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全真模拟试题C卷-附答案.doc
4页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幼儿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全真模拟试题C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婴幼儿应多吃蛋、奶等食物,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以防止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 )A.呆小症 B.异嗜癖C.佝偻病 D.坏血病2、3、4岁的幼儿看见玩具小汽车或者小凳子,就开着“车”当司机,嘴里还“嘀嘀……嘟嘟……”“下车了”说个不停这体现了无意想象( )的特点A.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B.主题不稳定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D.内容零散3、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4、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A.行动操练法B.实践法C.直观形象法D.情感体验法5、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一般都安排15分钟左右,是因为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一般是( )A.20-25 分钟B.3-5分钟C.15-18 分钟D.10-12 分钟6、小班同一个“娃之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满足”这反映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特点是( )A.喜欢模仿B.喜欢合作C.协调能力差D.角色意识弱7、为了让幼儿在户外运动中一物多玩,最适合的做法是( )A、教师集体示范B、幼儿自主探索C、教师分组讲解D、教师逐一训练8、“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9、教师在幼儿书写准备的指导中,不恰当的做法是( ) A.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 B.书写自己的名字 C.养成正确的写画姿势 D.学习书写常见汉字10、芳芳数积木,花花问他有几块三角形,芳芳点数:“1、2、3、4、5、6,6个三角形”,花花又给他四块,问她现在有多少块三角形积木?芳芳边点数边说:“1、2、3、4、5、6、7、8、9、10,我有十块啦!”就数学领域而言,下列哪一条最贴近芳芳的最近发展区( )。
A.认识和命名更多的几何图形B.默数,接着数等计数能力C.以一一对应的方式属实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D.通过实物操作进行十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2、教师和家长如何有效沟通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试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有一名实习生在幼儿园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幼儿XX水平测验”,他设计了两个题目:I,设A大于B,B大于C,请小朋友说说A和C哪一个大?Ⅱ,小王同学比小李同学高,小李同学比小张同学高,请问小王和小张两位同学谁高?他选用“随机取样”方式在大班选用了题目I,在中班使用了题目Ⅱ可出乎意料,他发现中班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高于大班他满意地把这个新发现告诉老师,老师说他可能弄错了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习生测验的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哪个方面? 2.老师为什么说他可能弄错了,请你给他指出来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教师遇到如下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
贝贝穿了一件粉红色的外套,上面有很多小的珠珠和亮片组成的图案,她没事做的时候就用手剥,我发现后阻止了好几次,就怕有意外发生,所以特别的关注她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吃过午饭后,先吃完的孩子们开始了自由活动,当我正忙于帮助几个吃饭慢的孩子时,突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老师贝贝把一个珠珠塞到鼻子里了我赶忙让生活老师照顾几个没吃完饭的孩子,马上跑过去这时的贝贝神情有些紧张,嘴巴张开在呼吸,从她的眼神里看出孩子很害怕,急于求助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数字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计量工具,请你以“数字6”为教学材料,设计一个中班的教学活动,写出活动名称、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并设计活动过程要求如下: 从日常生活中和幼儿的经验引发教学内容,运用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帮助幼儿习得经验、知识的同时,重视幼儿情绪、态度、能力的培养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C2、A3、A,原始的情绪与生理需要有密切关系4、C,直观形象法是采用直观教具或者其他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故选C5、B6、答案:A 解析:小班幼儿游戏方式是以平行游戏居多,体现了小班幼儿喜欢模仿的特点7、B8、B9、A10、【答案】B解析:材料中幼儿目前还处于一一对应点数的状态,而且每次都是从头点数,所以下一个比较贴近的目标是默数,接着数等计数能力故本题选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2、答案如下:1、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入手2、以平等的态度和方式沟通3、应尽可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向家长提出的问题尽可能有助于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和特点4、与家长一起制定观察研究孩子的具体计划,全面系统的收集研究资料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1)在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注意的分散。
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注意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一般说来,引起幼儿注意分散有以下原因:①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活动不能太单调,形式要多样化,而且,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例如,小班幼儿集体集中活动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那么,教师就不能让幼儿在那里坐20-30分钟,而且活动也不能是只让幼儿坐在那里听②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幼儿精力充沛地游戏和活动,并且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③无关刺激的干扰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中,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显得非常重要在环境的布置上不宜过分繁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声、鸟叫声等,都会成为幼儿注意分散的外在的无关刺激另外,教室的室温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分散2)注意转移的能力差幼儿在从事新的活动时,心理还“惦记”着前一个事物,出现注意的分散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3)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教师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不仅有助于幼儿维持注意,防止注意的分散,而且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减少疲劳,提高活动兴趣,产生愉陕情绪,从而使幼儿的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
4)幼儿的“多动”现象多动”与“多动症”是不同的概念近年来已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多动症幼儿比起同龄的孩子来说,注意力更不稳定,动作显得更多,重的还容易出现过失行为多动症不是家长或教师能随便下结论的上述多动症的特征中,注意力不稳定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表现不能以一两个特征给幼儿冠以“多动症”,即便有医学的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的检查、心理测验等都不是能从表面看出来的对此,教师要审慎对待幼儿的多动现象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该实习生测验的是幼儿思维的发展水平(或思维水平的比较、判断的发展水平)2.实习生没有考虑儿童的具体特点,如儿童对概念的掌握、思维的直观形象性、生活经验等因素对测验题目设置的影响儿童对抽象的符号A、B、C较具体的人和事生疏,理解能力差,影响了比较、判断、推理能力的发挥2、答案如下:幼儿的安全问题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发生案例中所述情况以及同类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1)如果发生幼儿鼻腔异物时,要让孩子改用口腔呼吸,面向有光亮的地方,令其抬起头并用手指将鼻尖向上推起,用手电筒照射即可看到异物,此时不可立即拿镊子钳夹,以防异物被推向鼻腔深处,对于年龄稍大而又听话的孩子,可用手指压住未堵鼻孔,令其低头并做擤鼻涕的动作,异物即可随气流冲出鼻孔,或是部分露出鼻腔,露出鼻腔的异物属圆形且表面光滑,可用大拇指压迫患侧鼻翼,将异物挤出鼻腔。
2)如鼻腔的异物属纸团、纽扣等不规则物体,则可用镊子将其夹出也可以让患儿闻胡椒粉等刺激性气味,促使患儿打喷嚏,有可能将异物喷出3)对于无法取出的鼻腔异物,老师也不要强行取出,以免损伤鼻腔或形成呼吸道异物,而是应设法劝阻儿童哭闹,改用口腔呼吸,然后迅速抱送医院治疗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班数学:认识数字“6”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数字“6”,知道它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2)引导幼儿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教具:投影仪一台,“动物园”幻灯片若干张,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数字卡片若干张学具:第一组,印有数字的作业纸人手一份,油画棒若干盒;第二组,数字纸卡人手一份,实物印章每人一个;第三组,实物图片人手一份,油画棒若干盒,数字卡片若干张有点卡标记的信箱三个,贴有不同数字的信封人手一个,1-6小数卡人手1份,小玩具若干2)环境布置幼儿坐在地毯上成半圆形,每人面前放一个小盘子(盘内1-6个小数卡若干,玩具若干),幼儿后面搭建“数的王国”,用大型积木搭三个门洞,分别标有数字“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