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文学史(下)(2022年整理).pdf

83页
  • 卖家[上传人]:xiang****la438
  • 文档编号:239019594
  • 上传时间:2022-01-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82MB
  • / 8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53 宋代文学宋代文学 概说概说 一、宋代文学发展的背景 (一)历史 宋代分期: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两个阶段,共计 320 年 北宋:太祖、太宗、真宗(前期) 、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中期) 、徽宗、钦宗(后期) 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前期) 、宁宗、理宗(中期) 、度宗、恭帝、端宗、帝昺(后期) (二)政治 强化中央集权,崇文抑武与守内虚外的国策,积贫积弱;突出的民族矛盾 宋朝与少数民族王朝关系: 1. 辽(9161125) 2. 金(11151234) ; 3. 西夏(10381227) 4. 蒙古(120612711368) (三)文化 宋代对知识分子的优待与文化学术的繁荣 1、宋代的科举考试 2、理学盛行 3、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北宋四大部书: 太平御览 (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 文苑英华 (文学类书诗文) 太平广记 (小说类书) 册府元龟 (史学类书) 资冶通鉴的编纂(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官学与私学的兴盛 四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江州庐山) 岳麓书院(潭州岳麓山) 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 石鼓书院(衡阳石鼓山) (四)经济 宋代商业经济的发达与市民阶层的壮大 二、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一)宋词 1、主要发展线索:柳永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张炎。

      现存宋词与作者:词 2 万余首,词人 1300 多家 2、宋诗 宋诗发展概况: 宋初三体欧、 王、 苏江西诗派中兴四大诗人四灵、 江湖派 宋诗与唐诗高下之争 严羽沧浪诗话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 54 则不能极其致,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於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钱钟书谈艺录 :“唐、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 3、散文、话本小说成就 宋代文学部分参考书目: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 唐宋文举要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商务印书馆 2003 胡云翼宋词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钱钟书宋诗选注 ,三联 2002 钱钟书谈艺录 ,中华书局 1984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北大出版社 1987 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 ,上海古籍 1978 北大编全宋诗 ,北大出版社 1995 唐圭璋全宋词 ,中华书局 1965 第一章第一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第一节第一节 宋初的文学风气宋初的文学风气 一、宋初三体 (一)白体 指宋初诗坛一批文人学习白居易,诗风不尚雕琢,通俗浅近,缺乏白诗反映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传统,气弱格俗。

      代表诗人是徐铉、李昉、王禹偁等 王禹偁: 1.生平: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晚年贬居黄州,人称王黄州著有小畜集 ,另有小畜外集 2.王禹偁诗歌创作: 蔡宽夫诗话评:“国初沿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 前后期诗风的不同:早年模仿白居易闲适诗,晚年学杜诗 绝句漫兴 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 野老墙低还是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 夜来吹折数枝花 春居杂兴 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 王安石陈辅之诗话 示子诗 王禹偁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村行 王禹偁 55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3.王禹偁的诗风: 诗歌在谋篇、遣词、造句方面均有较高成就,诗风简淡清新,饶有韵致 房开江宋诗评:在宋初诗坛上, 王禹偁能够从晚唐五代浮艳轻巧的诗风中挣脱出来, 走自己的路, 虽然创作成就不大, 但是, 这毕竟是宋人向真正的宋诗迈出的第一步 (二)晚唐体 亦称九僧体,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人群体,以描写山林风物见长,多写隐居生涯,意境清幽,诗境狭窄,主要诗人有林逋、潘阆、魏野及惠崇等九僧。

      林逋(9681028) : 隐居西湖孤山,不娶不仕,号称“梅妻鹤子” ,卒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诗集 林逋诗主要特点:吟咏湖山,抒写隐逸情怀善于写景,富于情韵 “和靖梅花七言律凡八首,前辈以为孤山八梅 (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 人怜红艳多应俗, 天与清香似有私 梅花之一) 一味清新无我爱, 十分孤静与伊愁 梅花之二) 湖水倒窥疏影动, 屋檐斜入一枝低 梅花之三) 山园小梅 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三)西昆体 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以李商隐等人为学习对象,题材多为咏物、咏史之作;诗作多整饬、典丽,也有内在气韵不足之失代表诗人是杨亿、刘筠、钱惟演 西昆体的特点: 标榜李商隐,讲究音节铿锵,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堆砌典故,雕饰过分,成就不高 汉武 刘筠 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 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 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二、北宋初期的散文理论与创作 柳开是宋初文风改革的首倡者标举文统道统,主张文道合一,以恢复韩、柳古文为己任。

      代言文章者,华而不实,取其刻削为工,声律为能刻削伤于朴,声律薄于德,无朴无德,于仁义礼知信也何? 柳开上王学士第三书 王禹偁发挥了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强调文风平易, “传道而明心” 夫文,传道而明心也,古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也能远师六经,近师吏部,使句之易道,义之易晓辅之以学,助之以气 ( 答张扶书 ) 56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节选) :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录海人书 (节选) : 垣篱庐舍,具体而微,亦小有耕垦处有曝背而偃者,有濯足而坐者,有男子网钓鱼鳖者,有妇人采撷药草者,熙熙然殆非人世之所能及也 叶适习学记言 :“简雅古淡” 第二节第二节 北宋诗文革新北宋诗文革新 一、唐代古文运动(补充) (一)起因 1.国家内忧外患,产生复兴儒学的思潮 2.骈体文统治文坛,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 (二)形成过程 秦汉古文魏晋南北朝骈文韩柳古文 散骈骈散结合 古文运动不是重复秦汉古文而是一种新的发展。

      (三)韩柳的理论主张: 1. “文以明道” 2.重视“文”的作用 3.文从字顺,务去陈言 4.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感染力量 (四)韩愈的散文 论说文有现实针对性,理直气壮,格局严整,层次分明,说服力强代表作原道 师说等 杂文小品式的论说文,短小精悍,意趣横生代表作杂说等 传记文,善于选材,人物形象生动,真挚感人代表作柳子厚墓志铭 祭十二郎文等 应用文,不拘一格,借题发挥,表现其思想态度代表作送孟东野序等 (五)柳宗元的散文 论说文思理细密,论证有力,笔锋犀利如封建论 传记文: 捕蛇者说 寓言散文,形象生动,入情入理,寓意深刻如蝜蝂传 三戒 山水游记:如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 : 始得西山宴游记 ; 钴鉧潭记 ; 钴鉧潭西小丘记 ;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 袁家渴记 ;石渠记 ; 石涧记 ; 小石城山记 山水游记的艺术特点: 1.水乳交融的情景结合,生动地塑造了作者的感情形象,深刻地反映了现实斗争 2.观察生活细致入微,进行创作精雕细刻,细腻而生动地写出了山水的个性特征 57 3.充分运用虚实相生、动静互用的艺术方法,使山水的描绘充满了诗情画意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二、北宋诗文革新的起因: “庆历新政” ; 危机文学 三、文风、诗风新变的历程和实绩 实用、“救时”;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范仲淹 四、概念 诗文革新运动:是指北宋中前期欧阳修发动领导的一次重要的文学革新运动它以欧阳修、梅尧臣、 苏舜钦等人为代表,提倡散文, 反对骈文,强调诗文作品要反映现实,有真情实感,平易自然,为现实服务彻底改变了宋初的浮华文风,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文风标准和审美规范它是唐代古文运动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当时的政治革新在文学上的反映 第三节第三节 欧阳修、王安石的散文与诗歌欧阳修、王安石的散文与诗歌 一、欧阳修一、欧阳修 (一)生平与学术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有欧阳文忠公集 、 六一词 、 六一诗话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 六一居士传 ) 理论上的建树: 1.“穷而后工”论 余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情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人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 梅圣俞诗集序 ) 穷而后工:是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归隐山林田园,借诗文来寄托怀抱,抒发感慨因其自放,故有充裕的时间去潜心钻研艺术表现方法,从而创作出内容充实、风格独特的优秀文学作品 2.对文与道关系的看法: 第一,接受了韩愈文以明道的思想,反对当时受西昆体影响的不良文风 第二,更多地吸收了柳宗元重视道德现实性的思想,强调道的内容应该切于事实 ,有补于世 第三,在主张道胜的同时,又十分重视文的修饰 孔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3.重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特别强调诗歌意境的营造 刘勰文心雕龙 隐秀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实践上的典范 提倡革新、提拔后学 (1057 年主持进士考试,选拨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二)欧阳修的散文和赋 58 1.议论文 以政论和史论为主政论文义正词严,剖析时弊,论述透彻, 感情充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史论文议论精到,笔势简练,以史鉴今 代表作: 原弊 、 朋党论 、 与高司谏书 、 五代史伶官传序等 2.记叙文 融写景、叙事、议论为一体,曲折婉转,情味隽永代表作醉翁亭记 、 有美堂记等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