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题(共8页).docx
8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综合题3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1、 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合力大小为6 N,则F1和F2的大小可能是( )A.F1=2 N,F2=9 N B.F1=4 N,F2=8 NC.F1=1 N,F2=8 N D.F1=2 N,F2=1 N2、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如图所示的四个受力示意图中能正确反应物体受力情况的是( )3、如图所示,P是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C.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重力mg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4、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B.夏季与冬季电线杆对电线的拉力方向不变C.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D.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5、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6、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 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F=1 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分别为( )A.6 N,3N B.1 N,1 N C.0,1 N D.0,2 N7、如图所示,一小球以v0=10 m/s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之前经过空中A、B两点。
在A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在B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 m/s2),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t=(-1) sB.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t= sC.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0 mD.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5 m8、如图所示,O1为皮带传动的主动轮的轴心,主动轮半径为r1,O2为从动轮的轴心,从动轮半径为r2,r3为固定在从动轮上的小轮半径.已知r2=2r1,r3=1.5r1.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上的点,则点A、B、C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假设皮带不打滑)( )A.1∶2∶3 B.2∶4∶3C.8∶4∶3 D.3∶6∶29、一小球质量为m,用长为L的悬线(不可伸长,质量不计)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处钉有一颗光滑小钉子.如图所示,将悬线沿水平方向拉直无初速度释放后,当悬线碰到钉子后的瞬间,则( )A.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B.小球的线速度突然减小到零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不变10、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B.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 C.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 D.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 11、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密度为( )A. B.C. D.12、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的是( )A.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的质量是乙的B.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C.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甲的速度是乙的D.质量相同,速度大小也相同,但甲向东运动,乙向西运动13、升降机底板上放一质量为100 kg的物体,物体随升降机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移动5 m时速度达到4 m/s,则此过程中(g取10 m/s2)( )A.升降机对物体做功5 800 J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5 800 JC.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500 J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800 J14、用传感器研究质量为2 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时,在计算机上得到0~6 s内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 s内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B.0~6 s内物体在4 s时的速度最大C.物体在2~4 s内速度不变D.0~4 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6 s内合力做的功15、将质量为100 kg的物体从地面提升到10 m高处,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g=10 m/s2)( )A.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1.0×104 JB.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1.0×104 JC.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1.0×104 JD.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少1.0×104 J2、 非选择题(6个题,共55分)16、(9分)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要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实验时,调整轨道的倾角正好能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图中未画出).(1)该实验中小车所受的合力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力传感器的示数,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2)实验获得以下测量数据:小车、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M,挡光板的宽度l,光电门1和2的中心距离为x.某次实验过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小车通过光电门2后,砝码盘才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实验要验证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17.(6分)大量事实表明: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某同学为了探究“弹簧的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对某一弹簧进行了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由图可知,图线末端发生了弯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根弹簧在正常使用时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18.(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用水平恒力F拉着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使轻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求此过程中,各力对小球做的功及总功.19.(8分)我国将于2022 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的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3.6 m/s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B=24 m/s,A与B的竖直高度差H=48 m.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 m,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 530 J,取g=10 m/s2.(1)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f的大小;(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20.(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0.5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0=3 m/s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木板足够长.求:(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a;(3)滑块与木板A达到的共同速度的大小v.21.(12分)某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 kW,汽车质量为5 t,汽车在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大小恒为车重的0.1倍.(g取10 m/s2)(1)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则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当汽车速度达到5 m/s时,其加速度是多少?(2)若汽车以恒定加速度0.5 m/s2启动,则其匀加速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答案1、答案 B2、答案 A3、答案 B解析 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P受到绳的拉力和桌面对P的摩擦力的作用,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B正确.4、答案 D解析 以电线为研究对象,夏季和冬季电线杆对电线的拉力方向发生变化,即电线重力的两个分力的夹角发生变化.冬季,两分力夹角更大,所以分力更大,使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更大.综上,选项D正确.5、答案 D解析 如图所示,重力G产生的效果是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和使物体压斜面的分力F2,则F1=Gsin θ,F2=Gcos θ,倾角θ减小,F1减小,F2增大,高大的桥造很长的引桥主要目的是减小桥面的坡度,即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使行车安全,D正确.6、答案 C解析 A、B均静止,应用整体法,即A、B整体水平方向所受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地面对B无摩擦力.以A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必受大小与F相等、方向与F相反的静摩擦力,故选项C正确.7、答案 AC解析 设A点的竖直分速度为v⊥A,v⊥A=v0tan45°=gtA,得tA=1 s,设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v⊥B,v⊥B=v0tan60°=gtB,得tB= s,则小球经过A、B两点间的时间为t=tB-tA=(-1) s,故A正确,B错误;A、B两点间的高度差h=t=10 m,故C正确,D错误。
8、答案 C解析 因为皮带不打滑,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都等于皮带运动的速率.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n=,可得aA∶aB=r2∶r1=2∶1.由于B、C是固定在一起的轮上的两点,所以它们的角速度相同.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n=rω2,可得aB∶aC=r2∶r3=2∶1.5.由此得aA∶aB∶aC=8∶4∶3,故选C.9、答案 AC解析 由于悬线与钉子接触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故小球的线速度不能发生突变,由于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由v=ωr知,角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A正确,B错误;由an=知,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C正确,D错误.10、答案 BC解析 应用万有引力公式及力的合成规律分析.地球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应为地心与卫星之间的距离,选项A错误,B正确;两颗相邻卫星与地球球心的连线互成120°角,间距为r,代入数据得,两颗卫星之间引力大小为,选项C正确;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为零,选项D错误.11.[答案] B12、[解析] 物体在地球的两极时,mg0=G,物体在赤道上时,mg+mR=G,以上两式联立解得地球的密度ρ==.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答案:D13、答案:A14、解析:选D.由a-t图象可知: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在相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情况,在时间轴上方为正,在时间轴下方为负.物体6 s末的速度v6=×(2+5)×2 m/s-×1×2 m/s=6 m/s,则0~6 s内物体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