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朗读的指导.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秋****
  • 文档编号:228014462
  • 上传时间:2021-1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诗朗读的指导周薇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是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诗歌朗读教学,我个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明确朗读的作用古人也曾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古诗之美首先是在于它的音律美,古诗的押韵、平仄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所以学习古诗词必先诵读 二、 注意朗读的重音和语调 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表示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首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应把“一、只、又、何时”读成重音,强调诗歌的内在情感所谓语调,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强调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要朗诵好一首古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好古诗的重音,然后根据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语调确定哪句用升调读,哪句用降调读,分别用“ ”“ ”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做如下处理:明月何•时•照我还。

      ” 读升调时音量逐渐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就整首诗而言,上句与下句,前两句和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三、讲究朗读的速度 朗读古诗要讲究朗读的速度,诗歌朗读是介于读和唱之间的形式吟诵,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一般地说,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用快速;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用慢速;说明、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要用中速如杜牧的《江南春》:开头两句是交代,江南大自然风光和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诵读时,以应加快速度才能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三四句写烟雨蒙蒙的景象,南朝古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读后两句,要用渐缓的语速,才能把讽刺皇帝依赖佛教的无限惋惜与遗憾体现出来 四、 突出朗读的节奏和停顿 朗读古诗要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其古诗的真正意境,阅读停顿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强调其特殊涵义停顿可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结构停顿等,处理停顿上的差异,掌握好朗读停顿的要领,既可以给学生以思考回味的时间,又便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

      例如《春晓》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闻、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五,展开想象,读出诗境 诵读不应该只停留在示范读、比赛读、配乐读等浅层次上,而是应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诗的语言美,让学生在朗读中融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诱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诗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首先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背景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于是我们在编写社团课程教材时,注重诗人主要经历的简介,尤其要介绍写这首诗时诗人的心境和境遇其次要引导学生想象入境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是相通,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因此,我们收集大量的图画,精挑细选出最贴近诗意的图画作为教材插图 总之,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重读、停顿、语调、语气、语速等朗读技巧是“有感情朗读”的保证,而这些技巧是在朗读者对语言材料充分理解、感悟、直至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有语感经验而自觉表露出来的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动手、多体会、多积累掌握朗读诗歌的技巧,逐步形成学生的一种技能学生一定能逐渐从朗读中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和形式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