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doc
13页2019年“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 高职组税务技能大赛竞赛规程2019年2月一、赛项名称2019年“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税务技能大赛二、赛项组别高职组三、大赛组织主办单位:中国商业会计学会承办单位:厦门科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赛项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要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面向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为实现新形势下财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制改革和适应国家对税收征管信息化发展要求,适应增值税改革、国地税合并、金税工程三期实施、个人所得税全面改革等税收政策新环境,推进财经类专业建设与国家税制改革对接、税务课程教学内容与税务行业标准对接、企业财税人才培养与企业税务工作岗位对接,促进税收云平台等现代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打造智慧教学新课堂,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展示财经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的目的五、竞赛内容简介税务技能大赛旨在通过“企业日常纳税业务”及“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业务”两部分岗位工作内容的竞赛,考察参赛团队掌握运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知识,从事企业日常纳税业务和涉税业务管理工作,包括发票的开具与管理归档,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各种税费的计算、核算及网上申报,各种涉税报表的填报,日常税收管理,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等方面的能力。
六、竞赛方式(一)参赛对象参赛选手须为高等职业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二)组织方式赛项为团队赛,每支队伍由2名指导教师、3名参赛选手组成每位参赛选手根据比赛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任务,单独计算成绩,该参赛团队总成绩按3名参赛选手个人成绩之和计算三)竞赛时长竞赛总时长为300分钟,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180分钟,下半场120分钟4) 竞赛内容竞赛案例模拟一家中小型制造企业一个月的完整经济业务,按照现行税法和税收相关法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完成税务相关工作竞赛内容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为企业日常纳税业务,竞赛过程涉及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经济业务办理、增值税发票填开、收到的增值税发票认证、增值税计算与申报、附加税费计算与申报、消费税计算与申报、印花税计算与申报、房产税计算与申报、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算与申报、企业所得税计算与申报、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涉税业务核算与账务处理等;下半场为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业务所有竞赛内容均由个人单独处理,要求参赛选手在竞赛平台内操作完成,由竞赛平台自动评分五)竞赛操作规则1、企业日常纳税业务(1)业务协同系统操作1)熟悉业务协同系统的操作环境;2)能够正确填制原始凭证,并认真审核原始凭证;3)阅读原始凭证,通过职业判断进行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4)熟练掌握与其他系统的结合操作,填写各类表格;5)掌握税收相关政策合理纳税筹划。
2)开票系统操作1)熟悉开票系统的操作环境;2)按业务协同系统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开具销售发票;3)按业务协同系统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开具退货、折让等业务的红字发票;4)通过开票系统查询已开具发票的明细信息、汇总发票资料3)网上认证系统操作1)熟悉网上认证系统的操作环境;2)网上手工认证方式的操作;3)网上扫描认证方式的操作;4)网上勾选认证方式的操作;5)网上认证系统认证明细的查询、认证结果的查询4)网上办税系统操作1)熟悉网上办税系统的操作环境;2)结合其他相关系统收集报税资料,为网上税务申报做好准备;3)网上办税系统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附加税费、印花税、房产税从价或从租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和纳税操作;4)网上办税系统企业财务报表的申报操作5)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操作1)熟悉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的操作环境;2)结合其他相关系统收集报税资料,为个人所得税申报做好准备;3)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增员人员信息采集、减员人员信息采集操作;4)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5)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批量导入申报、缴纳税款操作6)会计信息化系统操作1)熟悉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操作环境;2)按原始单据内容编制记账凭证;3)对记账凭证进行审核;4)自动结转损益、月末记账、结账等处理;5)查询明细账、总账、报表等工作。
2、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业务(1)熟悉网上办税系统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的操作环境;(2)根据信息中心、业务协同的相关信息资料填制企业基础信息表并选择申报表;(3)收入、成本支出和期间费用明细表的填写;(4)收入类、扣除类及资产类等纳税调整项目,计算应纳所得税,填制各类纳税调整明细表;(5)熟悉企业税收优惠,填制各类税收优惠明细表;(6)企业所得税其他明细表的填制;(7)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的填写,检查申报表填写的完整性、表内表间逻辑正确性,并进行申报表报送七、分值设置竞赛结果由系统进行自动评分,裁判组全程监控每位参赛选手根据比赛要求完成全部上下半场的业务,上下半场分别单独计算成绩,每位选手的个人总成绩=企业日常纳税业务实际得分*60%+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业务实际得分*40%该参赛团队总成绩为3名参赛选手个人总成绩之和一)企业日常纳税业务项目分值评分方式业务协同系统-税费业务14.00系统自动业务协同系统-财会业务6.00系统自动开票系统10.00系统自动网上认证系统5.00系统自动网上办税系统42.00系统自动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8.00系统自动会计信息化系统-税费业务5.00系统自动会计信息化系统-财会业务10.00系统自动合计100.00系统自动(2) 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业务项目分值评分方式基础信息填写4.00系统自动选择填报表单4.00系统自动收入、成本支出和期间费用明细表的填写12.00系统自动纳税调整明细表的填写45.00系统自动各类优惠明细表的填写15.00系统自动企业所得税其他明细表的填写10.00系统自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的填写5.00系统自动申报成功5.00系统自动合计100.00系统自动八、竞赛流程序号流程时间1互联网训练2019.3.9至大赛结束2报名2019.4~2019.53选拔赛2019.54总决赛2019.7.13(一)互联网训练训练方式:登录大赛官网填写相关信息免费申请账号通过互联网训练。
训练地址:大赛官网训练时间:2019.3.9至大赛结束训练答疑:群解答(9:00~12:00;14:00~18:00;19:00~21:00)(二)报名报名时间:2019年4月~5月报名方式:根据各省选拔赛实际情况报名(三)选拔赛各省以教育厅或其所属部门主办省级选拔赛,取该省选拔赛成绩前2名的院校晋级总决赛该省未举办省级选拔赛的,参赛院校可参加网络选拔赛各省取网络选拔赛第1名的院校晋级全国总决赛四)总决赛总决赛将于2019年7月举办,具体时间地点待定1、参赛资格以省教育厅或其所属部门主办的省级选拔赛,取该省选拔赛成绩前2名的院校晋级总决赛;参加网络选拔赛的省份取网络选拔赛第1名的院校晋级全国总决赛总决赛总体参赛队伍数量不超过40支2、总决赛流程全国总决赛赛程安排:日期时间内容2019.7报到日8:00~15:00参赛队报到、入住18:00~18:30赛前说明会、抽签18:30~19:00赛前测试2019.7比赛日上午8:00~8:30开赛式8:30~8:50选手检录入场8:50~9:00登录及信息检查9:00~12:00企业日常纳税业务2019.7比赛日下午12:00~14:00午餐及休息14:00~14:20选手检录入场14:20~14:30登录及信息检查14:30~16:30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业务18:00~19:00颁奖及闭赛式5、成绩及奖项公布全国总决赛成绩、排名及奖项于比赛结束当场公布。
九、奖项设置(一)选拔赛1、省级选拔赛按照该省具体规则颁发奖项;2、网络选拔赛按各省参赛队伍数量的比例颁发相关荣誉证书,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二)全国总决赛奖项数量奖励荣誉奖牌荣誉证书一等奖20%奖金参赛院校指导老师、参赛选手二等奖30%奖金参赛院校指导老师、参赛选手三等奖50%奖金参赛院校指导老师、参赛选手十、技术规范1、参照教育部验收通过的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为基本范围和基本要求2、竞赛以现行的财经法律、法规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民银行统一出台的会计、税务、金融法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据3、软件:科云税务综合赛训平台十一、总决赛安全保障赛事安全是财会职业能力大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赛项组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总决赛期间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裁判员、工作人员及观摩人员的人身安全一)比赛环境1、组委会须在赛前组织专人对比赛现场、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进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如有必要,也可进行赛场仿真模拟测试,以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
承办单位赛前须按照执委会要求排除安全隐患2、赛场周围要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发生意外事件比赛现场内应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在具有危险性的操作环节,裁判员要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3、承办单位应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对于比赛内容涉及高空作业、可能有坠物、大用电量、易发生火灾等情况的赛项,必须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4、组委会须会同承办单位制定开放赛场和体验区的人员疏导方案赛场环境中存在人员密集、车流人流交错的区域,除了设置齐全的指示标志外,须增加引导人员,并开辟备用通道5、大赛期间,承办单位须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6、参赛选手进入赛位、赛事裁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场所,严禁携带通讯、照相摄录设备,禁止携带记录用具如确有需要,由赛场统一配置、统一管理赛项可根据需要配置安检设备对进入赛场重要部位的人员进行安检二)生活条件1、比赛期间,原则上由组委会统一安排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食宿承办单位须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及文化,根据国家相关的民族政策,安排好少数民族选手和教师的饮食起居2、比赛期间安排的住宿地应具有宾馆/住宿经营许可资质以学校宿舍作为住宿地的,大赛期间的住宿、卫生、饮食安全等由组委会和提供宿舍的学校共同负责。
3、大赛期间有组织的参观和观摩活动的交通安全由组委会负责组委会和承办单位须保证比赛期间选手、指导教师和裁判员、工作人员的交通安全4、各赛项的安全管理,除了可以采取必要的安全隔离措施外,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人身自由三)组队责任1、各学校组织代表队时,须安排为参赛选手购买大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各学校代表队组成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