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6》产品市场的均衡与IS曲线.docx
17页《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三章产品市场的均衡第四节产品市场的均衡与/S曲线引子:1、回顾:在本章的前面三节里,我们已经把基本恒等式(2.10)中的各项 都“彻底”交待清楚了在此,再度强调该式C + I +GGNPC + S +7;2、简单模型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现在,可以讨论一般情况下产品市场的均衡问题了与简单模型时一样,当(指非意愿非计划的库存)=0时,式(2・10) 可变形为(取为)下列两种形式:(1)形式1:C+/+G=Y三C+S+T(说明:这里/是指非意愿库存4加=0时的意愿投资,但为记号简便计,与以前一样,还是用同一个/表示之)2)形式2:进一步地,可以把式C + / + G AG7VP AC + 5 +7;写得更加明确:(3・4重点!)|^>0; T(y)常可表dYC亿)+ 7(r,厂)+ G = y 三 C(纭)+ S亿)+ T(Y)其中,yd=y-t, C+S* 且喘<1,煞0 为T(Y) = T{}+tY, 0 2)此方程中,外生变量的变化对丫的影响正是乘数的概念在现在的情况下,如何由方程(3. 4)求得相应的乘数?—、IS曲线的代数表达一IS曲线方程(-)隐函数事实上,y与『之间的关系,已经隐含于方程(3.4)之中了换言之,方程(3.4)本身就是卩与「间关系的一个隐式表示(即 所谓隐函数关系)二)变形:/S曲线代数表达式指出一点,式(3・4)的后半式为恒等式,故,该方程可以写成两种形式:y = c(yD)+ /(y,r)+ c(3.5)或/(y + G = S(5)+ 7XY)(3.6)两种形式完全同解后面,在分析问题时,我们可视具体情况,取用其中的任意一个,以使表述方便三)什么是/S曲线?方程(3.6)(或方程3.5这样的说明,以后一样有效在(YQ 平面上就代表一条反映r与y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称为/S曲线该曲线上的每一点,表明了不同利率水平「所对应的均衡收入水 平Y (这里的丫就是均衡国民收入)—.IS曲线的斜率(-)斜率斜率,是一条曲线的重要特征从式(3.5)不难得到/S曲线的斜率(3. 7)— 191一厂)嶋 dY ~ 81_dr(二)斜率的符号为确定它的符号,首先要说明以下事实1、a + G)与(S + T)的斜率我们知道,/ + G与S + 了均为丫的函数,对应的曲线不妨分别称为(Y,/ + G)平面中的曲线/ + G和(Y,S + C平面中的曲线S + T。 不难得到,它们的斜率分别为 豐与i-c(i-r)o事实上,上述结论的证明,只须注意两点:r=C+5+T(1) (5 + T)= y-c(r-T(r))"d = ]_ C(l- F) = (S + T)曲线的余}率 dYI + G = I(Y) + G⑵琴凹=|l=(/+g)曲线的斜率 dY dY2、已知事实在第二章第三节中已经指出,曲线(/ + G)的斜率n曲线(S+门斜率时,经济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我们不考虑这种情况,而只认为曲线(/ + G)的斜率小于曲线(S + T)的斜率如此一来,便可得到:dY(3. 8)即,斜率式(3・7)右边的分子为正3、结论:可知,在(匕门平面中:(1) 当知时,(2) 当彩to时,—<0,即/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Y4、图解(重点!)如图3-5(a)、(b)所示1)情况1(-<0 )为一般情况;dr(2 )情况2(理TO)为特殊情况 dr说明:为了画图方便,常把/S曲线示意性地画成直线a)彩<0时的厲曲线竺too,即此时/S曲线垂直Y轴 dY(b) =时的/S曲线图3-5(a)鲁<0时的/S曲线;(b) Ro时的/S曲线三、/S曲线的移动现在要研究的冋题是:当外生变量(比如G或厂)改变时,/S曲线的位置有何变化?(-)G变化时1、推导•X对(3.5)式两边取全微分,(注意YD^Y-Tf且令八小),得:dY = C\dY-T-dY-Y-dT)+ — dr + — -dY^dG (3. 9,重点!)dr 8Y于是,当?■不变时,有Jr = 0;同时令dr = 0 (即不考虑外生变量G对Y的影响),进而得:dG(3. 10)由式(3・8)知,(3. 10)式中dG的系数为正。 2、结论(1) (3.10)式说明:当G有变化时,比如说G增力口(dG〉0)时,对于任一厂,相应的丫也 增加(clY > 0) o反映在曲线上就是,/S曲线右移反之,当G减少时, /S曲线左移2) 图示G增加时,ZSI11I线右移/5(G2) Q(GJ< G]G减少时,/S曲线左移图3-6 G增加时,/S曲线右移;G减少时,/S曲线左移3)经济意义:g y T ; g In 八万变化时1、推导类似地,我们可以讨论,厂的变化会引起/S曲线怎样移动由(3・9)式,现在是设G不变(dG = 0),并令dr = 0f得:dY ~ -dr (3・ 11)由式(3・8)并由C、0可知,(3.11)式中必的系数为负2、结论(1)斜率式(3.11)式这说明:当税率?■有变化时,比如增大(Jr>0)时,对于任一厂,相应的Y减 少(c">0),反映在曲线上就是/S曲线左移相反,当7•减少(dr < 0)时, /S曲线右移2) 图示7增加时,/Sill]线左移丹咸少时,/S曲线右移图3-7 「增加时,/S曲线左移;7■减少时,/S曲线右移(3) 经济意义:从!、/s曲线的图解分析顾:代数方法以上(从序号一至三)可以说是从代数角度研究了/S曲线。 现在,用图解的方法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图解法现在,/S曲线是(丫,门平面中,待求的曲线1、我们已知的是:① 在(Y,S+T)平面中的曲线S + T且它的斜率为正;② 在(/ + G』)平面中的曲线/+G,这样的曲线有无数条,一般对不同 的Y就对应着不同的一条,它们的斜率均为非正(因为 ^2)=^<0);dr dr③ 由于I + G = S+T若把它画在(/+G,S + T)平面中,它就是该平面的从原点出发的45射线现在,把上述四个平面各取其中的1/4 (即第I象限)拼接在一起,就有图3-8S+T图3-82、具体地图解出:/S曲线(重点!)把己矩的各条曲线画在相应的1/4平面中,由此可以得到所求的 /S曲线图中,只示意性地得出其上两个点(4和2),见图3-9求/S曲线的具体图解步骤是:(1)对应于X,由S+卩曲线得点①;(2 )再由产品市场的均衡方程(3.6), Z + G = s + T,反映在图3-9 中即为45线,得点②;(3) 而对应于乙的/ + G曲线为曲线/(ypr) + G,从而得点③,点③所 以厂即为人;(4) 最后便得到点④即人从作图过程知,点A满足方程(3.6),故A为曲线上的一点。 同 理,对应于丫2,我们可得点叭 亦然对应于岭还可得点c (图中未 画出),等等把所有这些点连起来即构成/S曲线图3-9 (本图是重点掌握内容!)3、结论(1) 从图3-9中可见,/S曲线的斜率为负,这里对应于理<0 (即dr曲线/+G有负斜率,如图所示)的情况2) 对应于理=0,可以用完全类似的图解法,并不难得知,此时的drIS曲线垂直于Y轴即它的斜率00这些结果与利用方程所得的完全一样)图解/S曲线的移动关于/S曲线的移动问题,用图解法也可以得到与前面同样的结果见图3-101、考虑G的变化图3-10中,/S为相应于<7 = 6()时的/S曲线;◎为相应于G = q时的/S曲线图中可见,随着G的变化(从G到$现为增大),/S曲线 从馄右移至僦2、考虑&的变化至于『的变化,我们同样可以用图解去得出/S曲线的移动方向, 结果自然与利用方程求得的一样请同学自己利用图解法分析之!第三章思考题1、 写出一般的税收函数.投资函数以及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并分别 指出它们的特征2、 /S曲线上的点、/S曲线左下方的点以及右上方的点,它们所对应 的非意愿投资分别为零.负和正,为什么?答:这个冋题等价于说:/S曲线上的点,产品市场是均衡的;/S曲线上半平面的点,是供过于求,有库存,即需求不足为正,有库存)。 反之,则反是证明:任取/S曲线上方(上半平面)一点,经济之“一点”,就是指经济由横、纵坐标这两个 经济指标来描述这里的两个指标分别是:GDP (即Y)与利率在该点,由于产品市场 不位于/S曲线上,所以,“经济,即产品市场”是不均衡的经济(产品市场)要得到均衡,情形一,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Y必须减少!而Y要减少产品市场才能均衡,就表明产品 市场供过于求,从而为正,产品市场上有库存情形二 在丫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必须减少!而利率减少意味着投资 儒求)必须增加既 然是(投资)需求必须增加产品市场才能均衡,也表明产品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加V为 正,产品市场上有库存同理,任取下半平面一点,即可往证“反之,则反是”部分由于我在这里没有画图,同学理解起来可能会觉得“有点绕”;换句话说,建议自己在/S 曲线上半平面任取一点,分别作纵、横轴的平行线,得到图解所给出的直观解释3. 把投资函数简化成心心)时(即设为I仅与厂有关,而与Y无关时), 重新讨论/S曲线(只有代数方法分析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