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1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渗透作用)(原卷版).pdf
17页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高考一轮高考一轮考点扫描考点扫描 真题剖析真题剖析逐一击破逐一击破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专题专题 111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渗透作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渗透作用) ) 1图甲表示一个渗透作用装置,将半透膜袋缚于玻璃管下端,半透膜袋内装有 50mL 质量浓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图乙表示放置在溶液 M 中的植物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中玻璃管内液面上升速率逐渐降低,最终停止上升 B图甲中当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 C图乙中 A 点植物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液的浓度最大,细胞的吸水能力最强 D图乙表示植物细胞在溶液 M 中处理的 10min 内发生质壁分离,10min 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2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 A 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 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 B马铃薯比物种 A 更耐旱 C物种 A 幼根的分生区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 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 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4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材料应选择有活性的且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 B在显微镜下看到正常细胞后再滴加高浓度蔗糖溶液 C只有具紫色液泡的洋葱表皮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D本实验不能证实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5用一种半透膜(允许单糖和水分子通过,二糖不能通过)将水槽从正中间隔开,均分为等体积的两部分 左侧放入 100mL 浓度为 10%的蔗糖溶液,右侧放入 100mL 浓度为 10%的麦芽糖溶液,然后两侧均加入 10mL 浓度为 5%的麦芽糖酶溶液将装置置于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在两侧分别取等量的部分样液, 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颜色变化可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B达到平衡后,两侧液面高度相同 C加入双缩脲试剂,两侧溶液均会呈现紫色 D该实验可证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6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 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 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 分钟4 分钟6 分钟8 分钟10 分钟 原生质体相对大小90%60%30%30%30% A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 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B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 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C甲同学实验进行到 8 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 7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 g/mL)相同的甲糖 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 2 倍) 。
水分交换达到平衡 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 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 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 8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到不同的培 养液中继续培养 3 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 组别 NaCl茉莉酸 结果 +-部分细胞质壁分离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 NaCl 浓度为 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 10-3mgL-1;“-”表示无添加 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 CNaCl 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 D茉莉酸对 NaCl 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 9如图实验装置,U 型管 A、B 侧分别装入 20 mL 质量分数为 5%的麦芽糖溶液和蔗糖溶液。
一段时间后, 在 A、B 两侧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蔗糖酶溶液,观察两侧液面的 变化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加入蔗糖酶前,两侧液面等高 B加入蔗糖酶前,半透膜无水分子通过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C加入蔗糖酶后,最终 A 侧液面下降,B 侧液面上升 D该实验可验证酶的专一性 10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 a、b、c、d、e 和 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 ,取上述 6 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 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 b 组的高 B浸泡导致 f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 b 组的 Ca 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 ATP 大于 b 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 0.40.5molL-1之间 11细胞中的酶与代谢密切相关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在一只 U 型管底部中央放置了不允许二糖通过 的半透膜(对单糖的通透性未知) ;将 U 形管左侧和右侧分别倒入等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蔗糖溶液和麦芽 糖溶液;在 U 形管的两侧同时滴入等量的麦芽糖酶溶液;观察右侧液面的变化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液面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半透膜的通透性B液面可能会一直升高至一定高度后停止 C液面可能先下降后再上升至一定高度停止D该实验可用来验证酶的专一性 12下列各项中不可以通过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加以鉴定的有( )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递减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C能进行渗透吸水 D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伸缩性大小 13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中,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 a,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 b,若每次停止上升后都将玻 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则 a、b 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是( ) ABCD 14将蚕豆植物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 然后用 03g/mL 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 03g/ml 蔗糖溶液中时,才构成一个渗透系统 B刚从清水转入 03g/ml 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逐渐增加 C清水中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失水而导致气孔开放 D蔗糖分子扩散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15用 2 molL-l的乙二醇溶液和 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取自同一部位的植物表皮,每隔相同时 间在显微镜下测量视野中若干个细胞的长度 x 和原生质体长度 y(如图 1) ,并计算 xy 的平均值,得到 图 2 所示结果。
对结果曲线分析中错误的是( )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A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 2 molL-1的蔗糖溶液 的渗透压相等 Ba 点前比值不变说明表皮细胞水分子进出平衡 Cb 点前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Dc 点后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6某渗透装置如图烧杯中盛有蒸馏,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 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能将蔗糖水解成单糖)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再下降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17将人体的红细胞放入 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18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 KNO3溶液中培养(其它条 件相同且不变) 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6h 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 B6h 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 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 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19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 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T1段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B质壁分离完全复原后,其细胞液浓度最终与外界 KNO3溶液浓度相等 CT2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 KNO3溶液浓度相等 D细胞从 T2时开始吸收 K+、NO3- 20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渗透装置的半透膜 B当甲的浓度大于乙的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C水分子从甲进入乙需要穿过 4 层磷脂分子 D细胞内外水分子进出平衡时,甲的浓度一定与乙的浓度相等 21哺乳动物细胞在 0.9%NaCl 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
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 NaCl 溶液中,一段 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于 0.9%NaCl 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 0.9%NaCl 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 0.9%NaCl 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22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 ) AB CD 23洋葱鳞片叶放在 03 g/mL 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放在 02 g/mL 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 涨大趋势而放在 025 g/mL 蔗糖溶液中,细胞似乎不发生什么变化,这表明 A洋葱表皮细胞已经死亡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B细胞膜不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导致内外渗透压平衡 D细胞液浓度为 025 g/mL 左右 24在生物实验中,有关渗透系统的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利用渗透系统能够验证渗透作用发生需要具有半透膜 B利用渗透系统能够验证渗透作用发生需要具有浓度差 C利用渗透系统能够观测到两溶液间的水分子进行双向运动 D渗透系统适用于比较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液浓度的大小 25将不同植物的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分别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形态不再变化后的细胞图像如图 所示则实验开始时各细胞液浓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BACBBACCBA=CDB=A=C 26质壁分离法与小液流法均可测定植物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回答下列问题 (1)质壁分离法: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植物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将 介于____________之间用打孔器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