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权劝学复习.pdf
2页文言文复习材料 -------《孙权劝学》(七下)【原文】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重点字词】1、初:当初2、谓:告诉对 ,, 说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4、当涂:当道、当权5、掌事:掌管事务6、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务:事务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8、岂:副词,表示反问译为“难道”“怎么”9、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 《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10、为:成为11、博士 : 古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12、邪:通“耶” ,反问语气词,表示“吗”13、但:只,仅14、当:应当15、涉猎:粗略地阅读16、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17、耳:语气词,罢了18、 孰若:谁比得上若:比得上19、 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为:认为益:好处20、乃:于是,就21、 始:开始22、就学:指从事学习23、及:到了,, 的时候24、过:到25、论议:讨论议事2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27、非复:不再是2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现指才识尚浅的人29、士别三日:士:读书的人三日:几天三:这里指“几”30、即:就31、更:重新3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睛待:看待3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34、何:为什么35、见事:认清事物36、乎:啊表感叹语气3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38、遂:于是,就39、拜:叩拜40、别:离开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 ,语气词。
一词多义】1、以: A. 以军中多务:用B.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合用,译为“认为”2、当:A.当涂掌事:掌管B. 但当涉猎:应当3、见: A.见往事耳:了解,知道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古今异义】1、但:古义:只今:转折连词2、治:古义:研究今:治理3、博士:古义:古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最高级重点句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译文: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文: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5、蒙乃始就学译文:吕蒙于是开始学习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294 卷,记述了公元前403 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 年(五代时期)共 1362 年的史实。
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这里“资”是“帮助”; “治”是治理; “通”是“通史” ; “鉴”是“借鉴” ;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2、成语积累答:①“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②“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3、本文情节概要答: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孙权怎样劝说吕蒙的?可以看出孙权怎样的性格?答:先一语破的, 指出学的必要性 “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接着现身说法,证明学的可能性“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让吕蒙无法推辞, “乃始就学” 性格:关爱部下、善劝、好学5、从吕蒙“乃始就学”中看出吕蒙什么性格特点?答:知错就改,谦虚好学6、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 答: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就学”后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7、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答: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8、孙权、吕蒙的对话与吕蒙、鲁肃的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答: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吕蒙与鲁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9、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答: (1)写出鲁肃为吕蒙的惊人才略折服而愿与之交友,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两人情投意合2)侧面表现了吕蒙才能的惊人长进10、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答:示例:①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 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②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虚心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③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11、《孙权劝学》与《伤仲永》比较阅读答:相同点:都与学习有关不同点:①角度不同: 《孙权劝学》写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伤仲永》写仲永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学习的重要性②写法不同《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12、体会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13、积累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答:①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②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③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