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小题天天练40古代诗歌鉴赏四情感态度篇(解析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272086365
  • 上传时间:2022-04-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备课大师”全科【9门】:免注册,不收费!天天练40 古代诗歌鉴赏四(情感态度篇)基础过关一、[2019·石家庄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送虢州王录事之任独孤及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 B.首联中“羽翼”是比喻,“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与下文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青衫湿”中的“青衫”含意相近D.“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其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友人到任后能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错,诗中并无此意,“羽翼”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说明他很有才华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的才能;②同情:颔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表达了同情;③劝诫(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④鼓励:尾联鼓励他要不辞辛劳,建功立业。

      任答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本诗是一首赠别诗,抓住诗歌的类别有助于我们分析作者的情感赠别诗常见的情感: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朋友间的叮咛、称颂,体贴入微的宽慰,积极奋发的勉励,前路珍重的殷切祝愿,对前途艰险的担忧等本诗首联“文章达”“羽翼高”是对友人才能的赞美;颔联“白首”“尚青袍”是对友人年华逝去却不得重用的同情,“青袍”在古代泛指品位低级的官吏;颈联“须藏器”“莫告劳”是对友人的劝诫忠告;尾联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希望友人能施展才华知识拓展: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技巧(1)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包含诗眼或中心事件许多古诗的诗题本身就透露了感情基调,如李白的《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个“送”字说明了这两首诗表现的都是惜别之情2)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会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关键词,也就能够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由“故园情”便可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3)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常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分成若干类,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属的类型,就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如思乡诗,毫无疑问地要抒发思念故乡、亲人之情;送别诗多写离情别绪或深厚友情。

      4)抓住景物形象特点景物形象可分为乐景(优美闲适、色彩明丽、壮观奇伟、气势雄浑)和哀景(冷清凄凉、色彩暗淡、低沉萧瑟)两类一般来说,乐景表示乐情,哀景表示哀情不过特别要留意的是古诗常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如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境界雄浑阔大的远景(乐景)反衬诗人孤独寂寞的哀情 (5)抓出典型意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诗人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所以要注意通过分析诗中意象来揣摩诗人的情感6)抓住注释诗歌的注释内容一般可以给我们以暗示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该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暗示该诗的用典或意境;介绍作者,暗示该诗的写作风格;介绍别人评价,暗示该诗的特色二、[2019·武邑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3~4题水调歌头杨炎正①''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 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苟安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

      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地描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C.上阕第六句以“万斛”之江水写愁,使用借代手法,将抽象无形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可感,表现愁情之多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寄寓田园之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借代手法”错,以“万斛”言愁之可量,量而不尽,是夸张;使抽象无形之愁,化为形象具体之物,比喻妥帖、生动4.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岁月蹉跎、青春不驻之悲慨。

      起首两句,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有虚写年华流逝之意,暗寓岁月蹉跎、青春不再之感慨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愁思由“人倚醉醒中”的惆怅,“谁是中州豪杰”的发问,以及注释中“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可知此词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悲愤③欲归隐田园之心情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以陶渊明和范蠡的典故,把退隐心情表现得委婉有致而又酣畅淋漓④漂泊的愁绪下阕“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披风戴雨,萍踪浪迹,漂泊不定,由此发出人生如寄之感叹⑤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词人回首故国,“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倾吐了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任答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理解诗歌情感,需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还要结合注释知人论世从注释中词人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爱国”“不得重用”,以此为出发点联系词句,可以得出热爱故国、壮志难酬两方面的情感;根据夕阳这一意象的常见含义,可以得出岁月蹉跎、青春逝去的愁情;结合词句“无处落征鸿”“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可以看出漂泊无定之愁;根据陶渊明、范蠡的人生归宿,结合词人遭际,可以看出词人的退隐之心。

      三、[2019·攀枝花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望秦川①李'颀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李颀晚年官场失意,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此诗中指长安一带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颔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了出来B.本诗前两联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不言秋而秋色自现,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C.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冷之境D.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自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错误,应为“辽阔、明净的画面”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本诗前两联通过描写“秦川”“日出”“山河”“城阙”之景渲染了一种明净、壮丽的氛围,体现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②后两联通过描写“竹之声”“松之色”“霜露之浓”,营造了一种萧条、清冷之境,再加上尾联中“归欤叹”和“凄”字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和辞官归乡之前的怅惘、凄凉之情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由诗下注释可知,本诗是诗人晚年官场失意,离别长安途中写的诗,分析作者的情感时,不能脱离这一背景诗歌前四句所写的景物明净、壮丽,这是京城长安之景,而诗人即将离开了,从中可见其留恋、不舍之情诗歌后四句萧条、清冷,诗人仕途失意,因而要离开,联系尾联中的“叹”“凄”,可见其恋恋不舍之中隐含的怅惘和凄凉之情能力提升四、[2019·湖南联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泊岳阳城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登岳阳楼杜 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7.下列对第一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一平视,一仰视,写出了作者初到岳阳时的感官印象,即水泽浩瀚,山城高耸B.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盏,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

      C.杜甫十分重视炼字,在本诗中也是如此,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D.“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D项,“化用《庄子·秋水》中的典故”错,应是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8.《泊岳阳城下》与《登岳阳楼》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在漂泊困顿中忧国伤时的情感《泊岳阳城下》仅用“留滞”与“艰危”两词分别略做点染;《登岳阳楼》则以年老病弱、亲故凋零、漂泊异乡具体写境遇之困顿,又以关山之北兵戎未息写时局之动荡,从而表达对艰危时局的深深忧虑异:《泊岳阳城下》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料,但诗人临危弥坚,报国豪情高涨,仍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登岳阳楼》中,诗人境遇困顿不堪但仍不减忧国忧民之热肠,无论是“昔”“今”之感慨,还是年老漂泊之感伤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都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故只能凭轩远望,涕泗横流。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泊岳阳城下》首、颔两联写漂泊之苦,颈联直抒胸臆,写尽困顿之苦和忧国伤时之痛,尾联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登岳阳楼》首联“昔”与“今”之间包含着经历过“安史之乱”的作者漂泊无定、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颔联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颈联写诗人亲朋离散、自己年老多病的处境;尾联“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感到无可奈何、万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