对方称为“市恩”,有买卖的意思,因此, “市恩”大部分是怀有目的的,或者是安抚,或者是冀望有所回报,这和买卖并无不同,恩中既无情义,也不足以令人感谢但是,无论是市恩,或是出于诚意的恩惠,总以回报为上一个人一生承受自他人的恩德不在少数,报之犹恐未及,岂有时间故示他人恩惠呢?所以,市恩不如报德为厚而最大的报德在于以德报之,不在于报惠所谓盛名累人,人人都想获得名声,并以此为荣,殊不知名声只是一种空洞的声音,虽能满足某些虚荣感,无形中却会成为一种束缚人的东西。

      许多知名人士,言行举止战战兢兢,便是最好的例子,倒不如逃名来得逍遥自在,免除心理上的负担做人只要真实,保有一己的人格就够了,何必做些假象,不但弄得自己不自在,久而久之,别人也会不敢信任所谓“真”,就是出于“诚” ,做人要出于诚意,凡是不出于诚意的表现,就是矫揉造作四、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译文】要他人当面赞誉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后毁谤自己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评语】人多是虚伪客套的,要让他人当面赞美自己并不困难,而要他人背后不批评自己,却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有不对的地方,由于碍于情面,或是利害关系,鲜有愿意撕破脸,当面指摘对方的在背后就不同了,要他人不骂自己,除非自己不犯错,没有可被人评议之处才能勉强做到因此,面前之誉并不表示自己做人成功,背后之誉才算成功背后之誉远不算完美,背后无毁更为难得人初相识总是充满着一份好奇感和新鲜感,因彼此的契合而欢喜,然而这时的交往就个人而言,不过是冰山尖端的互望而已人在初见面时不会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见到的往往只是好的一面,因此,第一印象远较平日来得完美。

      但是,日久见人性,一旦新鲜感消失,最初的亲切感也会因为缺点的增加和距离的拉长而改变事实上, 最初的亲近和欢欣经常只是幻像,必然会遭到破灭交往长久后的亲切才是真正的亲切, 因为那时整个缺点都已被了解和接受,而能以完整的人格交往,此时的欢喜才是真正的欢喜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一方面要我们不要在初见时掩藏自己,只以好面目与人交往,这样才不会有日后感到不实的厌恶感五、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译文】命运使我的福分淡薄,我便增加的品德来面对它命运使我的形体劳苦,我便安乐我的心来弥补它命运使我的际遇困窘,我便扩充我的道德使它通达评语】福分薄,是指外在的物质环境不丰厚,或者生命的外缘常有缺憾,如果内心没有深厚的修养,往往要怨天尤人,感到不满足相反地,深厚的心灵修养能使人安然自适,将一切驱出脑际有时命运会使我们的形体十分劳苦,倘若我们的心也跟着紧张,那真是要身心俱疲了形体的疲劳并不能使心灵疲劳,如果将心放在轻松甚至快乐的境界中,那么,即使形体再劳苦,心情还是愉快的人的际遇无常,困厄在所难免,此时更不可灰心丧志,不如充实自己的学问,扩充自己的心胸和道德。

      困厄的产生,往往是自己能力不够的缘故,若能抱如是想,必能在一种宽阔的心境下将困厄突破或解决,即使不能解决,有开阔的心胸和通达的道德,至少内心不会因此而沮丧六、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捡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译文】恬静寡欲的人,必定为豪华奢侈的人所怀疑谨慎而检点的人,必定被行为放肆的人所嫉恨一个人到了穷途末路,我们应看他当初的本心如何一切功成行就的人,我们要看他以后要怎么继续下去评语】过惯豪华奢侈生活的人,并不相信有人能过淡泊的生活,认为甘于淡泊是沽名钓誉,非出于本心吃惯肉的人决不知菜根的香甜,所以他们不免要加以怀疑行为放肆的人,常要忌恨那些言行谨慎的人,因为这些人使他不能自在,使得他的放肆有了对照,而令人大起反感事实上,检饰的人不过是在自我约束,而放肆的人则不能忍受自己的放肆,所以才要忌恨谨慎的人一个人会走到穷途末路,要回溯到他最初的发心,和整个过程中用心的转变有许多原本成功的人,后来失败了,就是在成功之后用心有了转变,或是最初发心时便已埋下失败的种籽一件事情的历久不衰与一个人的发,无非是行其可行而不倒行逆施,加上长久的努力不懈。

      若是最初心意便不正确,或是成功后改变原有的精勤,那么,即使一时成功,也无法持久,终将走到事穷势蹙的地步一个现时十分成功的人,我们也要如此地肯他得意不可忘形,上至峰顶还要顺路下至山谷,才不至于困在山顶,跌得鼻青脸肿七、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译文】分别美丑的心太过明确,则无法与事物相契合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评语】美丑并无一定的标准,要看个人的喜好而定如果对事物美丑太过挑剔,则世上没有几件事是我们能够接受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善恶美丑原是相对的,如果执着于自己所相信的美,而不能接受整个世界的本有现象,那便是“与物不契”相同地,贤愚之分也是如此,孔子教人不分愚贤不肖,倘若只接受贤者,而摒弃愚者, 岂不是使贤者愈贤而愚者愈愚了吗?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成为他人眼中的贤者?尚贤弃愚,难怪要与大多数人不亲了处世应当心中明白而外表浑厚,所谓心中明白,就是知道人事的缺失,而外表浑厚,则是悉数接纳,使贤而骄者谦之,愚而卑者明之,各获其利。

      就像阳光之化育万物,既照园中牡丹,也照原野小草,使两者皆欣欣向荣,这才是上天的好生之德八、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译文】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得浅薄无情天性本有一定的常理,所以率性而为的人终不会失去他的天性评语】 “情到深处情转薄” , 一方面是因为情甚苦,一方面是因为情爱难久情是一种执着,因此不得必苦;情又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思念,因此掌握甚难,再加上生命短暂,环境多变,见人不见心,见心不见人能由情爱之中得到短暂欢乐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而无常迅速, 至亲至爱也敌不过生死的摧残所以,多情之人在备尝捉弄之后,多半要远离情感,而变得寡情了任性并非放肆,而是返观本性而顺随之人性在未受外界诱惑之前,原是天真淳朴,自由快乐的然而,因为种种物欲名利的牵连,知识的分割,很容易便会受到蒙蔽但这种天性并未失去,在人摆脱物累,忘却尘劳时,又会炯然呈现因此,率性而为的人仍不失人的本性,而放肆于美酒声色的人,却恋物而迷失了本性九、真廉无名,大巧无术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所以为贪大巧无术,用术者,所以为拙译文】真正的廉洁是扬弃廉洁的名声,凡是以廉洁自我标榜的人,无非是为了一个“贪”字。

      最大的巧妙是不使用任何方法,凡是运用种种技术的人不免是笨拙的评语】为廉洁而立名,虽不贪利,却是贪名这和许多人做了好事一定要把名字公布出来是一样的,无非为了博取一个善字而已其实,廉洁原是本分,由于有贪官污吏的存在,才使廉洁成了难得的事 廉声能为世人称道,是因其难得, 若是官官都能廉洁,廉洁成了稀松平常的事,又何必为此而立名呢?一术对一事,此巧不可对彼事,因此,用术之人若为术所困,这个时候,巧术便成了拙术真正的巧在来时不立,立而不滞,这样才能应万物而生其术,不因一术而碍万物所以说大巧无术,要能兵来将挡,若是滞于术之为用,一旦事出突然,便毫无办法了一○、厌名利之谭者, 未必尽忘名利之情谭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译文】好谈山居生活之乐的人,未必真能由山林原野中得到乐趣好在口头作厌恶名利之论的人,未必真的将名利完全忘却评语】有许多事情,表面和事实往往相差甚远就如好谈山林之乐的人,总以久处尘嚣中的人居多, 真正了解山林之趣的人,早已身处其境而不返了有许多乐趣, 是言语所不能道尽的,世人挂在口头以为风雅的,又岂能得到其中的真趣?能谈的不过是耳闻目见的事罢了那些耳不闻目不见的事,就无从说起了。

      好作厌名利之论的人,内心不会放下清高之名,这种人虽然较之在名利场中追逐的人高明,却未必尽忘名利因为这些人形虽放下而心未放下,口是而心非名利犹如赌博,是以全部身心为筹码,去换取空无一物的东西但名利本身并无过错,错在人为名利而起纷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