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第四章自测题和答案.doc
25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第四章自测题和答案一 、填空1.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 )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 )2. 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 )、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3.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 )4. 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 )三种这三种阅读方法各有所长和不足,对于研究工作者阅读分析文献来说,均为非常有用的方法5. 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 ),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 )6. 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和参考文献查找方式7. 在内容分析法中,( )是在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的、最基本的单位8. 内容分析法具有对于明显的( ),进行客观而有系统的分析,并且加以量化描述的基本特征 9. 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来源取样、( )、分析单位取样二、名词解释1. 文献的定义,2. 零次文献,3. 一次文献,4. 二次文献,5. 文摘,6. “外审”,7. 内审,8. 分析维度,9. 量化处理,10. 平均相互同意度 。
三、简答题1. 文献的种类2.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3. 积累文献4. 积累文献的方式5. 分类整理的要求6. 内审的方法7. 文献综述的一般形式和结构9. 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基本过程10. 评判记录四、论述题1. 试述文献法的概念和特点2. 试述搜集研究文献的渠道 3. 试述搜集研究文献的主要方式4. 试述记录研究文献的方法5. 比较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异同点6. 试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习题答案一、1. 非接触性,定量分析2. 零次文献3. 文献综述4. 浏览、粗读和精读5. 档案馆,计算机互联网6. 检索工具查找方式7. 分析单位8. 传播内容9. 日期取样二、1.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一切载体”,不仅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常见的纸面印刷品,也包括有实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2. 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3. 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4.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
5. 文摘属于一种期刊性情报检索刊物,它以简短的文字概括介绍一定时期内有关文献的题目、出处及简要内容6. 外审”指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7. “内审”指对文献中所记载的内容是否属实的鉴别8. 分析维度也称分析类目,是根据研究需要而设计的将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和标准9. 量化处理是把样本从形式上转化为数据化形式的过程,包括作评判记录和进行信度分析两部分内容它是运用内容分析法时工作量最大的、操作最细致的阶段10. 平均相互同意度是指两个评判者之间相互同意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三、1. 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或称为零级、一级、二级、三级文献2.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3. 积累文献是另外一种搜集文献的工作形式首先,文献积累应努力做到内容充实和丰富其次,积累文献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第三,积累文献应该全面4. 文献集聚到一定程度,就需分门别类地保存起来,逐渐使之系统化可以通过做卡片、写读书摘要、作笔记等方式,有重点的采集文献中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部分。
5. 记录研究文献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标记与批语式、抄录式、提要式、札记式、综述式6. 对分类整理教育文献的两个要求:一是不能以今天的观点甚至理想来美化或苛求历史历史性文献中的内容;二是不能随意剪裁史料,来满足预先编制的结论或现成的结论 7. “内审”方法指:文字性文献的互证、用实物来验证文字性文献、把文献描述的内容与产生文献的历史背景对照,或把文献描述的内容与研究作者的生平、立场与基本思想对照,进行判断8. 总体上,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一般可粗略分五个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9. 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的基本过程是:·对评判者进行培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判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独立进行评判分析;·对他们各自的评判结果使用信度公式进行信度系数计算;·根据评判与计算结果修订分析维度(即评判系统)或对评判者进行培训;·重复评判过程,直到取得可接受的信度为止10. 评判记录是根据已确定的分析维度(类目)和分析单位对样本中的信息作分类记录,登记下每一个分析单位中分析维度(类目)是否存在和出现的频率为计数方便,分析维度(类目)和分析单位可排列成表格形式,编上序号。
四、1.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文献法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从教育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来看,文献法在科学研究的准备阶段和进行过程中,经常要被使用没有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是不需要查阅文献的因此,文献法是每个教育科研工作者(或者说教育研究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 2. 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个人交往和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图书馆是搜集文献的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也是最早出现的文献集中形式中国古代称之为藏书阁或藏经楼,以藏书为主近现代图书馆(例如,英国的图书馆)大都实行面向社会、以利用为主,提供开放式服务,并发展为多个图书馆的联合协作、文献交流、资源共享的开办趋向现代图书馆成为收集、整理、保存、传递科学文献知识的服务性和学术性机构,也是教育文献交流系统和教育研究工作者查寻资料的主要场所档案馆是收集国家需要长期保管的档案和有关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编目、保管、研究和提供查询、备案的专门机构。
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业,它是科学研究部门、文化教育机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或自然标本等的主要收集场所凡一切可能有社会、科学文献资料的团体或机构,诸如文化事业单位,教育学术团体,教育行政领导部门等,不论其有无图书馆,但为开展业务工作,总要收集或生产出一些文献资料(例如,“动态”、“工作通讯”、“内部文稿”之类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小型报、刊等),都可以作为教育文献的资源和搜集渠道参加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是搜集研究文献资料的一条重要渠道在学术会议上,不但可以阅读会议论文等资料,而且可以面对面地质疑、提问与讨论,相互交流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课题从与有关专家、同行的交谈中,研究者还可以获取许多有价值的动态情报,了解别人正在做什么、将来打算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等这些信息对研究者的科研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同行专家、学者进行个人交往,是获取研究资料、情报的重要渠道计算机互联网(或因特网internet)的网上资源量可以称之为数不胜数,从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到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天文、新闻、娱乐等等,应有尽有,浩瀚无边,几乎一切人类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在这里找得到3. 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检索工具查找方式和参考文献查找方式。
检索工具查找,指利用现成(或已有)的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现成的工具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两种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有目录卡片、目录索引和文摘目录卡片指简要记录文献资料要点(例如题目、作者、出处、年代等)的卡片,它是目前最常用的,对各类图书馆或资料室所藏文献图书进行检索的工具目录索引是汇集了一定时间内各类文献的题目与出处的一览表,其特点是分类明确统一、按时间顺序编排、便于检索目录索引主要有综合目录索引、报刊目录索引、专业目录索引和专题目录索引等文摘属于一种期刊性情报检索刊物,它以简短的文字概括介绍一定时期内有关文献的题目、出处及简要内容中国国内这类检索工具较少,英文的该类杂志较多,其中部分在一些国内图书馆或资料室有收藏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和事项检索三种,可以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和需要,选用适当的检索服务方式教育科学研究主要使用文献检索系统计算机信息检索服务方式主要有定题信息服务和追溯检索两种前者定期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检索结果,后者对累积的文献进行专题检索 4. 记录研究文献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标记式就是研究者在阅读研究文献时,用一些符号(如圆圈、着重号、疑问号等)将文献的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等标记出来。
抄录式指把阅读文献所得的情报资料抄下来抄录有全录和摘录两种前者就是全文照抄,如果某文献全部有用,可采用比方式后者指只将有价值的、自己需要的那部分研究资料有选择地抄录下来提要式指根据研究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的基本观点、主要事实和方法、结论要点等加以概括、缩写札记式指阅读文献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各种联想、批评、疑点、意见、得到的启发和收获等等记下来综述式指对所阅读的众多有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系统、概括的介绍,并对其进行评论5. 相同之处:二者都是对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方式记录保存下来的内容加以研究不同之处:它们的具体分析处理程序是不同的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而且,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文献法是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新的事实和资料其主要工作步骤是文献查阅、鉴别评价、归类整理,最后做出评述性的说明 6. 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和量化分析材料、进行评判记录和分析推论六部分。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可用于多种研究目标的研究工作主要的类型有: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研究总体的确定直接依赖于研究目标的建立,在适当的研究目标建立起来后,就可以分析、确定出它的研究总体分析单位是指在内容分析法中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单位设计分析维度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采用现成的分析维度系统,二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标自行设计抽样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界定总体,二是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来源取样、日期抽样、分析单位取样第五章 习题和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按结构分,调查访问法类型有( )、( )、( )三种2. 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层面上看,分为( )、( )、( )三种3. 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 )、( )两种类型4. 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 )之间最好5. 结构型访问法、半结构访问法、无结构型访问法又被称作( )、( )、( )6. 一般说来,重视量化处理,可选择( );重视质的研究,可以选择( );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可以选择( );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可以选择( )。
7. 通常内容不是太多,或者访谈对象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多次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