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编辑)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
17页威海市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威海市水利局2010 年 12 月目 录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建设现状 22、存在的问题 3三、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 41、采集传输 42、数据存储 53、应用系统 64、展示层 8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五、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 131、加强领导 132、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 13威海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威海市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水利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要,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术手段3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1、建设现状( 1)、市水文信息化建设情况水文信息是水利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自动监测数 据是水利信息的基础。
自 2004 年开始,水文局把水文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抓出了成效目前建成并投入运 行的水文信息自动监测系统有:雨水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墒 情自动化监测系统、地下水及海水入侵自动化监测系统、河 道及潮水位水位自动化监测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有:市水文信息管理系统、 14 处大中型水库防汛信息系统、 文登水利信息系统、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已完成投资约 650 万元 2)、市水利局信息化建设情况已建成威海市水利门户网站、防汛信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中心机房,完成投资约 100 万元 3)、各市区水利局信息化建设情况荣成、文登、乳山三市建成水资源取水信息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文登市建成米山灌区信息系统,文登市、乳山市建设农田水利重点县自动监测系统共完成投资约 480万元2、存在的问题( 1)、发展速度滞后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水利信息化不进则退,我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发展速度严重滞后 2)、没有形成整体框架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各单位只是根据资金情况, 按照需要单独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没有形成整体框架,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各市区缺乏人才水利信息化建设、 运行和管理需要相关人才。
水利系统, 特别是各市区及大中型水库缺乏计算机与网络的相关人才,不能有效管理、维护信息化系统,难以充分发挥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功能 4)、管理维护比较薄弱已建成的信息系统,没有建立稳定的运行维护经费投资渠道,导致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使运行管理单位背上较重的包袱威海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三、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水利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把各部门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利信息化按建设内容分为 4 层:采集传输层、数据存储层、应用系统层、展示层1、采集传输数据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雨量监测、水库监测、河道监测、水质监测、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地下水监测、海水入侵监测、墒情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城市供水监测、农村供水监测、 城市防汛监测、 灌区及水利监测、 水利工程数据、水库移民数据、水利普查数据、山洪预警监测等已建及待建监测站点数量见表 3-1:表 3-1 采集传输设备情况统计表水闸供视项雨库门水频目量水开流监位度量控视洪水频预质会警议设小 山河 海库下水水 道 墒 地 水 取施78151042131486(49)200042021520108015102020700154水 水 情 水 入 量位 位 侵已建待建 4数据采集选用技术成熟、运行稳定的自动化监测设备,采集仪( RTU)具有固态存储功能,存储的数据量不小于 2年,采用自报、自报-确认以及应答(召测)工作方式。
通讯方式选择 GPRS/GSM主备通讯方式,即以 GPRS通讯方式为主通讯方式, GSM 短信通讯为备用通讯方式避免不同厂家采用不同的数据传输方式,造成系统结构复杂、设备繁多2、数据存储购置威海市电子地图、 DEM 数据、 高分辨率航片等基础数据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设统一数据库,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同步使用按照充分利用现有系统、不搞重复建设、注意实用的原则,以水文局机房为中心、水利局机房为备份中心,建设三市一区水利信息分中心,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整个主机和网络资源做统一的部署,统一数据备份,形成自上向下的有效水利信息化管理架构,搭建水利信息化硬件支撑平台以水文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将现有的水文信息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办公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在应8用平台、数据库、网络等方面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应用系统平台、数据接口,搭建水利信息化软件支撑平台3、应用系统所有应用系统采用 B/S 构架:数据安全、方便使用、易于维护需要建设和完善的主要应用系统主要有:防汛抗旱 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水文信息系统、市区 4 个分中心信息系统、大中型水库 15 个分中心系统。
1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联通气象局的预报信息,采用数字模型加强对水库、河流洪水预报调度,主要建设以下应用子系统:防汛会商支持系统、防汛业务管理系统、洪水预报系统 2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对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全市水源地、饮水水源水质及纳污能力评价、流域界控制断面、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实时监测,为水资源配置、调度、节约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撑 3 )、水利电子政务系统与政府管理过程(如行政审批)有机结合,在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加强公共服务能力 4 )、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型灌区管理等主要业务应用模块,实现管理信息网上处理系统涵盖三市一区农村水利管理业务 5 )、水文信息系统完善水文信息系统,加强水利基础数据的监测与管理, 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完整 6 )、市区水利局 4 个分中心信息系统建设各个市区水利信息系统,形成区域内相对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水利系统相关业务工作的信息化、 网络化 7 )、大中型水库 15 个分中心信息系统完善大中型水库信息系统,针对水库工作特点,完善相关功能4、展示层完善水利、水文门户网站建设,加大水利信息社会公开程度,提高水利信息的社会服务水平。
建设水利信息展示大屏幕水利信息化框架见图 3-1,示意图见图 3-2威海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图 3-1 威海市水利信息化框架图10图 3-2 威海市水利信息化示意图威海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水利信息化建设总投资预计: 3200 万元,其中:采集传输层 2070 万元、数据存储层 240 万元、应用系统层 450 万元、展示层 440 万元建立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资金筹措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广开投资渠道,充分利用水资源费、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水库加固、河道治理、水利重点县建设、防潮堤建设、灌区建设、山洪预警等项目资金,用于相关信息化的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投资估算见表 4-111威海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表 4-1 威海市水利信息化建设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单价金额一采集传输20701雨量站201202水库水位站22.553闸门开度站153454供水流量站2051005视频监控处10202006小水库水位站8032407河道水位站152308墒情站102209地下水站2036010海水入侵站20510011取水量(Ic 卡)站7000.856012水质处120020013山洪预警设施处46024014视频会议处53015015 其它( 水利工程数据、水库移民数据、水利普查数据、山洪预警数据等)套 1 100 100二数据存储2401基础数据( 电子地图、 DEM数据、高分辨率 套160602中心机房(水文)设备套150503备份机房设备套130304分中心机房设备套420805管理软件、虚拟软件套12020三应用系统4501地理信息系统套160602数据库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套65303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套130304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套130305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套130306农村水利管理信息系统套120207水文信息系统套120208市区分中心信息系统套420809大中型水库分中心系统套1510150四信息展示4401水利门户网站套110102水文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