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编》某市养老机构市场调查报告.doc

42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1
  • 文档编号:133919403
  • 上传时间:2020-05-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6.50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目 录前言 2第一部分:有关南京老年人口的数据和资料 3第二部分:南京老年人居住养老的现状 5第三部分:南京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现状 8第一节 南京市老年人口与福利机构床位的供求比例 8第二节、南京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的机构性质与运营方式 10第三节、政府对南京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的扶持及优惠政策 12第四节、南京养老机构规模、设施及区位分布概述 15第五节、南京养老机构入住条件、服务内容及等级收费标准 20第四部分、南京市各养老机构的供求状况 30第五部分、入住老人的基本特征及需求分析 31第六部分、南京养老机构个案分析 33第七部分、养老机构市场的机遇 42 南京市养老机构市场调查报告前言u 调研时间:2005年5月19日~6月1日u 信息来源:主要来自于南京市(区)民政局福利处、老龄委办公室、中华慈善基金等处;南京工大老年住宅课题研究组以及相关媒体;南京市各养老机构、老人及老人家属u 调研对象南京市177家养老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养老院、福利院、干休所、老干中心、护理院、养老院、敬老院;u 调研内容养老机构出身性质、隶属部门、入住及享受服务的条件、出租出售价格、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基础设施状况、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及运营后的政府态度、机构工作人员状况、养老机构的需求状况、与保险之间的关系、养老人员及家属的满意度。

      u 样本容量民政、老龄委等政府机构  不少于5个养老、托老机构      不少于10个被访管理人员       不少于20个被访老人、家属      不少于50个第一部分:有关南京老年人口的数据和资料江苏省早在1986年就进入老龄社会,是我国第一个进入老年型的省份全省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066万,占省人口总数的14.3%,并以超过3%的速度逐年递增,呈现出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程度高等特点据预测,到203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达到顶峰,老年人口增加到2000万左右,约占全省总人口数的25%截止2003年底,南京全市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804164人,占总人口的13.85%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有80多万人,而到2025年,南京每4个人中就有1人超过60岁应该说南京老年人的递增速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且高龄化程度日渐严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南京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90年为72.48岁,1998年上升到74.17岁,2000年已经超过75岁从1982年的资料看,南京市区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仅有1.16万人,人口类型尚属成年型。

      1990年增加到1.93万人,1995年已达到2.68万人,占市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也由1982年的 6.4%上升到1995年的 7.8%,上升了1.4个百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低龄、中龄老人不断跨入高龄老人的行列另外,南京市区百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增加较快,1990年仅有6人,2000年已增加到80人,目前已经突破100人这意味着全社会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赡养和照料老人南京老年人口的数据表项目区 县 总人口老年人口比例(%)玄武区4013406003914.96白下区4529507311316.14秦淮区2631784111215.62建邺区2960003558512.02鼓楼区5566918061714.48下关区3188304703614.75浦口区4835005541711.46雨花台区1900702337412.30栖霞区3619784510712.46江宁区80497311019113.69六合区87000011165312.83溧水县3815675527514.49高淳县4239786564515.48合计580505580416413.85第二部分:南京老年人居住养老的现状第一节:南京老年人居住养老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一)南京老年人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目前南京市的养老模式由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部分组成:u 家庭养老:南京的家庭养老主要是居住家中,由老伴、子女、保姆和钟点工来实施养老护理。

      u 社区养老:社区养老则是举办托老所、老人饭桌,提供入户陪护、钟点工等中介养老护理u 机构养老:机构养老则专门为入住老人提供养老护理,目前南京有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共170多家 目前家庭养老为南京市民主要模式,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家庭养老,所谓“父母在家中,儿子不远游”即是这种传统意识的写照延续至今,儿孙绕膝的大家庭生活仍是部分老人的愿望许多人认为“住养老院,要不是没有儿女,就是儿女不孝”许多老人退休后赋闲在家,把希望和精神寄托于对子孙辈的照顾,同时获取后代的物质和精神反馈这种传统型家庭养老在当前虽仍占主要地位现在约有70%的老人是以这种最传统的方式在家养老的而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则是家庭养老的补充,南京有30%的老人享受的是后两种养老方式二)南京老年人目前家庭养老所面临的问题:1. 由于社会变迁,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开始担当起赡养老人的重任一对夫妇要同时供养四位老人,还要抚养一个孩子而社会竞争的加剧,让相当数量的子女在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压力下,没有时间或者能力照顾老人这种“四二一”家庭结构的现实,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造成明显的冲击2.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代沟加深,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摩擦增多,因此家庭养老从老年人的心理方面来说,也难以满足其需要;3. 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其健康问题带来的照料的依赖以及医疗需求等也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和发展。

      4. 南京早就进入老龄化城市,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家庭规模的日趋小型化,老年群体中出现了一种突出现象———“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南京每10户老人家庭中就有近4户是“空巢”家庭南京鼓楼区对3个社区的212个老人家庭调查后发现,“空巢”家庭有123个,占总数的59.4%,目前,这一比例正在上升三)南京老年人养老模式发展的趋势:1、观念问题影响老年人的养老方式的的选择:传统型家庭养老在当前虽仍占主要地位,但就其发展趋势看,对其形式的部分乃至全新的转换已是不远的事实中国的生育制度改革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使城市中日益增多的独生子女小规模家庭的老人赡养功能越来越弱而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与发展日益艰辛的现实使背负沉重生活压力的子女们难以挤出时间和精力去陪伴父母况且,那些已步入老年(离退休阶层)的市民们考虑到子女的困难和自身及社会保障能力的提高,对子女的期望已开始明显降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2、 收入水平支撑居住需求的转变:目前,我国城市中包括南京市区的老人一般以离退休人员为主而作为他们晚年收入主要组成部分的离退休保险福利费,最近几年已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据《中国统计年鉴》反映,1998年该项收入人均已达5972元,比该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5458.34元还高出500多元。

      况且这笔收入并非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唯一经济来源,评价其经济能力还需考虑如下因素:(1) 储蓄性收入储蓄因其保守而稳妥的保值特点,成为老年人较欢迎的维持生活水平的方式之一由于多年的积存,储蓄对老年人的经济消费能力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2) 再就业收入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统计数据推算,我国城市60岁以上的在业人口占市就业人口的9.4%,占市该年龄组总数的47.13%可见,我国老年人通过再就业的方式获得收入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而且,我国离退休人员年人均再就业收入从1990年的15.51元上升至1998年的57.34元的现象也表明其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3) 其它方面的收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方式的多样化使部分城市老年人也纷纷进入保险、股票交易等投资市场,加之接受子女赡养金、领取上一代遗产等方式,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已呈多元化趋势4) 亚老人群体的高收入我国目前存在一批自身有较强经济实力、事业有成的,或有富裕的子女予以支持的亚老人群,他们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和较高的生活需求由上可知,南京做为江苏省会城市,南京老年人已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来实现自身晚年居住需求的转变而南京现有的社会福利服务事业基础差,养老机构档次偏低,养老设施严重不足,远不能适应老年人口迅速发展形势的需要。

      第三部分:南京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现状第一节 南京市老年人口与福利机构床位的供求比例当前江苏省国办养老福利机构66家,集体办养老福利机构117家,民办养老福利机构114家,各级各类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的床位总和约21万张,每百名老人仅拥有约1.97张床位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全省现有的福利服务供给已严重不足,床位数与需求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此外,老年福利机构在质量上也难以满足需求,目前,在全省的养老福利机构中只有16家通过相关的国际认证经调查,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南京市经过民政部门审核,取得设置批准证书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共有175家,共有10841个床位,入住老人7935名,床位利用率约73.2%左右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约为12.4张见附表一)南京作为沿海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较新,经济状况也更宽裕,所以理应有更高的标准从全国其它城市的发展进程来看,2003年底,大连市每千名老人拥有福利机构床位数达到18.8张,杭州达到16张而上海在2002年底的户籍人口1300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49万,占总人口的18.7%,人口总量与老龄化程度均高于我市,而其老年福利事业发展也领先我市。

      2002年底,该市共有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467家,床位34931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超过了14张,也远高于我市水平由此可见南京养老机构只是刚刚达到国家要求的基本标准,远远无法满足南京的老龄人群的多层面的社会需求 (附表一)南京市老年人口与福利机构床位一览表项目 单位总人口老龄人口老龄人口比例床位数千名老人拥有床位玄武区4013406003914.96 61610.26 白下区4529507311316.14 4696.41 秦淮区2631784111215.62 54913.35 建邺区2960003558512.02 3369.44 鼓楼区5566918061714.48 2072.57 下关区3188304703614.75 4639.84 6城区小计228898933750214.74 26407.82 浦口区4835005541711.46 75413.61 雨花台区1900702337412.30 38916.64 栖霞区3619784510712.46 66314.70 江宁区80497311019113.69 158514.38 六合区870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