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人李白的诗歌诗词鉴赏.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1518****093
  • 文档编号:237996473
  • 上传时间:2022-0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96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人李白的诗歌诗词鉴赏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宏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与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今日我就与大家共享诗人李白的诗歌鉴赏,仅供大家参考! 诗人李白的诗歌鉴赏1 1将进酒 李白〔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孤独,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子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易老,抒发了自己明珠暗投的心情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溢自信、孤高自傲、热忱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全诗气概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李白咏酒的诗歌特别能体现他的特性,思想内容深厚,艺术表现成熟《将进酒》即为其代表作 2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同:馐;直 同: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的前四句写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李白嗜酒,要是在平常,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挚友的一片盛情,确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放下杯筷,无心进餐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改变 诗人李白的诗歌鉴赏2 1蜀道难 李白〔唐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行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绽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坎坷等秀丽惊险和不行凌越的磅礴气概,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宏伟壮美 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

      然而就诗论诗,不肯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应好好用人防守 诗采纳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潇洒全诗感情剧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2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李白〔唐代〕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时莫相识后三句存疑)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或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哀痛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秀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备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诗人李白的诗歌鉴赏3 1静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这首诗写的是在宁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爽朴实,明白如话。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简单理解的,却又是体会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悟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这首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爱护的离别而是表现一种充溢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开心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的憧憬,这就使得这次离别多了点诗意,少了份伤感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随君 一作:随风)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代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方,来表明自己的纯净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受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溢怜悯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诗人李白的诗歌鉴赏4 1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美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酷爱 这首诗极其胜利地运用了比方、夸张和想象,构思奇妙,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非常赞许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2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困难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孤独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恒久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 3送友人 李白〔唐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送友人》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首送别诗写得新奇新颖,不落俗套诗中青翠的山岭,澄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雪白的浮云,相互衬托,色调绚烂,寓情于景班马长鸣,形象簇新活泼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绘声绘色,气韵生动。

      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正是评家深为赞许的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诗人李白的诗歌鉴赏5 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唐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行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揽 一作:览;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昂扬 2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巡游 3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实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意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爽自然,想象丰富奇妙,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人李白的诗歌鉴赏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