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柯规驯权利下的学校教育.docx
9页规训权力下的学校教育——以福柯的微观权力论为基础摘要:权力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命题,综观所有的权力思想主要有两种:宏观权力理论和 微观权力理论福柯是微观权力理论的主要代表者,他站在后现代性的理论立场上,批判 性地分析了各种权力理论, 并建立起一整套权力理论福柯采取片断性、非连续性、多样 性的方式解释了规训权力的内涵,并科学地分析了规训权力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和运作机 制本文将运用福柯独特的微观权力视角,解剖现代权力作用下学校教育的特点和本质 关键词:规训权力 学校 监狱群岛权力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有关权力的理论也丰富多样,但多数权力理论都以行 为主义为视角,认为权力是某人或某一群体的行为对他人或其他群体的行为产生的影响的 程度及范围;也有很多学者从宏观角度来分析权力,认为权力是国家统治的工具,是统治 阶级进行剥削、压迫的暴力与强制,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领导、指挥、支配、控 制、管理、约束或镇压的手段和形式福柯则运用后现代思维方式,以自下而上的视角, 从社会生活的底层出发,用权力结构去解析社会机体在福柯看来,权力并不只存在于战 场、刑场、绞刑架、皇冠、权杖或红头文件中,它更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习 俗、闲谈碎语、道听途说,乃至众目睽睽之中。
因此,福柯权力理论的研究对象不是国家 法律这些中心化的存在,而是疯人院、监狱、修道院等社会边缘、底层中的权力关系在 福柯看来,权力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存在,而是由各种因素构成,是一种综合性的力量,一 种无处不在的复杂实体在人类社会中,不论是知识、话语、性、惩罚、规训与教育,都 与各种各样的权力密切相关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用“规训”一词来概括近代以 来一种新型的管理权力与特殊的权力技术福柯认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机构, 规训权力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方面一. 福柯的权力学说在福柯眼里,权力是微观的、具体的和生产性的,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力量关系福柯正 是运用这种理论考察了当前社会中各种权力的谱系,指出当代社会是一个“经由各种知性和 政治技术的配置所筑成的政治理性领域” ,整个社会就是一个系统的“管制工程” 1福柯 对权力的本质和特点的作了不同于传统权力理论的说明,认为权力是一种关系,而非所有物;权力在一张交错的网络进行运行;权力具有非主体性和非中心化的特点1. 权力是一种关系传统的权力理论都将权力看做一种物,认为人们可以像占有某种物品一样占有权力, 谁占有权力谁就拥有统治权,他们仅关注权力由谁支配、谁是统治阶级的问题。
福柯反对 这种传统的权力观,将权力看做一种关系,认为权力处于一个流动的循环过程中因此, 权力是多元的、多形态的、流动性的所以,只存在着某种关系性的权力,它在无数个点 上体现出来,进而具有不确定性福柯说:“权力不是某种可被获得、抓住、分享的东西, 也不是人们能够控制和放弃的东西权力通过不计其数的点来实施,它在各种不均等和流 动的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实施1因此,在福柯那里权力纯粹是一种关系,它存在于有社 会关系的任何地方,而且每时每刻都在运行和实施着,任何人都不能独享2. 权力是一张交错的网福柯认为,虽然权力是一种关系,但它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的控制关系,而是 一张相互交错的网络权力以网络的形式运作在这个网上,个人不仅流动着,而且他们总 是既处于服从的地位又同时运用权力2在这张网上,每个人都被卷入权力运动之中,个 人既是权力控制和支配的对象,又是实施权力、运用权力的行动者权力是“一个永远处 于紧张状态的活动之中的关系网络”3基于这种观点,福柯反对将权力关系看作是统治阶 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二元对立3. 权力是无主体的福柯认为主体是现代性理论的虚构,是人本主义打出的一个幌子,他主张解构主体。
他认为作为主体的人并非从来就有,它只是现代性话语和知识建构的产物在现代社会, 人已经成为一种工具,成为技术的奴隶和附庸,所以,现代社会的权力并没有主体在现 代权力的关系网络中,每个人都只是权力的一个点,并非操纵权力的主体,人既是权力的 实施者又是权力实施的对象,与其说是个人占有权力,不如说个人是权力的玩偶4. 权力是非中心化的传统的权力研究从权力的中心入手,关注某种法律化的权力中心,如君主统治、宗教 神权、国家机构、政府运行等,探究权力自上而下运行的路径,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规律 福柯认为这些都是宏观权力理论,他们忽视了微观的、低层的、边缘的权力形态福柯反1.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3 页.2. [美]艾莉森•利•布朗著,聂保平译:《福柯》,中华书局,2002年,第59页.3.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第28页. 其道而行之,从社会最边缘、最底层、最局部的部分着手,认为权力具有非中心、多元化、 分散的特征作为关系性的网络权力,它有无数的作用点,“每一点都有可能发生权力斗争、 冲突,甚至发生暂时的权力关系颠倒”。
1因此,福柯说现代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权力 社会”福柯对规训权力特点的总结包含两个层面其中,权力的关系性和网络性是针对权力 的运作过程的,他们表明权力是以关系和网络化的方式运作的;通过关系体现权力,使人 们置于网络而相互牵制是规训权力的巧妙所在而权力的无主体性和非中心化则涉及到规 训权力的本质与后果,权力通过关系性、网络化的运作方式,消解了传统权力的中心与霸 权,消解人的主体地位,最终人成为权力的奴隶,个人也成为权力的玩偶二. 作为 “监狱群岛”的学校福柯认为当代社会是一个系统的“管制工程”,并指出从 17 世纪开始,社会对个人的 管制就不再是单一的否定或惩罚力量,而是把个体纳入一个系统性的权力网络结构中,使各 种权力力量直接作用于人的身体,在这个结构中“人体使被操纵、被塑造、被规训的它服 从,配合,变得灵巧、强壮”2福柯通过对那个时代权力谱系的考察,认为社会中各种局部 的权力技术可以被整合成一个宏大战略的“生物权力”,生物权力关注的是现代社会中生命 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管理方式,“它定位在权力/知识的新对象上,如人口、健康、城市生活以 及性”3个体在社会中受作用于身体的各种权力的规训,这种规训的目的是使个体在规训中 服从、配合,最终发挥个体的生产功能。
在福柯看来,从 18 世纪开始学校也作为社会的一个与个体规训相关的机构而被纳入管 制工程系统福柯认为以规训为核心的“政治解剖学”从一开始就“在中等教育中起作用, 后来又进入小学” 4他认为“具有监视和惩罚机制的监禁是按照一种相对连续的原则运 作的,各种机构本身具有连续性,这种连续性把它们彼此联系起来,如公共救济与孤儿院, 改造所、教养所、规训营与监狱相联系;学校与慈善团体、工厂、救济院、女教养修道院 相联系;工人住宅区与医院、监狱相联系”5这些连续性机构正是生物权力作用的领域, 学校作为生产与再生产系统的一个环节也包括在这个连续性机构中而规训正是在这个连 续体中起作用,从而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即规训时代i.[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第29页.2•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154页.3.汪民安:《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年,第 131 页.4•福柯:《规训与惩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157页.5.同上,第 343 页.规训时代的学校是整个“监狱群岛”的一个环节。
此时,学校的作用就是和其它机构 一起对个体进行监视和规训,福柯认为:“在医学和精神病学发展的条件下,在司法机制的 支持下,发展出一种新型施加于抗拒规训者的知识和权力,这些方法获得了层出不穷的具 体而制度化的支持,学校也成了支持这种监督的辅助设施,从而使社会上对付无纪律的技 术人员形成一个大家庭,他们共同实施一种规范化的权力、凌驾于个人的权力/知识部署” 1因此,学校不仅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机构,而且是一个社会性的监督机构,它可以 对家长进行监督,并获得他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来源、道德状况以及他们对宗教的态度等 信息福柯还认为学校具有“生产罪犯”和“改造罪犯”的双重功能因此,规训时代的 学校无论是从内部职能还是从社会职能来看都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监视和规训的机构三. 学校对学生进行规训的表现学校作为一个实施规训权力的中心,通过为学生分配一定的空间,对学生的活动进行 各种规定和限制以及对学生话语权的垄断等方面,发挥其规训机构的职能1. 空间分配福柯指出规训社会总要为每个个体分配一定的空间,限制其活动的场所,从而更好地 对个体进行监视而且“这种封闭的、被割裂的空间,处处受到监视在这一空间中,每 个人都被镶嵌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任何微小的活动都受到监视,任何情况都被记录下来, 权力根据一种连续的等级体制统一地运作着,每个人都被不断地探找、检查和分类……” 2。
首先,整个学校被分割成许多功能各异的场所,如道路、操场、教室、办公楼、实验楼 宿舍、食堂等,学生只能在相应的场所作出相应的行为,如操场是运动的地方,宿舍是休 息的地方,教室则是学习的场所,学生不可以在教室里运动,否则将会受到处罚;其次, 每个大的场所又被分割和定位成许多个小场所,如将教室分为许多桌子大小的空间,每个 学生都有自己的桌子和座位,上课期间,学生必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课同时,教师还 经常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按特定的等级给学生分配位置,而分配位 置最常用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的优劣一般而言,成绩好的学生总是坐在教室的中央靠前 方,这是学生看黑板的最佳位置,而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坐在教室的后面和边缘地带 福柯认为这种安排将使“那些不修边幅的邋遢家长的孩子与那些精细整洁的家长的孩子分 开;将任性轻浮的学生安置在两个品行端正的学生之间,使放荡的学生独处一隅,和夹在两个本分的学生之间”12. 对活动的控制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控制主要是给学生制定一个活动的时间表,学生所能从事的各种活 动必需按照时间表来完成教师在此基础上又规定了每个动作的持续时间,并让学生的肉体 与姿势联结起来。
通过一系列的安排使学生的肉体接受各种特定的、既定的和具有特殊的 程序、步骤、内在条件和结构因素的操作与规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每个学校都有一个特 定的作息时间表首先,它规定了学生起床的时间、到校的时间、上课和下课的时间学 生必须在上课之前进入教室,如果学生在上课铃声响了之后才进入教室,则算迟到,这个 学生将会受到一定的惩罚,如打扫卫生或者被罚站等;同时,学生在上课期间只能坐在相 应的位置上听课,不得影响其他学生学习,不得扰乱教室的秩序,否则将会受到批评等 其次,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还规定了各种活动的时间长度,如一节课一般持续 40—50 分钟, 每节课之间的休息时间一般为 10—15 分钟等学生在相应的时间段内只能进行相应的活动 安排这样,学生在学校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进而保证了学生行为的 统一性和整齐性,也方便了学校的管理3.话语垄断福柯认为权力的运作方式体现的最明显、最难识别的地方就是话语话语传播着权力 的影响在整个现代社会体系中,话语已经成了权力的替代品在福柯看来,人实际上是受 话语支配的他将语言比喻成权力的眼睛,认为正是在话语中,权力才实现了与知识的紧 密结合话语分析和检验权力/知识复合体在一种微观层面上如何运作,如何产生出真理王 国的特殊方式。
2在教室和课堂中,话语是一种保持和巩固通过课程所传递出的经济、文 化信息的政治手段,是制造“真理”的工具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固定的语言显示自身对 学生的权威,这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语言,一种不可一世的语言在这种语言的威 力下,教师不但可以顺利的对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