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际应酬礼仪教程——称呼礼仪.doc
16页交际应酬礼仪教程——称呼礼仪称呼,通常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绝不能疏忽大意,随便乱用根据社交礼仪规范,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通常有以下三点应当注意:其一,要合乎常规其二,要照顾习惯其三,要入乡随俗与此同时,还应对生活中的称呼、工作中的称呼、外交中的称呼、称呼的禁忌等准确掌握,并认真予以区别一生活中的称呼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称呼应当亲切、自然、准确、合理,切切不可肆意为之〖1〗〖1〗(一)对亲属的称呼人们对亲属的称呼,往往有常规与特例之分1 常规亲属,即与本人直接或间接拥有血缘关系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亲属的称呼业已约定俗成,人所共知例如,父亲的父亲应称为 祖父 ,父亲的祖父应称为 曾祖父 ,姑、舅之子应称为 表兄 、 表弟 ,叔、伯之子应称为 堂兄 、 堂弟 ,大家对此都不会搞错对亲属的称呼,有时讲究亲切,并不一定非常标准例如,儿媳对公公、婆婆,女婿对岳父、岳母,皆可以 爸爸 、 妈妈 相称这样做,主要是意在表示自己与对方完全 不见外 2 特例面对外人时,对亲属则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谦称或敬称。
对本人的亲属,应采用谦称称辈分或年龄高于自己的亲属,可在其称呼前加 家 字,如 家父 称辈分或年龄低于自己的亲属,可在其称呼前加 舍 字,如 舍弟 称自己的子女,则可在其称呼前加 小 字,如 小婿 对他人的亲属,通常应采用敬称对其长辈,宜在称呼之前加 尊 字,如 尊兄 对其平辈或晚辈,宜在称呼之前加 贤 字,如 贤侄 若在其亲属的称呼前加 令 字,一般可不分辈分与长幼,如 令堂 、 令郎 对待比自己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可以直呼其名,使用其爱称、小名,或是在其名字之前加上 小 字相称,如 娜娜 、 小刚 等但对比自己辈分高、年纪大的亲属,则不宜如此二)对朋友、熟人的称呼对朋友、熟人的称呼,既要亲切、友好,又要不失敬意以下几种具体的形式皆可采用:1 敬称对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称代词相称对长辈、平辈,可称其为 您 ;对待晚辈,则可称为 你 以 您 称呼他人,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对有身份者、年纪长者,可以 先生 相称其前还可以冠以姓氏,如 李先生 对文艺界、教育界人士以及有成就者、有身份者,均可称之为 老师 在其前,也可加上姓氏,如 张老师 对德高望重的年长者、资深者,可称之为 公 或 老 。
其具体做法是:将姓氏冠以 公 之前,如 冯公 将姓氏冠以 老 之前,如 季老 若被尊称者名字为双音,则还可将其双名中的头一个字加在 老 之前,如可称马叙伦先生为 叙老 2 姓名类称呼平辈的朋友、熟人,均可彼此之间以姓名相称例如, 易晓莲 、 杨逸 长辈对晚辈也可以这么做,但晚辈对长辈却不可如此为了表示亲切,可以在被称呼者的姓前分别加上 老 、 大 或 小 字来相称,而免称其名例如,对年长于己者,可称 老高 、 大刘 ;对年幼于己者,则可称 小马 对同性的朋友、熟人,若关系极为亲密,可以不称其姓,而直呼其名,如 胜男 、 君伟 对于异性,则一般不可这样做3 亲密性称呼对邻居、至交,有时可采用 大妈 、 大叔 、 阿姨 等类似血缘关系的称呼,这种称呼,往往会令人感到信任、亲切在这类称呼前,有时也可以加上姓氏例如: 梁大哥 、 翟大姐 ,等等三)对普通人的称呼在现实生活中,对一面之交、关系普通的交往对象,可酌情采取下列几种具体方式称呼:第一,以 同志 相称第二,以 先生 、 女士 、 小姐 、 夫人 、 太太 相称第三,以其职务、职称相称第四,入乡随俗,采用对方所能理解并接受的称呼相称二工作中的称呼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
总的要求是要庄重、正式、规范一)职务性称呼在工作中,应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以职务相称,具体来说又分为三种情况:第一,仅称职务例如: 局长 、 经理 、 主任 ,等等第二,在职务之前加上姓氏例如: 习副主席 、 温总理 、 解处长 ,等等第三,在职务之前加上姓名,它仅适用极其正式的场合例如: 胡锦涛主席 、 吴邦国委员长 、 杨洁篪部长 ,等等二)职称性称呼对于具有技术职称者,尤其是具有中级、高级职称者,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以职称相称,一般有下列三种情况较为常见:第一,仅称职称例如: 教授 、 医师 ,等等第二,职称前加上姓氏例如: 洪律师 、 赵研究员 有时,这种称呼也可以约定俗成地简化,例如:可将 周工程师 简称为 周工 但使用简称应以不发生误会、不产生歧义为前提第三,职称前加上姓名它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例如: 杜英龙教授 、 辛茹菲主任医师 ,等等三)学衔性称呼在工作中,以学衔作为称呼,可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气氛称呼学衔,通常有以下四种具体情况:第一,仅称学衔例如: 博士 第二,在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 唐博士 。
第三,在学衔前加上姓名例如: 唐新文博士 第四,将学衔具体化,说明其所属学科,并在其后加上姓名例如: 哲学博士任毅 , 法学硕士郑菊 , 文学学士张诗语 ,等等此种称呼最为正式四)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它具体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 称呼职业称呼职业,即直接以被称呼者的职业作为称呼例如:将教师称为 老师 ,将教练员称为 教练 ,将警察称为 警官 ,将医师称为 医生 或 大夫 ,等等在一般情况下,在此类称呼前均可加上被称呼者的姓氏或姓名2 称呼 小姐 、 女士 、 先生对商界、服务业从业人员,一般约定俗成地按其性别的不同可分别称之为 小姐 、 女士 或 先生 其中, 小姐 与 女士 二者的区别在于:未婚者称 小姐 ,已婚者或不明确其婚否者则称 女士 在公司、银行、宾馆、商店、餐馆、歌厅、酒吧以及交通行业,此种称呼极其通行在此种称呼前,可加姓氏或姓名五)姓名类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其具体方法有下述三种:第一,直呼姓名第二,只呼其姓,不称其名但往往要在姓前面加上 老 、 大 、 小 第三,只称其名,不呼其姓它通常限于同性之间,尤其是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之时。
在亲友、同学、邻里之间,通常也可使用这种称呼三外交中的称呼在国际交往中,称呼的问题因为国情、民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显得千差万别,因此有必要予以区别对待在国际交往中,对待称呼问题,有两点必须注意:其一,要掌握一般性规律,即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其二,要留意国别差异,并加以区分对待一)一般性规律在国际交往中,称呼方面的普遍性规律是:第一,对任何成年人,均可以将男子称为先生,将女子称为小姐、夫人或女士对于女子,已婚者应称 夫人 ,戴结婚戒指者也可称为 夫人 对未婚者及不了解其婚否者,可称之为 小姐 对不了解其婚否者,亦可称为 女士上述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务、职称、学衔或军衔例如: 麦克先生 、 玛拉小姐 、 市长先生 、 少校先生 ,等等第二,在商务交往中,一般应以 先生 、 小姐 、 女士 称呼交往对象在国际商务交往中,一般不宜称呼交往对象的行政职务,这一点与我国极为不同夫人 这一称呼,亦较少用于商务活动之中第三,在政务交往中,常见的称呼除 先生 、 小姐 、 女士 外,还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称其职务;二是对地位较高者称 阁下 在称呼职务或 阁下 时,还可以加上 先生 这一称呼其组成顺序为:先职务,次 先生 ,最后 阁下 ;或为职务在先, 先生 在后。
例如, 总理先生阁下 、 大使阁下 ,或 市长先生 ,等等在美国、德国、墨西哥等国,则没有称 阁下 之习第四,对军界人士,可以其军衔相称称军衔不称职务,是国外对军界人士称呼最通用的做法在进行称呼时,具体有以下四种方法:一是只称军衔,如 将军 、 中士 二是军衔之后加上 先生 ,如 上尉先生 、 上校先生 三是先姓名后军衔,如 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 巴顿将军 四是先姓名、次军衔、后 先生 ,如 卡尔文上校先生 、 罗杰上士先生 第五,对宗教界人士,一般可称呼其神职称呼神职时,具体做法有三类:一是仅称神职,如 牧师 二是称姓名加神职,如 霍布斯神父 三是神职加 先生 ,如 传教士先生 第六,对君主制国家的王公贵族,称呼上应尊重对方习惯对国王、皇后,通常应称 陛下 对王子、公主、亲王等,应称之为 殿下 对有封号、爵位者,则应以其封号、爵位相称,如 爵士 、 公爵 、 大公 等有时,可在国王、皇后、王子、公主、亲王等头衔之前加上姓名相称例如: 西哈努克国王 、 查尔斯亲王 ,等等对有爵位者,可称 阁下 ,也可称 先生 第七,教授、法官、律师、医生、博士,因其社会地位较高,颇受尊重,故可直接以此作为称呼。
称呼的具体方法有四种:一是直接称 教授 、 法官 、 律师 、 医生 、 博士 二是在其前加上姓名,如 罗德里格斯教授 三是在其后加上 先生 ,如 律师先生 四是在其前加姓名,在其后加 先生 ,如 泰勒博士先生 第八,对社会主义国家或兄弟党的人士,可称之为 同志 除此之外,对方若称我方为 同志 ,我方即可对对方以 同志 相称不过,对 同志 这种称呼,在涉外交往中切勿乱用二)国别性差异在不同的国度里,人们的姓名组成与使用往往有所不同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些国家姓名称呼方面的特点1 英、美等国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讲英语的国家里,人们的姓名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通常名字在前,姓氏在后例如,在 乔治·布什 这一姓名之中, 乔治 是名字, 布什 才是其姓氏在英美诸国,女子结婚前一般都有自己的姓名但在结婚之后,通常姓名由本名与夫姓所组成例如: 希拉里·克林顿 这一姓名中, 希拉里 为其本名, 克林顿 则为其夫姓有些英美人士的姓名前会冠以 小 字,例如: 小乔治·史密斯 这个 小 字,与其年龄无关,而是表明他沿用了父名或父辈之名跟英美人士交往,一般应称其姓氏,并加上 先生 、 小姐 、 女士 或 夫人 。
例如: 卡特先生 在十分正式的场合,则应称呼其姓名全称,并加上 先生 、 小姐 、 女士 或 夫人 例如: 理查德·格林先生 对于关系密切的人士,往往可直接称呼其名,不称其姓,而且可以不论辈分,如 莫尼卡 、 戴维 、 菲比 等在家人与亲友之间,还可称呼爱称例如: 皮特 、 吉尔 ,等等但与人初次交往时,却不可这样称呼2 俄罗斯俄罗斯人的姓名由三个部分构成首为本名,次为父名,末为姓氏例如,列宁的原名为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这一姓名中, 弗拉基米尔 为本名, 伊里奇 为父名, 乌里扬诺夫 方为姓氏俄罗斯妇女的姓名,同样也由三个部分组成其本名与父名通常一成不变,但其姓氏结婚前后却有所变化:婚前使用父姓,婚后则使用夫姓对于姓名为 尼娜·伊万诺夫娜·乌里扬诺娃 的女士而言,其姓氏 乌里扬诺娃 与其婚否关系甚大在俄罗斯,人们口头称呼中一般只采用姓氏或本名例如:对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可以只称 戈尔巴乔夫 或 米哈伊尔 在特意表示客气与尊敬时,可同时称其本名与父名,如称其为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 ,这是一种尊称对于长者表达敬意时,方可仅称其父名,如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