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力学竞赛实验复习.doc
19页力学竞赛实验复习一、填空1、拉伸实验进入强化阶段时,假如在某点处卸载,可得到一条卸载曲线,它与曲线起始的弹性段直线部分基本平行,卸载后若重新加载,加载曲线会沿卸载曲线上升到卸载起始点,然后曲线基本与未经卸载的曲线重合,可见,屈服载荷点明显增高了,这就是材料的冷作硬化效应2、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E它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只能由实验来测定3、铸铁压缩时,由于剪应力的作用,试件沿斜截面断裂,但是发现断口倾角略大于45°而不是最大剪应力所在截面,这是由于试样两端存在摩擦力导致的4、电阻应变测量技术可用于测定构件的表面应变,根据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拟定构件应力的大小和方向5、电阻应变片是一种电阻式敏感元件,一般由基底、敏感栅、覆盖层、和引线四部分组成6、低碳钢Q235的抗拉强度是350MPa,某铸铁的抗拉强度是300MPa,可见低碳钢Q235的抗拉性能低于(高于、低于、等于)某铸铁的抗拉性能7、低碳钢Q235拉伸试件直径为10mm,它的屈服承载力大约是18.5KN;10mm直径的低碳钢压缩试件它的屈服承载力大约是18.5KN,它的极限实验荷载不能拟定。
8、在做低碳钢拉伸实验时,假如断口离标距端点的距离小于或等于l0/3时,由于试件夹持的影响,使延伸率d的值偏 偏小 ,因此必须使用 断口移中法 法来拟定l19、低碳钢扭转时,断口沿 横截面 破坏;铸铁扭转时,断口沿 与轴线成45°螺旋面 破坏10、 0.2是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相应的应力11、.塑性材料的d ≥5% ,脆性材料的d <5% 12、低碳钢的极限应力为 ss ,铸铁的极限应力为 sb 13、测量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时,在试件两侧粘贴电阻应变片是为了 消除上下夹具不在垂直线上,试件不直等的影响14、采用等量加载的目的是验证力和形变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胡克定律15、电阻应变片横向效应系数H是指 横向 灵敏系数与 纵向 灵敏系数之比值,用 百分 数表达16、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是指安装在被测构件上的电阻应变片,在其 轴向 受到单向应力时引起的 电阻 相对变化与由此单向应力引起的试件表面 轴向应变 之比17、已知某低碳钢材料的屈服极限为,单向受拉,在力F作用下,横截面上的轴向线应变为,正应力为,且;当拉力F卸去后,横截面上轴向线应变为。
问此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是多少?()18、在材料的拉伸实验中,对于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的材料,以 作为屈服极限(产生0.2%的塑性应变时的应力 or 条件屈服极限 or 名义屈服极限 orσ 0.2 )19、对同一材料的共6个标准试件,通过拉伸实验分别测得其断裂强度为470MPa, 480MPa, 465MPa, 380MPa, 485MPa, 475MPa. 通过平均法得到该材料的断裂强度为 (475MPa,应当去掉有明显偏差的数据后再取平均值)20、在对实验结果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A)拟定的回归方程偏差最小 A、 最小二乘法 B、 端值法 C、 平均法21、如指定有效位数为3,则实验数据10.45(+)、10.35、9.565(-)、-9.575的修约结果分别为 10.5 、 10.4 、 9.56 、 -9.58 22、当应变计与应变仪连接的导线较长时,例如大于10 m以上,由于导线自身有一定电阻值,它和应变计一起串联在应变电桥的桥臂上而又不参与变形,这将使指示应变小于真实应变,可以通过改变应变仪的 来修正。
23、压缩实验时,试件两端面涂油的目的是 ;低碳钢压缩后成鼓形的因素 24、颈缩阶段中应力应变曲线下降的因素 1.灵敏系数;2.减少摩擦、压头及支撑面对其塑性流动的限制;3.采用的原始面积及长度计算应力应变,而不是实时的真实面积和真实长度1.灵敏系数;2.减少摩擦、压头及支撑面对其塑性流动的限制;3.采用的原始面积及长度计算应力应变,而不是实时的真实面积和真实长度25、应变仪的灵敏度系数,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仪器的读数是,则实际的应变值是(358 )26、有效数字计算:6.118+0.214-3.69+5.3575=( 8.00 );5.25×4.369×2.1=( 48.2 )27、在进行电测实验时,若将两个电阻值相等的工作片串联在同一桥臂上,设两个工作片的应变值分别为ε1、ε2,则读数应变( )二、选择题1、塑性材料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试判断以下结论哪一个是对的的:( B )(A)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减少; (B)比例极限提高,塑性减少;(C)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D)比例极限不变,塑性不变。
2、根据图1示三种材料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出如下四种结论,请判断哪一个是对的的(σb强度极限, E弹性模量, δ延伸率):( B )(A)σb(1)=σb(2)> σb(3); (B)σb(2)> σb(1)>σb(3); E(1)> E(2) > E(3); E(2)> E(1) > E(3); δ(1)> δ(2)> δ(3) ; δ(1)>δ(2)> δ(3) ;(C)σb(3)=σb(1)> σb(2); (D)σb(1)=σb(2)> σb(3); E(3) > E(1) > E(2); E(2) > E(1) > E(3); δ(3)> δ(2)> δ(1) ; δ(2)> δ(1)> δ(3); 图2图1 3、低碳钢加载→卸载→ 再加载途径有以下四种,对的的是:( D )(A)OAB →BC →COAB ;(B)OAB →BD →DOAB ;(C)OAB →BAO→ODB; (D)OAB →BD →DB4、圆轴扭转实验中,低碳钢和铸铁分别沿哪个截面破坏? ( C )(A)均为横截面 ; (B)均为450斜截面 ;(C)横截面和450斜截面; (D)450斜截面和横截面5、低碳钢加载→卸载→ 再加载途径有以下四种,对的答案是 A 。
A OAB →BD →DB B OAB →BD →DOAB C OAB →BAO→ODBD OAB →BC →COAB6、塑性材料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了变化试判断以下结论哪一个是对的的 B A 屈服应力提高,弹性模量减少 B屈服应力提高,塑性减少C 屈服应力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D屈服应力不变,塑性不变7、圆轴受扭矩的作用,用应变片测出的是 C A 切应变 B 切应力 C 线应变 D 扭矩 8、材料a,b,c的应力―应变曲线如下图所示强度、塑性最佳的材料分别是 B A a,b B a,c C c,b D c,a9、同一种材料,加工成标距为5d和10d两种标准试件,测得的延伸率 A A ﹥ B ﹤ C ﹦ D 随机10、按照国标,压缩试样一般制成圆柱形,常用的压缩实验方法是两端平压法,那么压缩实验结果与以下哪些条件有关?A:试样高度与试样直径之比;B:试样上下端面与实验机承垫之间的摩擦力C:试样上下端面的平行度;D:实验机加载速度的控制答案:ABCD11、在剪切弹性模量G的实际测试中,除了另贴一片补偿片组成单臂半桥测试,也可在试样表面某点的正反对称位置各贴一个±45°片,将他们接成全桥,则根据电测法原理,应变仪读数是:A: ε仪=ε片,灵敏度是单片的两倍B: ε仪=2ε片,灵敏度是单片的两倍C: ε仪=4ε片,灵敏度是单片的四倍D: ε仪=ε片,灵敏度是单片的四倍答案:C12、拉伸实验的载荷-变形曲线中,弹性段往往并非和理论分析同样是一条直线,起始段经常出现明显的弧线,这是由于:A:加载速度不稳定导致的B:试件材质因素导致的C: 绘图装置误差或软件采集滞后等因素导致的D: 系统误差,如系统刚性局限性、系统间隙、试件装夹不牢打滑等因素导致的答案:D13、弹性模量E实验中,可以将拉伸板同一截面正反两个应变片串联起来组成单臂半桥或接入相对桥臂组成全桥,这样可以减少哪种误差?A:可减少应变片零点漂移产生的误差B:可减小由于试件前后变形不均匀导致的误差C:可减少应变仪信号不稳定产生的误差D:可减少载荷不稳定产生的误差答案:B14、在国标GB/T228-2023中,对具有物理屈服现象金属材料的屈服性能指标有明拟定义,图示中,哪一种不对的? A B C D答案:C 15、CSS—1110电子万能实验机的载荷分为100KN,50KN,20KN,10KN,5KN五个不同量程。
现有圆截面试件,其直径为9.96,材料的值约为580Mpa,应选用( A )量程进行拉伸破坏实验A) 100KN (B) 50KN (C) 20KN (D) 10KN16、有四枚电阻应变片,,和贴在构件的四个测点,用单点加温度补偿法逐点测得四个点的应变分别为,,,若将这四枚应变片接成图示的全桥形式,应变仪的读数是( A )A)(B) (C) (D) 17、图示拉伸试件拉断后试件的总长度由变为标距部分长度由变为,材料的延伸率为( D )(A) (B) (C) (D) 18、图示三条曲线代表三种不同材料的拉伸曲线,弹性模量最大的是( A )(A)材料A (B) 材料B (C) 材料C (D) 无法拟定19、构件上贴有灵敏度系数为2.2的应变片,加力后用灵敏系数为2的应变仪得到的读数为330,构件上测点的实际应变是( C )(A) (B) (C) (D) 20、液压摆式万能实验机,示力盘上共有四挡刻度盘选取哪一挡刻度盘读取载荷是依据( D )A) 试件的材料; (B) 加载速度的快慢;(C) 指针偏转的限度 (D) 摆锤的设立21、钢材通过冷作硬化解决后,其性能的变化是 ABE 。
A.比例极限提高 B.屈服极限提高C.弹性模量减少 D.延伸率提高E.塑性变形能力减少22、低碳钢的拉伸s-e曲线如图若加载至强化阶段的C点,然后卸载,则应力回到零值的途径是沿 C A.曲线cba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