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分网优问题分析.doc
16页室分网优流程介绍1 分工界面运营商:1监管测试流程, 2 协调室分站点所在物业单位,协助网优人员进场测试,协助整改队伍进场整改3督促施工厂家或代维公司对问题点进行整改,审核验收网优:1 进行站点测试,输出测试报告,提出整改建议 2 协助施工厂家或代维公司对问题点进行整改3 输出优化报告,提交验收 施工厂家或代维公司:1 协调室分站点所在物业单位,对站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2 问题点分析方法2.1 弱覆盖问题分析2.1.1 单个天线弱覆盖对于单个天线弱覆盖,检查思路:确认此处是否安装天线→检查天线是否损坏→检查天线接头是否松动及馈线头是否正常→检查连接该天线的馈线是否损坏、磨损→检查连接该天线的耦合器、功分器是否损坏 案例1:XX市金泰苑基站B1F出入口处覆盖较弱,RSCP在-70dBm左右,此区域有一个全向吸顶天线排查问题时,发现连接该天线的耦合器、馈线头都正常,将天线拆下后,发现天线进水,更换天线后,覆盖正常B1F RSCP 覆盖图 案例2:XX市天江一都基站2单元17F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有一个天线覆盖较弱,RSCP在-80dBm左右整改过程中,发现连接该天线的功分器接头松动,拧紧后,弱覆盖问题解决。
案例3:在XX市金秋商厦测试过程中发现,每层电梯厅处覆盖都较弱,RSCP小于-75dBm,将连接电梯厅的门关闭后,覆盖更弱查看设计方案和竣工方案,此处均有天线整改过程中发现电梯厅实际未安装天线,增加天线后,弱覆盖问题解决2.1.2局部区域弱覆盖对于整层中出现部分区域弱覆盖,检查思路: 检查此区域天线是否由同一个功分器或耦合器接出→在该功分器或耦合器处测量驻波值(若不正常,检查驻波过高处接头,若正常,继续往下检查)→检查从该功分器或耦合器处到各个天线之间的所有器件、接头和天线 案例1:XX市东郡商住楼B1F局部区域出现弱覆盖在整改过程中发现,覆盖该区域的馈线主干断裂,更换亏先后,弱覆盖问题解决2.1.3整层或连续多层出现弱覆盖对于这种情况,往往是主干街头松动或者断裂造成的,需要从弱覆盖楼层的上一级馈线接头处排查 案例1:XX市柳北文化广场3#11F以上弱覆盖11F18F在整改过程中发现,14F馈线主干接头松动,将接头拧紧后,弱覆盖明显改善,但RSCP在-60到-80dBm之间,UE接近天线时,RSCP在-50左右,距离1米左右就下降到-65到-75之间,信号波动较大继续排查发现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几乎所有1/2馈线接头的中间芯都太短,将11F以上所有馈线接头重做后,信号无明显改善。
继续排查问题,发现9F馈线主干接头松动,将馈线接头拧紧后复测,覆盖正常,弱覆盖问题解决10F之所以没有发现弱覆盖是因为9F信号外泄到10F所致) 案例2:XX市金泰苑基站2单元除1F外整体弱覆盖2单元8F2单元18F整改过程中,1F未发现弱覆盖,2F未做覆盖,3F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弱覆盖检查3F天线及天线接头,未发现问题;检查3F耦合器接头,未发现问题,怀疑耦合器损坏,更换耦合器后问题依然存在,弱覆盖未改善检查4F、5F均如此情况测量1F耦合器驻波,发现在馈线第一个接头处存就存在驻波值偏高;进一步检查,发现由于PVC套管与馈线套紧,并用胶布缠紧,在回潮天气中导致馈线的PVC套管进水,更换馈线后弱覆盖问题解决2.1.4 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弱覆盖设计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对站点勘测过程中没有对楼层结构充分了解,导致设计不合理或漏做覆盖 案例1:XX市书香园6#设计不合理书香书6#共3个单元,1单元和3单元结构相似,2单元只有一条走廊测试中发现1单元实际走廊长度约10米,并且走廊两端均有弯曲,弯曲深度为5米左右;2单元走廊长约15米左右设计方案中各单元各层均只有一个天线,天线无法覆盖整个楼层设计方案中楼层平面图实际楼层平面图中走廊长度与设计不符合,导致设计不合理。
处理结果:对该栋楼重新设计,重新施工 案例2: 王座商住楼B1F部分区域设计不合理王座商住楼B1F面积较大,有墙体将B1F切割成多个区域其中电动车存放处为一狭长区域,设计人员在B1F勘测时,未能注意到这一情况,对此区域漏做设计处理结果:在此区域增加天线,解决弱覆盖 案例3:东方百盛实际馈线长度比设计馈线长度长设计时的系统原理图:实际安装系统原理图:2#楼实际与设计的馈线损耗说明图:3#楼实际与设计的馈线损耗说明图:2.1.5 电梯弱覆盖问题分析在进行电梯信号测试中常常发现,电梯总体指标可以达标(RSCP>-95dBm),但又不符合自由空间传播理论,此类问题复杂多变以下案例针对电梯不达标或达标但不符合自由空间传播理论的进行探讨电梯弱覆盖问题主要有:1、 连接电梯的主干馈线或耦合器损坏2、 天线安装不合理(天线正反装、天线朝侧面安装、天线未安装在最高一层等)3、 馈线头制作不正确4、 电梯井馈线未固定导致馈线磨损 案例1:馈线被磨损问题描述: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蓝湾国际2#2单元电梯RSCP主要在-65到-95dBm之间,能够达标,但是不符合自由空间传播理论问题分析: 由于整体信号较差,怀疑是连接电梯的主干耦合器损坏或馈线接头有问题。
在整改过程中发现,耦合器和主干馈线接头都正常;继续排查问题发现馈线在电梯井内布局不合理,导致电梯在升降过程中与馈线发生摩擦,时间久了,馈线被磨损解决方案:更换馈线,并重新布局馈线走线,复测弱覆盖解决 案例2 天线正反装问题描述:A12#电梯上部区域RSCP在-70到-90dBm之间,明显比下下部区域覆盖差问题分析:该电梯井内安装2个天线,一个安装在3F,一个安装在7F,初步怀疑7F处天线损坏或馈线接头松动;在整改过程中,发现电梯内2个天线均安装在3F,一个天线朝上安装,一个朝下安装解决方案:将朝上安装天线移动到7F并朝下安装,然后复测覆盖正常 案例3 天线朝侧面安装XX市凯凌大厦货梯部分楼层时覆盖正常,大部分楼层覆盖偏弱由于除个别楼层外整体覆盖偏弱,怀疑主干耦合器处接头松动;经驻波测量,驻波值正常,检查馈线接头,正常;然后进入电梯检查,发现天线朝侧面安装将天线正确安装后,复测覆盖正常 案例4 天线未安装在最高一层蓝色港湾A座共18楼,在进行电梯测试过程发现,最高一层信号比较弱,RSCP小于-85dBm由于只有最上面一层弱覆盖,初步判定为电梯井内最上面的天线故障或者接头松动或最后一个耦合器接头松动。
在整改时,进入电梯井内发现最上面的天线安装在17F,经检查该天线正常工作将天线移至最高一层后弱覆盖问题解决 案例5 馈线头制作不正确导致的弱覆盖XX市金博园基站1#、2#楼整体覆盖较差(包括电梯),RSCP处于-65到-85dBm之间,电梯RSCP处于-80到-100dBm之间,不达标在整改过程中,拧开几个馈线头后发现馈线头制作都不正确,馈线头中间芯太短,抽样检查馈线头,发现100%的馈线头制作都不正确将该站点所有接头重做后,复测覆盖正常2.1.6 其他原因导致的弱覆盖1、馈线被偷2、RRU上的馈线接错位置(XX市在水一方)3、传输未到位(XX市四季花都)或传输断了或传输告警2.2 外泄问题分析首先确认是高层外泄,还是低层外泄,单层外泄还是多层外泄外泄整改思路:1、 将出现外泄的天线移动位置,2、 将出现外泄的天线换成定向吸顶天线3、 将出现外泄的天线加衰减器4、 降功率 案例1:建佳名店单层外泄建佳名店覆盖B1F、1F、2F,1F、2F为商铺,1F出现外泄从以上泄漏测试数据看,在距大楼10米处主要的当前服务小区为室内小区,测试过程中部分占用室内信号,室内信号占38.51%,马路上存在较大程度的室内信号外泄,对网络性能将产生一定影响,需进行优化处理。
解决方案:将靠近马路的全向吸顶天线换成定向天线后,外泄解决 案例2:世博豪庭低层外泄世博豪庭为商住楼,1F到3F为商铺,4F以上为住宅楼1F、2F、3F均出现外泄,整改过程中,将连接1F、2F、3F的耦合器均换成较大的耦合器(耦合端覆盖平层),并把靠马路侧天线上加衰减器外泄问题解决 案例3:金秋商厦高层外泄金秋商厦为XX市市劳动局在此办公,人流量大室内信号良好,走廊两侧均有窗户对着马路,在距离金秋商厦50米处发现外泄外泄问题未解决2.3 HSUPA问题分析l 多个RRU级联共小区时,上行噪声合路会导致RTWP抬升,抬升的数值计算方式为10log(n),n为RRU个数l 基站下挂直放站时,会导致RTWP抬升,一般来讲直放站引起的RTWP抬升相对稳定,此时,最好的方法是关闭直放站l 基站天馈系统或室内分布系统接收元器件异常、故障会导致RTWP抬升,此时需要检查室分系统器件l 当无线环境中存在较强的外界干扰时,会导致RTWP抬升,此时需要现场进行干扰源排查l UE存在缺陷,也会导致RTWP抬升,比如最大功率发射,建议换对比测试1、 对于干扰、天馈系统异常等引起的RTWP偏高问题,直接修改低噪可能会造成上行覆盖收缩(意味着允许在本轮已经高的低噪基础上允许RoT再抬升xxdB),关键还是要排查低噪高的原因。
2、 修改低噪时需要确认一下RTWP抬升是不是由于小区下大量用户引起,大量用户引起RTWP抬升是属于正常现象,故在修改低噪时需要确认一下小区实际低噪是多少?小区实际低噪可以通过观察小区在没有任何用户做业务的RTWP来获得,这样可以避免把BackgroundNoise修改的过高3、 观察RTWP时最好把RNC LMT上的“小区性能监测”中的“上行总带宽接收功率”跟踪及NodeB上RTWP跟踪结合起来看,有时候会出现NodeB上RTWP跟踪正常,而整个小区的RTWP不正常现象2.4 HSDPA问题分析HSDPA问题分析思路:1、 查询E1是否配够2、 CQI值,修改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