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X年中国柴油机报告.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2
  • 文档编号:134893217
  • 上传时间:2020-06-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1年中国柴油机产销总量略增而2/3以上的企业产销下滑的原因分析2001年柴油机产销总量略增,而三分之二以上的企业产销却在下滑,为什么时风、常发能够后来居上?2001年,受农业自然灾害及农机市场总体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单缸小柴市场在整体上仍处于较疲软态势,行业内2/3以上企业产销规模下降,利润大幅度下滑,小柴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处于继续滑坡态势时风产销增势最好2001年,汇总的重点小柴企业共生产柴油机514.82万台(其中单缸机产量483万台,占比93.82%,多缸机占比6.18%)较同期增产10.9万台,增幅2.16%;汇总企业中,柴油机产量呈增长趋势的占29%,71%企业产量呈不同程度下降在产量呈增势的企业中,增幅最好的是近两年才介入柴油机生产的山东时风集团,该企业以自产自配经营方式,使单缸柴油机产量在2001年达到70.83万台,较2000年增长96.3%,增量34.74万台目前该企业柴油机总产量规模已位居小柴行业第三位山东时风集团在2001年的跨跃式发展,一方面推动小柴行业主要总量指标呈现一定的增长态势(因主要总量指标中扣除时风集团后,均呈现下降趋势,如扣除时风产量后,同比下降5.1%);另一方面,则影响并加剧单纯的柴油机企业更加步履维艰,使小柴市场供求关系更为紧张和竞争更加激烈。

      产量增势第二的企业是近几年才崛起的民营企业———常发动力,在2001年总产量达49.57万台,同比增长41.9%,增量14.6万台常发动力是以生产单缸柴油机为主的民营企业,成立不过5年左右,产量已跃居行业第四位常发的高速发展之路,是否可以说为国企改制或改制后的国企在新经济模式下的经营指明了方向或成为借鉴呢?产量增势第三的企业是福建力佳,总产量增幅38%,增量1.35万台(主要是多缸机产量增长影响)2001年,产量呈降势的企业主要有南宁、巨菱、扬动、金坛、新乡、常柴、新华、广济、湘潭等企业汇总企业柴油机总销量523.19万台(其中单缸机占比93.45%,多缸机占比6.55%),较上年增长5.23%,增量26.42万台总销量中,单缸机销量489万台,同比增长10.22%(扣除时风集团销量后,同比下降1.67%);多缸机销量34.26万台,同比下降4.91%汇总企业中,销量呈增长趋势的企业占33%,67%企业销售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销量增势最好的企业是山东时风集团,柴油机总销量70.82万台(大部份自配,小部分销往市场),增幅99.2%,增量35.27万台;其次是常发动力,总销量49.67万台,增长51.35%,增量16.85万台;再次是福建力佳增长31.1%等。

      在销量呈下降企业中,常柴、扬动、巨菱、新乡、金坛、广济、南宁、新华和三环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小机下降大机略增对汇总企业不同机型销量的概略统计,2001年,195及以上机型的大马力柴油机销量呈一定增长态势,195以下的机型则呈不同的下降其中,60-65MM缸径产品总销量22.07万台,较同期下降10.1%;70-75MM缸径产品销量29.98万台,较同期下降9.2%;80-85MM缸径26.25万台,同比下降28.9%;195系列总销量17.49万台,同比增长8.34%(主要是时风销量增长影响);1100-1115系列总销量274.39万台,同比增长12.6%,增量30.69万台(主要是时风销量增长影响);多缸机总销量34.26万台,同比下降4.91%,减量1.77万台等小柴出口呈现滑坡2001年,汇总企业柴油机出口量56.97万台,较同期出口下降5.29%,减量3.18万台;全年出口交货值7.94亿元(9600万美元),同比下降11.67%从有出口业务的企业看,占65%的企业出口量呈不同程度下降,35%企业出口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出口增势较好的企业有江动出口90510台,增长率35.9%,增销23914台;常柴出口60498台,增长21.94%,增量10884台;三环出口73571台,增长14.7%,增量9401台等。

      在出口呈下降企业中,新华、全柴、南宁、峨柴、常发和湘潭等企业出口降幅在15%-80%之间2001年,小柴出口量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巨菱144046台、江动90510台和常柴60498台;而小柴出口量占总销量的比重最高的企业则依次是:湘潭64.55%、三环58.21%和巨菱51.8%在目前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情况下,小柴企业应向上述企业借鉴,千方百计拓展国际市场,努力提高小柴产品的出口比重,为企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特别是中国入世后,在向世界各国敞开大门的同时,也为中国更多企业产品打进国际市场提供了同等条件和方便因此,小柴企业应抓住机遇,在尽快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和条款的同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力争更多产品挤进国际大市场,寻求企业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行业亏损面在上升2001年,汇总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27.89亿元,同比增长6.5%,增收7.8亿元(扣除山东时风集团后,小柴销售收入下降8.69%)从企业看,近80%厂家销售收入呈下降,其中新乡、巨菱、扬动、新华、常柴等企业销售收入的降幅均在两位数2001年,销售收入增势较好的企业有:山东时风增长42.9%,增收16.17亿元;福建力佳增长65%,增收0.61亿元;常发增长33%,增收1.41亿元等。

      受价格持续低迷和大部分企业产销规模下降影响,2001年,汇总小柴企业亏损面上升,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其中亏损面37.5%,较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而在所有亏损企业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行业龙头老大企业———常柴股份公司出现较严重亏损,且亏损额高达几千万元常柴在2001年出现巨额亏损,可以说既是小柴行业的一大悲哀,同时也对小柴行业的发展罩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禁会问,像常柴这种产销规模之大(1998年产量145万台,销量138.4万台)和经济实力(1998年利润1.88亿元)之雄厚的特大型企业,会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遭受市场和竞争对手的重创而出现严重亏损,实在让业内企业不得不唉叹市场经济的无情和思考今后的路常柴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滑坡,警示我们:如果还不尽快转变机制,转变观念,转变作风,那么不论过去有多么辉煌和巨大成就,总会有落后和失败的一天2001年,汇总企业共实现利润4.93亿元,同比下降27.08%(扣除时风集团利润后,小柴企业利润同比下降57.94%,是否可以说柴油机行业相当部分利润流向了下游的主机企业呢?)2001年,行业利润大幅度下降,一方面是受大部分企业产销规模下降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价格大战持续不断所致。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2001年,全部小柴厂家产品出厂价均呈下降趋势,少则降2%-5%,多则降10%以上价格持续低迷和价格竞争的不断升级,导致了业内主要企业如江动、莱动、巨菱、新华、峨柴、金坛等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小柴企业经济效益呈现大幅度滑坡态势,致使汇总企业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和资金利税率较同期分别下降1.87、1.77和2个百分点,小柴行业经济运行质量继续处于下降通道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大环境虽有一定好转,但由于国际形势和巴、以战争等国际争端事件不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在此大环境下,国内需求特别是小柴市场需求并不会有明显的扩张或好转,小柴总体市场仍会处于供大于求的不利状态,导致企业间的竞争会更趋激烈和手段多样化因此,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形势,小柴企业应尽快转变经营机制和转变观念,尽快适应中国入巨后的新经济管理模式,努力在市场开拓、营销策略、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和成本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千方百计扩大销售,挤占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力争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寻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中国船用柴油主机市场现状(2001年文献)(2986字)柴油主机是民用船舶中价值最高的配套设备,主机的价格一般占总船价的10%左右。

      在全世界每年约170亿美元的船用设备(民船用)总销售额中,船用柴油机(包括主机和辅机)的销售额为30亿--35亿美元,大致占20%中国船舶工业经历了改革开放后2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国,造船产量连年上升,船用柴油主机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中国的船用柴油主机市场已为众多造机厂家所关注,MANB&W、瓦锡兰--苏尔寿、马克、MTU和卡特匹勒等世界著名船用柴油机制造公司都以多种方式进入了中国市场,成为目前中国所造船舶中使用最多的主机品牌在群雄逐鹿的中国市场上,究竟谁主沉浮?笔者选取了国内27家主要船厂,对其5000载重吨以上的223艘手持船舶订单的主机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选定日期截止到2001年6月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国船用柴油主机市场的特点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国外品牌一统天下;MANB&W和瓦锡兰--苏尔寿两雄相争;国内厂家三足鼎立;国内船用柴油主机制造业存在四大问题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由于中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中国船舶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船用配套业比较落后,大型船用柴油主机还没有自己的产品,国内市场完全被国外品牌所垄断在所统计的223艘船舶选定的234台主机中,共有4个品牌,分别是:MANB&W、苏尔寿、瓦锡兰和马克。

      另外一些小型船舶还选用了MTU、卡特匹勒、洋马、大发等品牌这些品牌均为国外产品品牌相争两雄逐鹿在中国船用柴油主机市场的竞争中,MANB&W占有较大优势在所统计的234台主机中,MANB&W以165台高居榜首,在总台数中占70.5%;合计功率为288.4万马力,占总功率的77%有164艘船选用了MANB&W的主机,占总船数的73.6%紧随其后是苏尔寿和瓦锡兰的主机,由于苏尔寿和瓦锡兰是同属于瓦锡兰公司的两个品牌,我们将其合并计算,合并后其台数、合计功率和装船数量分别为58台、79.5万马力、48艘,所占比例分别为24.8%、21.2%和21.5%德国的马克牌主机有11台,都是功率较小的中速机,所装船舶吨位也都比较小在品牌竞争中,虽然MANB&W在总的市场份额中比例较大,但如果把市场进一步细分,在低速主机的市场中MANB&W一马当先,占有绝对优势,苏尔寿的比例相对很小在中、高速主机市场瓦锡兰--苏尔寿的产品一支独秀,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在中国,B&W的中、高速机较少用作主机,大部分用作发电机的原动机因此,尽管B&W和瓦锡兰--苏尔寿在市场占有率上相差较大,但两者各有所长,中国的船用柴油机市场仍是两雄相争的局面。

      低速主机三足鼎立中国船用柴油主机基本上是在国外厂商许可证下生产的通过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购买专利技术、许可证等方式,中国船用主机制造业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所生产的低速主机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求在前不久笔者所进行的一次市场调查中,B&W主机有80%在国内生产,苏尔寿主机有30%在国内生产目前,中国所承接的VLCC和大型集装箱船所用的大功率主机基本上还是以进口为主,出口的国家为日本和韩国中、高速主机基本以进口为主国内有3家企业生产低速柴油主机,即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含上船造机公司)、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和宜昌船舶柴油机厂沪东重机股份公司年产量约为70万千瓦,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年产量约为16万千瓦,宜昌船舶柴油机厂年产量约为10万千瓦在中国低速船用柴油主机产业界的“三国演义”中,沪东重机股份公司无疑是主角,占据了大半江山船用柴油主机尚存四大问题中国船用柴油主机虽然通过引进技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