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处理厂运行操作规程完整.docx
10页污水处厂运操作规程总则1. 为加强污水处的设备管、 工艺管和水质管, 保证污水处安全正常运,达到净化水质、处和处置污、保护环境 的目的,制定本规程2. 污水处的运、 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有关标准的规定1 一般要求1.1 运管要求1. 运管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工艺和设施、 设备的运要求与技术指标2. 操作人员必须解本厂处工艺, 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 要求和技术指标3. 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 部位4. 运管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 设备、电 器和仪表的运情况5. 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记录数据应准确无误6. 操作人员发现运正常时,应及时处或上报主管部门7. 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水、气等8. 水处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9. 根据同机电设备要求, 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换润油或润1.2 安全操作要求1. 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2. 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3. 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 5%时,宜启动电机4. 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
5. 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 可操作6. 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 防7. 清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 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 洗水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部位8. 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9. 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10. 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1.3 维护保养要求1. 运管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2. 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护栏、爬梯、管道等定期进检查、维修及防腐处,并及时换被损坏的照明设备3. 应经常检查和紧固各种设备连接件,定期换联轴器的损4. 各种管道闸阀应定期做启闭试验5. 应定期检查、清扫电器控制柜,并测试其各种技术性能6. 应定期检查电动闸阀的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联锁装置7. 在每次停泵后,应检查填或油封的密封情况, 进必要的处 并根据需要填加或换填、润油、润脂8. 凡设有钢丝绳的装置,绳的磨损大于原直径 10%,或其中的 一股已经断时,必须换9. 各种机械设备除应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外,还应按设计要求或制 造厂的要求进大、中、小修。
10. 检修各类机械设备时,应根据设备的要求,必须保证其同轴 、静平衡等技术要求11. 得将维修设备换出的润油、润脂、实验室废水及其12. 维修机械设备时,得随意搭接临时动线13. 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避、防爆装置的测试、维修及其周期 应符合电业和消防部门的规定14. 应定期检查和换消防设施等防护用品2 各系统操作规程pH 调节池、反应池、絮凝池操作规程1. 开启原水泵将污水打入 pH 调节池,同时打开进气阀门使水处 于搅动状态,进气阀门始终保持开启2. 开启酸亚铁泵及 PAM 泵,通过开启回阀门调整酸亚铁、PAM 的投加3. 定期察看池内污水情况,巡视池内反应所形成的絮体状况调整 药品的投加,如絮体较小时需多投加 PAM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操作规程加压溶气气浮系统是将反应池中所形成的絮体与微小气泡相 结合,使其受浮而浮上的方法,从而达到去除 CODcr、BOD5、 SS (水中悬浮物)等的目的1. 启动回水泵, 将回水打入容器罐, 罐内水位必须高于容器 罐体积一半以上,然后加入压缩空气,气和水在溶气罐内混合 10 分钟左右时间,出来的溶气水达到乳白色时即为合格,压 表控制在 0.3-0.4MPa 左右。
2. 当浮渣在 50-100mm 时,按动电钮,开启刮渣机,将浮渣刮入 集渣槽内3. 当集渣槽内渣达到一定时, 提高气浮池溢水闸门,使水位升高,进冲洗集渣槽,冲洗完毕后,将阀门低至正常工作水 位曝气生化池操作规程 曝气生化系统主要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 污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 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1. 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2. 曝气池应通过调整污负荷、 污龄或污浓等方式进 工艺控制3. 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 2mg/l4. 应经常观察活性污生物相、 上清液透明、 污颜色、 状态、 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特性的有关项目5. 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方式的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 膨胀、污上浮等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 调整系统运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6. 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浓、 增加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处效果7. 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 应措施恢复正常视情况开启消泡水泵,撒消泡剂沉淀池污排放可根据污沉8. 根据污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 BOD5:N:P=100: 5:1 比投加营养源。
N 源为素, P 源为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钠 沉淀池操作规程 定时巡视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浊、 面高、 沉淀的悬浮 物状态、水面浮或浮渣情况等,检查各管道附件、排刮渣装 置是否正常,各堰出是否均匀,堰口是否严重堵,清出水 堰及出水槽内截杂物及漂浮物 根据污产及贮时间及时排出污, 一般存时间为 2-4 小 时用阀门控制回污,剩余污打入污浓缩池,控制 好回污与净排污的比比、混合液污浓及二次沉淀池面高确定 观察沉淀池出水水质,允许沉淀池有污漂浮现象 沉淀池上清液的厚一般为 0.5-0.7 米左右 二次反应池操作规程 当出水槽内水位与二次反应池内水位相平时,启动水泵将水打入 二次气浮池,进渣水分离,当出水槽内水位至距池底 10cm 时,停止运泵通入池内的空气管阀门始终开启,使池内水处 于搅动状态过滤、反冲洗工艺操作规程 过滤主要是处物化及生化处后水中残存的 CODcr、BOD5 和微 小的 SS 成分及合成洗剂等过滤采用鹅石为底部支撑填, 石英砂为中间部分,活性炭为上部填 由于过滤层在运一段 时间后,滤吸附饱和后吸附作用会变差, 从而导致出水水质变 差,因此就要进反冲洗,使滤恢复活性 关闭过滤池顶部进水阀门及底部出水阀门,打开反冲洗进水阀 门。
启动反冲洗泵,反冲洗 12 分钟 关闭反冲洗泵,打开过滤池顶部进水阀门及底部出水阀门,关闭 反冲洗出水阀门,反冲洗结束污浓缩池操作规程 污浓缩池是浓缩沉淀池内剩余污, 浓缩的情况将影响脱水机 的处效果观察出水堰各堰口出是否均匀,要保持出水堰及出水槽通畅、 清洁.根据实际情况开启污脱水泵及压滤机,进污脱水 浓缩池的出含水应控制在 95-97%污脱水运管1. 用机械设备进污脱水时, 应选用合适的化学调节剂如投加 PAC 或 PAM2. 化学调节剂的投加应根据污的性质、 固体浓等因素, 通 过试验确定3. 污脱水完毕, 应即将设备和滤布冲洗干净, 否则积干后 冲洗非常困难鼓风机运管1.根据曝气池氧的需要,应调节鼓风机的风2.风机及水、油却系统发生突然断电等正常现象时, 应即 采取措施,确保风机发生故障3. 鼓风机的通风道内应保持清洁,严禁有任何物品4. 风机在运中, 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风机及电机的风压、油温、 油压、风、电电压等,并及时记录遇到异常情况能排除 时,应即停机5. 应经常检查却、润系统是否通畅,温、压、是否 满足要求却塔的运管却塔的目的是把水温低到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温, 提高微生物的解废水中有机物的能。
根据中和池的水温运却塔,当中和池内水温高于 30°C时启动却泵,否则用启动风机、泵同时运,应逐步打开阀门,将水调到适当位置,以 免水过大, 造成水外 用却塔内受水桶的适水位标记 来确认适水位药品的配制1. FeSO4 、PAC 关闭两桶之间的连通阀,将药品倒入药品罐中,加水同时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打开连通阀,用自然压将 药品压入另一桶中,启动泵时关闭连通阀隔一段时间需要对药 罐进清扫,以免发生堵现象2. H2SO4、NaOH 打开自来水阀门,加水至一半体积,然后开启泵加 H2SO4 或 NaOH 至桶满注意一定是先进水,然后进药 附 沉淀池的异常问题及解决对策 出水带有细小悬浮颗 说明沉淀池局部沉淀效果好, 原因有:水负荷冲击或长期超 负荷;因短而减少停时间, 以致絮体在沉前即出出水堰;曝气池活性污过曝气,使污自身氧化而解体 解决方法有:调整进水、出水配水设施均匀,减轻冲击负荷的 影响,有于克服短;调整曝气池的运参数,以改善污絮 凝性能,如营养缺乏时补充,龄过长污化应使之缩短,过 曝气时应调整曝气; 均匀分配浓缩池上清液的负荷影响,及 进入初沉池的剩余污的负荷影响出水堰脏且出水均 因污黏附、藻类长在堰上,或浮渣等物体卡在堰口上,导致出 水堰很脏,甚至某些堰口堵出水匀。
解决办法为:经常清除出水堰口卡住的污物;适当加氯清毒阻止 污、藻类在堰口的生长积污上浮 导致污上浮的原因有:污停时间过长,有机质腐败;沉池 中污反硝化,还原成 N2 而使污上浮 解决办法有:保证正常的贮存和排时间;检查排设备故障; 清除沉淀池内壁,部件或某些死角的污; 低好氧处系统污 的硝化程;如高速污回,调整污龄;防止其他构 筑物腐化污进入4)刮机故障 刮机因承受过高负荷等原因停止运 解决办法有:减小贮时间, 低存; 检查刮板是否被砖石、 工具或松动的件卡住; 及时换损坏的钢丝绳、 刮板等部件; 防止沉淀池表面结冰;减慢刮机的转速 活性污的异常问题及解决方法 污增长或减少的现象 污长期增加或增加后又很快减少, 主要原因:污所需 养足或严重平衡; 污絮凝性差随出水失; 过曝气污 自身氧化解决办法有:提高沉淀效果,防止污失,如污直接 在曝气池中静止沉淀,或投加少絮凝剂;投入足够的营养, 或提高进水,或外加营养(补充 C、N或P),或高浓代谢 废水;合控制曝气,应根据污,曝气池溶解氧浓来调 整 2 )溶解氧过高或过低曝气池 DO 过高,可能是因为污中毒,或培驯初期污浓和 污负荷过低;曝气池 DO 过低,可能是因为排少曝气池污 浓过高,或污负荷过高需氧大。
遇到以上情况,应根据 实际予以调整,如调整进水水质、排、曝气等污解体 水质混浊、絮体解散,处效果低既是污解体现象,运中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污中毒, 微生物代谢功能受到损害或 消失,污失去净化活性和絮凝活性 多数情况下为污水事故性 排放所造成,应在生产中予以克服,或局部进预处;正常运 时,处水或污水浓长期偏低,而曝气仍为正常值,出 现过曝气,引起污多自身氧化,菌胶团絮凝性能下,污 解体,进一步污可能会部分或完全失去活性此时,应调整 曝气,或只运部分曝气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