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江西省名校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20页2025届江西省名校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应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金属元素,则其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是1∶2B.若Z、Y能形成气态氢化物,则稳定性一定是ZHn>YHnC.若Y是金属元素,则其氢氧化物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D.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r(X)>r(Y)>r(Z)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错误的是A.用四氯乙烯干洗剂除去衣服上油污,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碳九”(石油炼制中获取的九个碳原子的芳烃)均属于苯的同系物C.蛟龙号潜水器用到钛合金,22号钛元素属于过渡元素D.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和水配成)用作农药,利用使病毒蛋白变性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结论A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4mL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只试管中加入0.01mol·L-1H2C2O4溶液2mL,向另一只试管中加入0.01mol·L-1H2C2O4溶液4mL,第一只试管中溶液褪色时间长H2C2O4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1HClO溶液和0.1mol·L-1HF溶液的pH,前者pH大于后者HclO的酸性小于pHC检验FeCl2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将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2+D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然后试管①中加入0.01mol·L-1FeCl3溶液2mL,向试管②中加入0.01mol·L-1CuCl2溶液2mL,试管①中产生气泡快加入FeCl3时,双氧水分解反应的活化能较大A.A B.B C.C D.D4、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A.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B.H2S气体通入氯水中C.NaOH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D.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5、已知2H2(g) +O2(g) → 2H2O(l) + 571.6kJ。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mol液态水完全分解成氢气与氧气,需吸收571.6kJ热量B.2mol氢气与1mol氧气的总能量大于2mol液态水的总能量C.2 g 氢气与16 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8g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D.2mol氢气与1mol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水蒸汽放出的热量大于571.6kJ6、常温下2 mL 1 mol·L-1 NaHCO3溶液,pH约为8,向其中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饱和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中, c(H+) + c(Na+) = c(HCO3-) + c(CO32-) + c(OH-)B.NaHCO3溶液中,c(Na+) > c(OH-)> c(HCO3-) > c(H+)C.加热NaHCO3溶液,pH增大,一定是HCO3- 水解程度增大的结果D.滴加饱和CaCl2溶液发生了反应:Ca2+ + 2HCO3- = CaCO3↓ + H2O + CO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5.6L由CH4与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B.CO(g)+H2O(g)CO2(g)+H2(g) ΔH==-41kJ/mol,当有2molCO参加反应时,该反应ΔH变成原来的2倍C.反应2NaCl(s)==2Na(s)+Cl2(g)的ΔH<0,ΔS>0D.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NO3-,K+,SO42-,Mg2+能大量共存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1gCl2溶于足量水中,Cl-的数量为NAB.46g乙醇中含有共价键的数量为7NAC.25℃时,1LpH=2的H2SO4溶液中含H+的总数为0.02NAD.标准状况下,2.24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9、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a g铜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 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c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c,则滤液中可能含三种金属离子,且b可能小于cB.若a>c,则c g固体中只含一种金属,且b可能大于cC.若a<c,则c g固体含两种金属,且b可能与c相等D.若a=c,则滤液中可能含两种金属离子,且b可能小于c10、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铝 B.青铜 C.不锈钢 D.生铁11、常温下,向某浓度的二元弱酸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pC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pC=-lgx,x表示溶液中溶质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H2C2O4的Ka1=100.8B.pH=3时,溶液中C.pH由0.8增大到5.3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D.常温下,随着pH的增大,的值先增大后减小12、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13、与溴水反应不会产生沉淀的是A.乙烯 B.AgNO3溶液 C.H2S D.苯酚14、有机物三苯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对该有机物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1~5号碳均在一条直线上B.在特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其一氯代物最多有4种D.其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15、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与庚的原子序数相差3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戊>己>庚C.乙所在周期元素中,其简单离子的半径最大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16、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N2可作为工业制硝酸的原料B.晶体硅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是因其熔点高、硬度大C.Fe2+、SO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者表现出还原性后者表现出漂白性D.氯气泄漏现场自救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机化合物P是合成抗肿瘤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ClRCOOH(1)H的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
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2)B→C中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检验F中官能团的试剂及现象_________4)D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满足以下条件的有________种①1mol D能与足量 NaHCO3反应放出2mol CO2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组峰(5)H→J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6)已知:K经过多步反应最终得到产物P:①K→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②写出M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18、有机物X是一种烷烃,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可通过工艺Ⅰ的两种途径转化为A和B、C和DB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E分子中含环状结构,F中含有两个相同的官能团,D是常见有机物中含氢量最高的,H能使溶液产生气泡,Ⅰ是一种有浓郁香味的油状液体请回答:(1)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G→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F+H→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工艺Ⅰ是石油的裂化B.除去A中的少量B杂质,可在一定条件下往混合物中通入适量的氢气C.X、A、D互为同系物,F和甘油也互为同系物D.H与互为同分异构体E.等物质的量的Ⅰ和B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2:119、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 MnO2与FeCl3·6H2O反应产物。
查阅资料)FeCl3是一种共价化合物,熔点306℃,沸点315℃实验编号操作现象实验 1按上图所示,加热A中MnO2与FeCl3·6H2O混合物①试管A中固体部分变液态,上方出现白雾②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③试管B中KI-淀粉溶液变蓝实验 2把A中的混合物换为FeCl3·6H2O,B中溶液换为KSCN溶液,加热A中固体部分变液态,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B中KSCN溶液变红(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问题讨论)(1)实验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1和实验2产生的白雾是_______(填化学式)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小液滴3)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2中黄色气体使KI-淀粉溶液变蓝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4)为确认黄色气体中含有Cl2,学习小组将实验1中试管B内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发现B中溶液呈橙色,经检验无Fe2+,说明黄色气体中含有Cl2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NaBr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5)实验1充分加热后,若反应中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氯元素质量之比为1:2,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该学习小组认为实验1中溶液变蓝,也可能是酸性条件下,I-被空气氧化所致,可以先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以排除O2的干扰20、如图是某同学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装置: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采用可抽动铜丝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2)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B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3)从C试管的直立导管中向BaCl2溶液中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气体可以是______、______.(要求填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的化学式)4)反应完毕,将A中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得到呈酸性的蓝色溶液与少量黑色不溶物,分离出该不溶物的操作是______,该黑色不溶物不可能是CuO,理由是______5)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不溶物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及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