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Q-E-SG-12 卷扬机工安全作业指导书.doc
7页L/AQ-E-SG-12卷扬机工安全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卷扬机工作业的危险源分析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要求、职业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要求、作业活动禁止性要求、现场防护要求、劳保防护用品佩戴要求、卷扬机工作业安全要求及应急处置措施及方案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项目部使用卷扬机设备进行垂直起吊和拉动重物的作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955—2002建筑卷扬机GB 9448-1999焊接与切割安全GB 1102 圆股钢丝绳GB 3811 起重机设计规范GB 5972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 6947 建筑卷扬机试验规范和方法TJ 231-6-197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危险源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2 职业禁忌症职业禁忌症是指不宜从事某种作业的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在该状态下接触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时可导致下列情况:①使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②诱发潜在疾病③影响子代健康④对某种职业危害因素易感,较易发生该种职业病者3.3 禁忌作业禁忌作业是指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相关的职业禁忌作业4 作业环境分析及要求4.1 危险源分析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要求卷扬机作业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分析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要求如表1所示:表1. 卷扬机作业危险源分析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序号设备/场所/作业活动一类危险源二类危险源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事故类别可能伤害岗位人员控制措施1.卷扬机作业运行中的卷扬机患有职业病(噪声聋)机械性噪声其他伤害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见本标准6.4、6.52.患有职业禁忌症(深度近视、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从事禁忌工作其他伤害(疾病加重)作业人员见本标准4.3、6.63.无证上岗操作错误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作业人员见本标准5.3.1.6、5.3.1.9、6.74.卷扬机超载操作错误起重伤害、机械伤害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见本标准5.3.2.1、5.3.2.9、6.75.无人指挥、指挥不当指挥失误触电、机械伤害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见本标准5.3.2.6、5.3.2.11、6.76.未按要求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工作帽防护缺陷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作业人员见本标准6.77.指挥人员误发信号指挥失误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见本标准5.3.2.13、6.2、6.78.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磨损未定期检查机械伤害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见本标准5.3.1.7、6.3、6.79.钢丝绳磨损设施本身安全性、可靠性差起重伤害、机械伤害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见本标准5.3.1.11、5.3.2.710.卷扬机座不牢或损坏设备损坏机械伤害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见本标准5.3.1.10、6.711.卷扬机周围未清理,存在易燃易爆物质作业环境不良火灾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见本标准5.3.1.3、6.6、6.712.卷扬机电缆破损或接触不良、设备漏电安全装置、附件缺陷触电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见本标准5.3.1.4、6.7、6.813.未对作业人员、指挥人员进行特种作业培训指挥失误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指挥人员见本标准5.3.1.9、5.3.2.6、6.74.2 职业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要求职业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要求如表2所示:表2. 职业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要求序号种类导致的后果或职业病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1.噪声污染噪声聋见本标准6.44.3 作业活动禁止性要求卷扬机作业过程中的禁止性要求如下所示:—— 禁止以下作业:· 无证上岗;· 超时作业;· 超载作业。
—— 禁止以下人员作业:· 精神状态不正常;· 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女性;· 有聋、哑、呆、傻等严重生理缺陷者;· 患有深度近视、癫痫、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者;· 出现其他认定为不适合开展作业的状况5 作业过程安全要求5.1 现场防护要求5.2 设立安全警示区,进行专人指挥5.3 人员及工作区域的防护、现场作业的安全要求还应符合GB1955—2002建筑卷扬机的相关要求5.4 饮酒者不得进入工作场所;在现场时应集中精力,不得打闹、睡觉5.5 搭设操作棚,并保证操作人员能看清指挥人员和拖动或吊起的物件施工过程中的建筑物、脚手架以及现场堆放材料、构件等,都不应影响司机对操作范围内全过程的监视处于危险作业区域内操作棚,顶部应符合防护棚的要求5.6 劳保防护用品佩戴要求5.7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劳保鞋)5.8 在卷扬机作业的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特殊作业安全作业指导书》5.9 卷扬机作业安全要求5.10 作业准备5.11 作业前要严格遵照和执行GB 6947 建筑卷扬机试验规范和方法5.12 卷扬机安装和验收要严格执行TJ 231-6-197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13 卷扬机作业前周围环境要确保整洁,严禁有易燃易爆物品5.14 作业前要检查电缆、机械设备等安全装置。
5.15 卷扬机为专用开关箱单独控制的,不准在开关箱内接其它设备,存放物品等5.16 卷扬机工必须熟悉本机械的性能、构造、操作方法持有劳动局颁发的操作证5.17 检查卷扬机与地面的固定,弹性连轴器不得松旷;并应检查安全装置、防护设施、接零或接地线,制动装置和钢丝绳等,确认安全可靠合格后,方准操作5.18 作业前应先空转,确认电气、制动以及环境情况良好才能操作,操作人员应详细了解当班作业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量5.19 卷扬机工和指挥作业人员应经特种作业培训持证上岗,作业时要精神集中,发现视线内有障碍物时,要及时清除,信号不清时不得操作5.20 地基坚固卷扬机应尽量远离危险作业区域,选择地势较高、土质坚固的地方,埋设地锚用钢丝绳(钢丝绳应符合GB 1102 圆股钢丝绳及GB 5972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与卷扬机座锁牢,前方应打桩,防治卷扬机移动和倾覆5.21 卷筒方向卷筒与导向滑轮中心对正,从卷筒到第一个导向滑轮的距离,按规定是:带槽卷筒应大于卷筒宽度的15倍,无槽卷筒应大于20倍,以防止卷筒运转时钢丝绳相互错叠和导向轮翼缘与钢丝绳磨损5.22 作业运行5.23 卷扬机不准超载操作并且严禁载人升降。
如需作垂直或其它方向起重时,可利用导向滑轮(不得用开口滑轮)改变方向,卷筒与第一导向滑轮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2m5.24 如需作垂直或其它方向起重时,可利用导向滑轮(不得用开口滑轮)改变方向,卷筒与第一导向滑轮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2m5.25 钢丝绳在卷筒上应顺序卷绕从卷筒上放出钢丝绳时,卷筒至少应留有3圈余绳5.26 由于钢丝绳额定拉力为基准层最大静拉力,所以当钢丝绳超过基准层缠绕时,应按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5.27 当所吊起的重物悬空时,操作人员严禁离岗5.28 操作中必须有专门人员指挥,严禁违章、违规指挥5.29 作业中,应随时注意观察钢丝绳、制动装置是否灵活可靠5.30 在重物下降时,钢丝绳应处于张紧状态5.31 双筒卷扬机的二筒同时工作时,应各承担起重量的二分之一,绝对不允许同时各起重额定负荷5.32 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控制器手柄或按钮置于零位,如果钢丝绳处于张紧状态,司机不得离开操纵位置5.33 操作应按指挥信号进行,但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工作中,如有特殊情况,应尽量避免猛烈制动5.34 作业中,任何人不得跨越正在作业的卷扬钢丝绳。
5.35 作业中,信号不明严禁操作,司机、信号员要同吊起物保持良好的可见度,司机与信号员应密切配合,服从信号统一指挥5.36 作业中,任何人不得跨越钢丝绳,物体(物件)提升后,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卷扬机休息时物件或吊笼应降至地面5.37 钢丝绳要定期涂抹黄油并要放在专用的槽道里,以防碾压倾轧,破坏钢丝绳的强度5.38 禁止使用扳把型开关,防止发生碰撞误操作5.39 使用单筒卷扬机,必须用刹车控制下降速度,不能过快和猛急刹车,要缓缓落下5.40 司机应随时注意操作条件及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当荷载变化第一次提升时,应先离地0.5m稍停,检查无问题时再继续上升5.41 当被吊物没有完全落在地面时,司机不得离岗休息或暂停作业时,必须将物件或吊笼降至地面下班后,应切断电源,关好电闸箱5.42 上料架必须有良好的接地和避雷装置每周要检查一次限位器是否灵活可靠吊兰提重物时,砖、灰不能超过0.5吨,严禁运送超重、超长物品5.43 作业结束5.44 工作后将料盘落地,切断电源,封闭电源开关5.45 交接班时应作好记录,如有未排除故障必须通知接班司机5.46 将所有操纵手柄置于中立位置5.47 切断电源,保护好电气设备。
5.48 操作完毕,应将提升吊兰或物件降至地面,并应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6 应急处置措施及方案 6.1 作业中如遇停电情况,应切断电源,将提升物降至地面6.2 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6.3 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与机械的磨损.自燃的腐蚀局部损害难免,应间隔时间段涂刷保护油6.4 噪声来源分析及控制措施底盘的设计制造存在造成噪声的可能:①底盘采用箱形结构,不是所有焊缝都进行连续焊接,各个底盘焊缝的长短、高低位置不同,底盘刚性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有的则产生共鸣效应,机器如有一点震动噪声就被放大;②底盘由钢板焊成,不具备吸震消声功能,如果其固有频率与齿轮啮合频率接近就可能造成个别机器因齿轮弱小震动引发较大共震,引起噪声值上升 我们针对上述可能性分别进行试验,但通过三次实验发现噪声高低与底盘结构、刚度、频率等因素呈弱相关,噪声大小与运动件强相关,因此底盘设计构造、制造质量并不是噪声超标的原因既然噪声是伴随卷筒总成和传动件,那么就可能由于卷筒滑动轴承间隙大而引起我们对卷筒零件配合间隙进行选择,保证轴承孔与主轴间隙符合图纸要求,装配后进行试验。
试验时采用变频电机调速,观察速度对噪声的影响大量试验结果表明,速度对噪声影响是第一位的,卷筒转速越高则噪声值越大、机器震动越激烈;间隙在其次,主轴与轴套间隙越大则噪声也越大;而底盘对噪声影响最小如果机器本来噪声就很低,则速度高低、主轴间隙大小的变化都不会产生过大噪声,由此表明噪声超标也不是由轴承间隙大而引起的建筑卷扬机国家标准GB1955—2002规定合格的卷扬机噪声限值为机外不得大于85dB(A)、操作者耳边不得大于88dB(A)当卷扬机牵引力较小、速度较低时其噪声都远低于标准限值,控制也容易;但当牵引速度较高、牵引力较大时要确保噪声不超标,需从设计、工艺、材料、质检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