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进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思量.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hua****92
  • 文档编号:286444576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进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思量 三天的科干班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加深了对扬州传统文化的了解,加深了对扬州市委提出的“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深层次思考创新型经济,是依靠知识、人才、科技、文化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经济;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产业优先发展、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文化氛围浓郁、创新载体充满活力的城市下面谈谈我对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为什么要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是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发展加速跨越、实现后发先至目标的战略举措;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是融入新的产业革命、突破资源环境制约的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创新的关键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形成创新的价值取向一要以科技为创新重点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城市全面创新,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并举的科学发展轨道,将科教资源转化为城市核心竞争力。

      二要以改革为创新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效聚集整合科技资源,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三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核心位置,大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四要以人才为创新基础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促进创新型企业家成长,扩大适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大幅度提高市民创新素质五要以服务为创新保障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管理创新,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大科技投入和金融支持,营造创新环境,增强创新支撑能力   二、如何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  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不仅要有好的思路和目标,还必须狠抓关键措施的落实   1、发挥高新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合作效应作用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推动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保障向科技创新型园区集中可通过减免税收,贴息等政策,激励企业增大科技投入; 建立企业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问题;促进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联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

         2、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建立内部技术研发机构,促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推进企业大力开展协作创新,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鼓励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施以模仿创新为基础的二次创新战略和以重大技术为突破口的“跨越式”自主技术创新战略相结合的策略   3、加大政府投入,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增加政府财政科技拨款,制定对企业科技活动减免税收、贴息的激励政策; 将风险投资机制引入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领域,建立科技投资基金,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将一部分政府财政拨款,改变为科技投资基金,以风险投资的形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鼓励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风险投资领域,为科技活动提供研发经费和成果转化资金   4、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泉,经过改革,科研院所的面向市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应构建有效的利益分配与保障机制,建立产学研合作基金,完善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体系等措施,促使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益   5、从政策上支持、激励企业技术创新。

      对于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来讲,包括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在内的各项激励政策是长时间、普遍起作用的因素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政府在税收扶持、政府采购、加强引进消化吸收等方面均应有突破   6、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着眼于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创新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   7、以自主创新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六大新兴产业,围绕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科技型企业,形成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竞争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   8、建设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大幅度增加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大规模培养培训人才,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采取更富吸引力的政策,营造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创业环境,大量引进高端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以高素质人才引领创新型经济发展 4Word版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