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docx
17页专题三: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大气环流1 大气的组成及其分层 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氩、二氧化碳、臭氧)、水体和固体杂质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高度(低纬:17〜18km,中 纬:10〜12km,高纬:8〜9km);平流层(水平运动为主一一有利于高空飞行;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 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小;存在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短波通信)2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3 大气的运动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下沉)(上升气流—近地面低气压—阴雨天气;下沉气流—近地面高气压—晴燥天气) 水平运动(风——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热力环流: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如: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气温和气压的年较差大1)城市风气压高低的判断:A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值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高、低气压“高” “低”比较的前提 条件是都在同一海拔高度上近地面,一般气温高气压值低,气温低气压值高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气 压正好相反 C 受气温变化(海陆比热的差异)的影响,大陆上(较海洋)夏季气压偏低,冬季气压偏高(2)海陆风郊哄Isii市区郊区市区导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⑶山谷风 谷风(如图a)山风(如图b)o风:高空大气中的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斜交等压线。
作用力对风速和风向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决定风向和风速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摩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力风力大小的判断: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来判断风力大小: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 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越小风向的确定:根据等压线的高低以及气压场所处的南北半球确定任意地点的风向手势辅助:北半球用右 手,南半球用左手)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右后方,低气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左 后方,低气压在右前方4 气压带和风带(7个气压带和6 个风带) 形成:三圈环流——低纬度环流圈(热力)、中纬度环流圈(动力)、高纬度环流圈(热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单一控制: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温带海洋气候——西风带;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或副 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5 南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南半球——带状北半球——块状被切断的气压带亚欧大陆太平洋大西洋1月副极地低压带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7月副热带咼压亚洲低压夏威夷咼压亚速尔咼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的比较季风类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亚洲内陆太平洋亚洲内陆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炎热、湿润温暖、干燥炎热、湿润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二、天气系统(一)关于气温的变化、分布、成因及逆温(1)气温的变化① 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当地 地方时 14:00)左右② 气温的日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凹地(山谷)〉高地(山峰);低纬度>高纬度;晴天〉阴天。
③年变化:回归线之间的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气温最高4月、10月,气温最低7月、1月地面南北太阳辐射气温太阳辐 射最弱 月气温最年较性质半球最强月最咼月低月差大陆北半球6月7月12 月1月大南半球12 月1月6月7月海洋北半球6月8月12 月2月小南半球12 月2月6月8月(2)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气温分布规津卢王更凰响因素八等温线犬数导韦线 平讦卢气温由俯纬问高纬厦太「H需时井度囚吝”北半球"等温线较弯由:E月 佟季伏陆」的尊温 线向南H电却凸出, 海洋上向北::高纬)凸 出,?月则相反卫n|-统度上,冬幸大 $击円蛊比海洋/氐,M 季押击&温比海洋高,海陆分布/甥击熱巧■性质差 异:南半球门等温线孩平直门同一纬度气温环海11击分布f淘痒■面积较广 阔,下垫面单一艸等温线分布特点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同纬度 地带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气温咼,等温线向咼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和谷 地气温较咼;寒流经过,气温较低, 暖流经过,气温较咼地形(地势高低)、洋流、海陆分布中国冬季等温线密集,基本与纬线 平行1月0° C等温线大致与 秦岭一淮河一线重合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因素),白昼越往北 越短;冬季风(大气环流)夏季等温线稀疏,大致与海岸 线平行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北方昼长(2)大气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① 逆温的含义:对流层某一高度范围内有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异常现象。
② 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③ 逆温的危害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 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大气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 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 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二)天气系统1 天气是指大气的短期综合状况主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气旋与反气旋r~i慢行冷铢“1-5^ .s tti亍JJLFF^ 'zLy^^占可.•.冈<丰責大卢冷肆近廿竞后■・ 天-r丰時時丄降他.-r圧 升色•=烧行冷铎一.狂凤羅雨4眇国北方讎季斷梟雨天汽卢大 少暴 C 千\ ■'我国北方 > 冬.帝季平的枣潮大冈:曲少汇縣天F嘿铎7云层増厚连缮性阱水嚓锌过:埴后■,雨过矢晴,汽尿幵髙,円圧 降彳氐「准静一止铎阴雨连绵2ffifi月上炖- 丫月中苴]丿£淮地区『甘与雨 天F⑨按半年迟貞高用示言lb貴阳一侧岀现阳 雨垮渥-」天Fn 民明一侧沖日爰Fl::f]扌空制.温斗口晦顛-Q吒旋“反吒漩门F玉系阳2|〕-5 压「汽流-垂歯方冋声上升一下沉杆力1 口」•卢水平..舟「F*北半討:一逆时■针辐 台・ 傩P*.壬:賢—JI向日可堆|■辐含Q北半琲一噸日于H帼檢• 啊半球一運时牟十辐故小中心7云彥憫孔||烛陆|雨去天汽RS戻号q.对我匡1“的影療超秘季节,爲n向我国示 內 浴海地 区 的台凤 就宦 輝活;T陆 悝即g:展的一 于中JT:•注弋"更季:长江流土或的炭帥T焊的伏早天r, 一 亜太平泮副熱汴『离压資•一言一奏:瘵冷千烽的禾汽一第古高用■-2 低压槽部位气流辐合,而高压脊部位气流辐散,故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内。
锋面两侧气温差别较大,故 锋线附近等温线比较密集三)气候类型(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及自然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点主要成因自然带及动物热带雨林 气候南、北纬10之间全年高温多雨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热带雨林带; 猩猩、河马执八、、热带草原 气候南、北纬100至南 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分干 湿季两季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 形成湿季;信风带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 气团,形成干季热带草原带;长颈鹿、羚羊带热带季风带南、北纬10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夏季风(西南风)来临,赤道气团带来大 量降雨,冬季风(东北风)来临受大陆气 团影响,降水明显减少热带季雨林带; 大象、孔雀热带沙漠 气候在南北回归线至 南北纬300之间的 大陆内部和西岸常年炎热干燥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 热带大陆气团热带荒漠带 单峰驼亚执八、、带亚热带季 风气候在南北纬30 的大陆东岸夏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 水,气温高;冬季风时,受大陆冷高压影 响,降水减少,气温也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猕猴、灵猫地中海气候在南北纬30 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处于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夏季 副高控制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 控制,暧湿多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温带季风 气候中纬亚洲大陆中 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风时,陆地冷高压控制,寒冷干燥; 夏季风时,受海洋气团控制,暖热多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松鼠、黑熊温带大陆 性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内陆终年干旱少雨,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大终年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黄羊、旱獭 双峰驼温带海洋 性气南北纬40。
一600大陆西岸终年温和湿润全年受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控制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北极圈附近冬季漫长而寒 冷,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 控制亚寒带针叶林带 驼鹿、紫貂寒带苔原气候极地附近全年严寒,降水少,所处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极少寒带苔原带 驯鹿、北极熊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和格陵兰 岛内陆全年酷寒同上及地洋原带 北极熊、海豹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5 疔 !I 3QP大洋东側洋流丿70QJ 60n大陆内部大喘柬部亚寒蒂大陆性%候温带海泮汽幄地中海%候热帶沙滇T候热带爭凤温帯戈陆 性气岐热带草匣%候 热哥歪林汽喉气候亚毎带垂凤大陆西圈冰扇汽候 祥原T候大弋环漬靈地咼压報地东凤副圾地低弋匡带… //两風带厂副抽帝在压//信帆带"赤道低EE带2)10 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歩釀•係!£「因隶变化,判斷• 竜北半球*最髙C攻最 低、气湍月粉.6. 7. S三个月气温旱高北半球“12. 1.2三世月气渦曇高.南餐球丁所属亠最冷月均羅》痉带气條裂J令月气撮存亚瘵带气候或看遍带海痒■湮气綻1朵冷月气温在-诽匸:~0匕*温带円帜•-最熬月O5C寒带{帳"-降水星的年熱带-热带雨2木气険1200 0mm-年両型"温帯惟洋性气続700— lO0Cmn:i-夏雨型a熱-帯a热帘草原气帳CZBO—WOCimnO ■ 热带季闵气候“ LEOO~2000itmi^ -亚热带』亚 热帯李凤气候.is齐温芾大陆型气庚.亚熱杆地中禅气候十些前型“热带浊癢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