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初一下):《诗词曲五首》教案.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83030957
  • 上传时间:2023-04-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1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初一下):《诗词曲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叙述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叙述的思想感情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探究古代诗歌的分类常识,诗、词、曲的特点2.了解各位诗人的生平设计思路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这五首诗词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驰名的作品,也是?语文课程规范》要求学生背诵的篇目因此,教学本课,首先应在熟读的根底上,落实背诵的要求在读、背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默写的练习通过默写,使学生更熟练地识记这五首诗词曲根本上是按照“读——品——背〞的顺序进行,精讲多读,以读带品品读时,要求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诗人所叙述的内在感情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决信念和乐观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郁不平之气,?过零丁洋》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水调歌头》中的缠绵悱恻与乐观旷达,?山坡羊潼关心古》中对国计民生的忧虑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叙述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二、研习诗歌(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2.作家作品简介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2—846),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加入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说3.师生共同读品诗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屡次迁徙遥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遥远地区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思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遥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当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日在酒宴上听到您(指自居易)诗歌?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听着歌不禁觉得精神振作本诗是刘禹锡回赠自居易的诗作,诗中波折地叙述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4.齐读这首诗二)?赤壁》1.指名朗读?赤壁》2.思考探究:(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叹但凡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时机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识别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要点提示:这二句波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3.齐读背诵这首诗三)?过零丁洋》1.指名朗读?过零丁洋》2.四人一小组,思考探究:(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2)颔联高低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点提示:(1)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2)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乱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4)说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沛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5)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3.齐读这首诗三、布置作业1.背诵今天所学的三首古诗2.品析下面的诗句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全班集体或指名背诵前三首诗二、研读作品(一)?水调歌头》1.学生试读,老师示读,学生再朗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及词义宫阙(que4)绮户(qi3)婵娟(chan2)2.解题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问:它有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这首诗的题旨和信息《——对,“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则农历中秋大家吃什么有什么寓意呀《——团圆要点提示: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3.师生共同品读这首词1)阅读讲析词上片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忧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叙述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表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上片大意:表达作者身世感叹和矛盾心理2)阅读讲析词下片先是讲自己彻夜难眠:月影移动,转过红色的楼阁穿过雕花的门窗这样写的目的是——承上启下,自然转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了接着问月: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别离时团圆呢《‘提问:①什么语气《要点提示:反诘埋怨②思念谁《要点提示:弟弟子由接着由己推人,人间有悲欢离合如同月亮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没有完美无缺的③提问:用什么语气、态度《要点提示:对离人的同情安慰,更是赋予哲理,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最后用月光的普照叙述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只希望人人岁岁安全,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④提问:这样的名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要点提示:深挚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下片大意:抒发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二)?山坡羊潼关心古》1.揭示课题:简单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假设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4.教师简要讲解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5.思考探究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2)这首曲叙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表明理由4.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格调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格调、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辈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5.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驰名散曲家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而免官,复官至礼部尚书,又辞官隐居济南云庄,天历二年(1329年),征拜陕西行台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张养浩自幼好学,上自儒家经典,下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笔记小说,无所不读,又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二、白居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