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
15页1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介绍:专题:名著之旅本单元是一个颇有特色的单元,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六组成的这五篇课文全部都是名家笔下的名篇,其中《天窗》 、 《我是猫》 、 《武松打虎》是精读课文;《杨子荣借题发挥》 、 《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是略读课文语文百花园六安排了三个栏目,即“温故知新” , “ 口语交际”和“习作” 这是一组由中外著名作家精彩作品中的节录而组成的文学画廊,其中有令人神往的散文;有外国作家的幽默之作;有中国古代和当代小说中的精彩片段;还有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中的动人场景二、单元学习目标: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语,会用“……也许……也许……也许…… ”造句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3.了解,赏析名家笔下精彩的心理描写片段4.引导学生对优美语句或含意深刻的语句或文章的内涵进行感悟5.积累名言警句6.口语交际的内容:名著赏析会(一)名家笔下的人物7.习作:写自己喜欢或佩服的人 三、本单元的学习重难点:1. 初步学习名著,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第 26—30 课) 2.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第 27、29 课) 。
3. 会用“ 也许……也许 ……也许……” 写一句话(第 26 课) 四、课时安排《天窗》2 课时《我是猫》2 课时《杨子荣借题发挥》1 课时《武松打虎》2 课时《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1 课时语文百花园五 4 课时226.天窗教材分析:《天窗》是我国现代作家茅盾笔下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以作者儿时的生活为题材,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透过天窗,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景,含蓄地揭示了“想象”和“创新”的主题学情分析:学生进入到高年级,已经具备了抓词句理解、品悟的能力,应该能够从重点句中感悟到孩子们想象力的丰富以及快乐有了《井》 、 《白杨》的学习基础,把握文章层次应是不费劲的基于对学生现有阅读能力的分析以及教材的特点,基于略读课文要重视自读自悟、突出重点的原则,本课通过表格和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自读自悟,解决内容理解上的难点在此基础上,将重点放在写作方法的理解上,使得学生在写法上有所收获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课文中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 ,唤起学生与课文共鸣。
学习难点:理解第八、九自然段中难懂的句子,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教法:引导与讲解相结合学法:自读课文、合作探究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2 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2、说说你对天窗的了解,你还想了解一些什么?过渡:天窗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哪部分内容可以回答这个问题?3、指名读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加深对天窗的理解齐读课文第一到三小节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所写的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 自学生字词藉、霸、宙2、理解词语 (说说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新的词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和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3、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3(默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段:(1—3) 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第二段:(4—7) 夏天阵雨来了时,晚上,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第三段:(8—9) 天窗是神奇的,想象丰富的孩子会因此产生种种联想。
四、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2、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第二课时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茅盾的名篇《天窗》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内容?(学生读课文后简单交流自己已经读懂的内容 )二,默读课文,质疑问难1、默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2、交流汇报估计学生提出的问题有:(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2) “天窗” 、 “有” 、 “无” 、 “虚” 、 “实” 、为什么要加引号?(3)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 ,从‘虚’中看出‘实’?”(4)为什么说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5)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这些问题中有两个问题是最关键的,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其它问题就容易理解了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梳理问题1)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三、深入研读,理解课文1、想一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重点学习课文的哪部分内容?(第二、三部分)下面我们就来认真读课文第二、三部分2、默读课文二、三部分,思考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四、交流汇报,深入理解1、找一找, “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1)请两个同学分别朗读第二段中的两个事例2) “慰藉”是什么意思?(“慰藉”就是安慰的意思 )(3)比较句子: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小小的天窗是慰藉4(读一读,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老师引读第 4、6 节)2、为什么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呢?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和“~~”在文中找出1) (交流汇报:明确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 )(2)教师引读:我们把孩子的所看所想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老师的引读3、根据这些内容,我们再来思考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 ,从‘虚’中看出‘实’?比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小组讨论,交流4、出示: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情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说说自己的理解,齐读那是不是有了天窗,我们人人都能看到种种事情呢?5、有了想象,我们才能看到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切的世界。
实际上,我们周围有许多机会,文章最后一节中加引号的天窗就是指一切想象的机会,我们要抓主机会,积极动脑,展开想象五、体会文章中的想象1、怎样才能想象得好呢?我们来看看文章中的孩子们是如何想象的?我们先来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雨脚”是怎样形容的?(卜落卜落跳)“卜落卜落”写出了什么?(声音)他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观察仔细)还从哪些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仔细?现在我们知道了要想象得好,首先要仔细观察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呢?孩子通过天窗看到了雨脚和闪电,又怎样会想到雷和风呢?(因为两者有联系)他不仅想到了雷和风,还想到了什么?个别读,齐读他怎么会从“一颗星” 、 “一朵云”想到“无数星” 、 “无数云”?(从数量上展开想象)还有什么?(从“一朵云 ”想象到千姿百态的云,从形状上展开想象 )为什么从“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蝙蝠” , “夜莺” , “猫头鹰”?男女生比赛读书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的事物想象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4、大家要不要也像文中的孩子那样展开想象?老师也为大家打开一扇天窗,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5.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5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写话六、总结课文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个有创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七、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拓展阅读:《童年,再这里留下脚印》 、 《月光饼》八、板书设计来历天窗唯一的慰籍(阵雨来临、被逼上床)神奇627 我是猫教材分析:《我是猫》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节录) ,作品幽默诙谐地描写了小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全过程,让我们在笑声中感悟到当时的日本人情世态的冷漠与无情学情分析:本文语言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但因是译文,语言习惯与汉语不太相同,再加上本文写于十八世纪初,学生对那时的日本社会几乎没有什么了解,这给阅读课文带来了一定难度不过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他们只要能感受到猫的可怜,那对猫产生同情之心也就在情理之中学习目标:1.会写“糕、贪”等 13 个生字,会认“馋、霉”等 9 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贪馋”等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3.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不满与愤恨学习难点: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教法:引导与讲解相结合学法:自读课文、合作探究、读中感悟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时间:2 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先生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一个精彩片断 (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2.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重点指导:(1) 属于左右结构的生自有哪些?(2) 哪些字的字形容相混淆?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7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想一想: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我”看见厨房没有人,决定抓住机会吃了那块年糕,并由此发现了第一条真理。
第二部分:(3、4 自然段)写“我”人不见一个人影,咬了一口年糕不能动时,又发现了第二条真理第三部分:(5、6 自然段)写“我”为了摆脱那年糕,使出种种伎俩,最终直立起来已经不是猫了,又发现了第三条真理第四部分:(7、8自然段)写在人们的嘲笑下“我”无奈地演完一场丑剧四、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默读思考,自主学习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思考:猫在头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2.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四、交流汇报,深入学习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题,梳理猫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第一条真理: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第三条真理: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2.引导交流: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学习第一部分(1、2 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部分,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教师引导学生从猫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体会。
理解:瘆人、难得的机缘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学习第二、三部分(3-6 自然段)(1)自学二、三部分出示自学提示:默读 3-6 自然段,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