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社区人民调解总结.doc
3页1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保持社区和谐稳定西门社区人民调解工作主要事迹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西门社区地处城关中心,辖区内有住户 2862 家,总人口6686 人,其中外来人员 1456 人此外,驻社区的单位和商户有 500 多家面对如此复杂的社区状况,我们社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平安社区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工作长效机制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社区领导的重视下,在社区调解人员的努力下,使许多夫妻反目者破镜重圆,婆媳不和者重归于好,邻里成仇者握手言和,打架斗殴者化干戈为玉帛社区工作者辛勤的汗水也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肯定,自 2003年以来,我们社区连续多次被评为“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 “综治工作先进集体”和“一级综治工作站” ,2008 年社区调解组织被县政府评为“一级人民调解委员会” 社区首创的“陈大姐服务热线”在全国及省市重要报刊予以报道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领导重视,制度建设常抓不懈首先是社区领导思想高度重视,在社区资金紧张情况下,每年不惜投入 10 多万元,以保证社区综治工作的工作顺利开展,从而为推进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保证此外,社区书记亲自担任调委会的主任,并聘用有威望有信誉的老干部为调解协理员。
二创立社区“陈大姐服务热线” ,随时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遇到家庭、邻里等小纠纷,则通过进行调解三完善2各项调解制度,在完善矛盾排查、受理登记、重大问题讨论等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了调解信息员制度,把社区巡逻队纳入矛盾纠纷排查信息员,利用他们日常工作优势,及时发现问题与此同时,有效落实回访制度,从而做到了排查、调处、回访的有机统一二、加强学习,提高调解员的业务水平作为一个社区调解员不仅要有方法,更要懂法律、懂政策因此,社区领导很注重调解员的业务培训,每年派员参加司法局组织的调解培训,订阅了《人民调解》和《浙江法制报》等报刊、书籍,同时经常自行组织学习与农村调解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经常性培训等措施的推行,目前在调解员中形成了学法律钻业务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也逐步实现调解方式从过去粗放型、应付型向学习型钻研型的转变我们做到了调解文书制作规范,调解设施优良、工作成效显著07 年、08 年我们制作案卷接连两次在县司法局调解文书评比中获奖三、预防先行,广泛深入群众宣教在做好调解工作的同时,西门社区调解组织每季开展与共建单位“四进”社区(法律进社区)活动面向群众提供各种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和法律宣传每月定期刊出法制宣传栏,教育居民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纠纷,逐步把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归入法制法、规范化的轨道,真正发挥调解调组织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作用,有力地提高了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四、持之以恒,不断提高调解公信力随着调解工作的有效推进,社区居民不管大事小事都找社区,有些事琐碎繁杂,不是一二次能调解得下的因此,如何3当好这个“老娘舅”使纠纷双方都能满意,这就要求我们调解员不仅要懂政策、懂法律,更要有耐心、有热心,持之以恒的做工作例如:西门黄阿婆赡养费事件履行周期很长,从 2003年签订调解协议起,直至 2006 年 8 月黄阿婆去世才全部履行完毕;2006 年金鸡路一号楼庄某与沈某因房屋装修而发生纠纷,经社区调解曾一度达成协议意向,后来又反悔,如此反反复复调解了七八次,历时三多个月才最终平息了此次纠纷;又如,县西巷的柳某夫妇都 60 多岁了,大年三十要闹离婚,是社区调解员苦口婆心的劝说,使他们重归于好2006 年至 2007 年间由于清水工程改造,纠纷比较多,我们集中人力,通过各种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进行亲情教育,做到以情感人;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做到以德服人;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做到以法服人,通过各方努力确保了我们社区地段清水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另外还有许多其他事例:如邻里纠纷、夫妻不和、婆媳关系处不好、公共设施使用争议等,经过我们耐心细仔的调解,都一一得到解决2006 年至 2008 年,我们调解登记 38 例,协议签订 15 例(其他都是口头调解,当场解决) ,调解协议履行100%,无一例因不履行调解协议而起诉到法院的。
各位领导,虽然我们社区在人民调解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其他先进村居社区的人民调解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狠抓队伍建设,推进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促进我们社区的人民调解工作更上一层楼,让居民有一个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西 门 社 区4二 00 九年十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