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赫尔的假设演绎行为主义.ppt

19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8107880
  • 上传时间:2018-07-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9.07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赫尔的假设演绎行为主义心理学• 与其他行为主义者相比,赫尔的特殊之处 在于他试图创立一套以数学为推理工具的 研究方法来研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希望 借此使心理学体系数量化,从而巩固心理 学的科学地位赫尔创立的这套研究方法 体系因主要依赖数学推理,因而被称作假 设演绎系统 • 他的理论被称之为假设演绎行为主义心理 学或逻辑行为主义心理学一、赫尔传略• 赫尔(Clark Leonard Hull,1884-1952),家 境贫寒,一生坎坷大学喜欢数学,毕业 前夕,食物中毒,导致一生身体状况不好 工作后,因读到詹姆士《心理学原理》 这本书,感到心理学正是他想要从事的事 业于是1914年进入威斯康辛大学读博士 ,学习心理学34岁毕业) • 桑代克、吴伟士、托尔曼、赫尔都是受到 詹姆士这本书的影响才喜欢心理学的• 赫尔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发生在1927年这一年, 赫尔首次读到在美国出版的巴甫洛夫的《条件发 射》一书,立即对学习行为和条件反射问题发生 了浓厚的兴趣在此之前,他接触了华生行为主 义心理学,但对其简单和武断表示不满在1926- 1927年间,他也听到应邀来美讲学的考夫卡的格 式塔心理学思想,却又不能同意他的观点。

      于是 ,他“逐渐转向一种新行为主义,一种主要从事确 定数量法则和演绎体系的行为主义” • 1929到耶鲁大学人教授,此后带领了一大批人二、赫尔假设演绎行为主义心理学 的理论体系• 赫尔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认 为有机体的行为都是适应环境的行为,只 有这种适应性行为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赫尔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心理 学应该研究有机体的适应性行为• 赫尔认为,人类的绝大部分行为都是有机体与环 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学就应该以有机体对环 境的适应性行为为研究对象这不仅必要,也是 可行的因为.环境所提供的刺激变量相行为反 应本身都是客观的、可以观察测量的至于影响 反应发生的有机体本身因素或者说有机体内部所 发生的事,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只能予以 推断,假定某些中介变量的存在,但只要我们能 以数量化的方式描述它们,并使之与外在的刺激 变量和反应变量紧密相连,那么我们仍然可以客 观地研究它们• 至于有机体适应性行为的普遍规律,赫尔认为毋 庸置疑地是刺激——反应的联结规律赫尔补充 说,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两类性质不同 但彼此密切相关的刺激——反应的联结一类是 在神经组织中固定的、生而具有的、非习得性的 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例如食物与唾液分泌之间的 联系;另一类是自主获得的,即经过学习而获得 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例如灯光与唾液分泌之间 形成的联系。

      心理学主要应该研究的是后一种联 结• 赫尔虽然认同传统的刺激——反应的公式,但他 又补充提出了刺激痕迹的概念(赫尔以小写的英文 字母s表示)所谓刺激痕迹是指作用于有机体的 外在刺激消失后,其作用不会马上停止,而是持 续一段时间,正是这种持续的作用导致了运动神 经冲动(赫尔以小写的英文字母r表示),而后者又 最终导致了外在行为反应这样一来,赫尔将传 统的S-R公式修改为S-s-r-R借行为公式的修改 ,赫尔希望能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接纳和研究意识 等的作用问题而不是回避这一话题打开一道门, 尽管他并不曾提及意识这个名词• 赫尔还假设了刺激的复杂性因为引发行 为的刺激极少是单个的,通常是多个刺激 集合成一组刺激在起作用,它们以及与其 相应的一组刺激痕迹的共同作用,最终决 定了行为的发生,如图所示因为刺激的 复杂性,行为也就变得复杂而难以预测了 正因如此,只有弄清楚刺激的复杂作用 ,才能更精确地说明和预测行为二)赫尔心理学的方法论:假设演绎系统 • 假设演绎系统的特征: • 赫尔的理论体系充满了表述行为规律的定 理,充满了数量化的特征 • 他的理论几乎都是用数学的方式来说明的 ,比较苦涩难懂三)赫尔的行为原理• 1、行为建立的基本条件:接近和强化 • 赫尔接受了古斯里关于刺激与反应因接近 而联结的观点,但与古斯里不同的是,赫 尔认为接近并不是行为建立的惟一的和充 分的条件,它只是一个必要条件。

      除了接 近之外,还必须有强化,接近和强化两者 缺一不可强化是内驱力降低所必需的条 件,没有强化,行为不可能建立因此, 赫尔着重研究了强化的问题• 首先,赫尔认为强化将增强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力量 • 赫尔由动物实验得出了以下公式,以表述 强化与习惯强度之间的关系,下图形象地 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赫尔将强化分为两类:初级强化和次级强化 • 初级强化是内驱力降低的过程或内驱力刺激降低的过程, 满足这类强化的强化物主要是一些能满足有机体生物需要 的物质,例如水、食物等等,它们也就相应地被称为初级 强化物,它们能迅速发生强化作用,直接降低内驱力或内 驱力刺激 • 次级强化是指那些与初级强化紧密相连的、经由学习而获 得强化作用的过程,满足这类强化的强化物原本是一些中 性刺激,例如灯光、铃声,包括他人的微笑等等,因为经 常和初级强化物发生联系,因而获得了与初级强化物相同 的强化作用,它们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和一定的范围里降低 内驱力或内驱力刺激3.行为的动力:内驱力• 有机体已经习得的反应并不一定在刺激的作用下都发生, 而且相同的刺激也并不一定引起相同的反应,究其原因就 在于有机体的内部生理状态不同。

      为了说明这一点,赫尔 接受了托尔曼的中介变量概念,并假定了内驱力这一中介 变量,以内驱力来解释行为发生的动力用的公式比较复 杂3.行为的抑制与消退• 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在其后的刺激条件下 如果没有强化相伴随,会逐渐削弱以至消 失,这就是行为的消退现象通常,我们 认为行为之所以会发生消退,皆是因为强 化缺乏的缘故 • 但是,赫尔认为,行为消退的原因却是抑 制的结果• 赫尔认为,引发行为消退的抑制有的种,它们分 别是反应性抑制(以IR表示)和条件性抑制(以sIR表 示)在动物条件反射实验中,刺激物的持续作用 使得有机体不断重复地活动,因而产生机体疲劳 ,而疲劳又最终使得动物的反应削弱或者消失, 这就是反应性抑制一旦反应消失,疲劳缓慢恢 复,反应性抑制也就慢慢得到解除与此同时, 某些原本中性的刺激因为曾经与反应性抑制相伴 随而发生作用,因而也获得了抑制力量,这就是 条件性抑制这些他都用了公式表述)4、赫尔后期对其理论的修正• 在她的后期,他对自己的学说做了大量的 修正同时又结合斯金纳的研究,提出了 自己其他的理论观点如零星期待目标反 应评价(略)•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