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动物学课件爬行纲.ppt
53页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ReptiliaReptilia)) 古生代石炭纪末期——中生代——兴旺一亿年(中生代)并广泛分布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栖动物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爬行动物:1、羊膜卵的出现、羊膜卵的出现 ——是陆栖动物进行是陆栖动物进行 陆上繁殖成为可能陆上繁殖成为可能2、陆地结构的完善、陆地结构的完善 ——是陆栖动物适应是陆栖动物适应 陆上生活成为可能陆上生活成为可能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一、羊膜卵的出现1、结构 硬壳或壳膜硬壳或壳膜(绒毛膜)(绒毛膜)、卵黄囊、尿囊、卵黄囊、尿囊(尿囊腔、尿囊膜)(尿囊腔、尿囊膜)、胚胎、、胚胎、 羊水羊水(羊膜)(羊膜) 鸟类和哺乳类的胚胎鸟类和哺乳类的胚胎羊膜卵羊膜卵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一、羊膜卵的出现2、特点及意义特点: 1 1、具、具卵壳卵壳,可防止卵内水份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细菌侵袭可防止卵内水份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细菌侵袭 卵壳上有大量小孔可透过空气,保证胚胎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卵壳上有大量小孔可透过空气,保证胚胎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 2、具、具卵黄囊卵黄囊,可保证胚胎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还形成了,可保证胚胎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还形成了尿囊尿囊,尿囊腔收集,尿囊腔收集 胚胎代谢所产生的尿酸等,尿囊膜上的毛细血管还承担着胚胎的呼吸胚胎代谢所产生的尿酸等,尿囊膜上的毛细血管还承担着胚胎的呼吸 3 3、但在胚胎发育期间,卵内出现、但在胚胎发育期间,卵内出现羊膜羊膜、、绒毛膜绒毛膜和和尿囊膜尿囊膜等结构,为胚胎制造等结构,为胚胎制造 了局部的水环境,使得了局部的水环境,使得胚胎浸在羊水胚胎浸在羊水中,保证胚胎发育的在陆地上仍能顺中,保证胚胎发育的在陆地上仍能顺 利进行意义:(在动物进化上)(在动物进化上) 羊膜卵的出现,使动物可以在羊膜卵的出现,使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繁殖和发育陆地上繁殖和发育(无需象两栖类那样在生(无需象两栖类那样在生 殖时必须再回到水中),摆脱了脊椎动物个体发育对水的依赖,成为殖时必须再回到水中),摆脱了脊椎动物个体发育对水的依赖,成为真正真正 的陆生动物的陆生动物 ——是陆栖动物进行陆上繁殖成为可能是陆栖动物进行陆上繁殖成为可能。
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二、陆地结构的完善 —— 五趾型四肢五趾型四肢 —— 保持水分(减少水分散失、重吸收水分)保持水分(减少水分散失、重吸收水分) —— 肺呼吸肺呼吸 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三、爬行纲的主要特征1) 1) 皮肤干燥皮肤干燥, ,缺少腺体缺少腺体; ;表皮角质化表皮角质化: :外被角质鳞片或盾片;外被角质鳞片或盾片; 2) 2) 五趾型附肢五趾型附肢及带骨进一步发达和完善及带骨进一步发达和完善, ,指趾端具角质爪;指趾端具角质爪;3) 3) 骨骼骨化程度较高骨骼骨化程度较高, ,硬骨的比重增大;硬骨的比重增大; 头骨具头骨具单一枕髁单一枕髁, ,有颞窝形成脊柱分化明显;有颞窝形成脊柱分化明显;4) 4) 肺呼吸肺呼吸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5) 5) 两心房两心房、、一心室一心室;心室具隔膜,属;心室具隔膜,属变温动物变温动物;;6) 6) 成体以成体以后肾后肾执行泌尿、以执行泌尿、以尿酸尿酸排出;排出;7) 7) 体内受精体内受精, ,发育无变态发育无变态, ,产产羊膜卵羊膜卵。
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三、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1、外形 A、体型蜥蜴型、蛇形、龟鳖形分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 ———— 已分化出明显的已分化出明显的颈部颈部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三、爬行纲的主要特征1 1、外形、外形 B、皮肤:皮肤干燥,缺乏腺体,外被角质鳞或角质盾片(角质层)部分类群具真皮发生的骨板鳞片有定期更换的现象,称蜕皮——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生生活※真皮内有丰富的色素细胞C、爪:表皮角质化的衍生物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2 2、内部结构、内部结构1)骨骼系统(1)、脊柱分化:颈、胸、腰、荐、尾椎五部分功能: 第第1 1、、2 2枚颈椎分别为枚颈椎分别为寰椎寰椎和和枢椎枢椎 寰椎与头骨的一个寰椎与头骨的一个枕髁枕髁相关节,相关节, 寰椎与枢椎的寰椎与枢椎的齿突齿突上转动,上转动, ———— 使头部有了更大的活动性,使头部有了更大的活动性, 是陆栖脊椎动物的重要特征。
是陆栖脊椎动物的重要特征 (2)胸骨、肋骨和胸廓———— 出现肋骨并形成胸廓出现肋骨并形成胸廓 胸廓(羊膜动物所特有)(羊膜动物所特有)组成:由胸椎、肋骨及胸骨借关节、韧带连接而成功能:除保护内脏外,更主要的由于肋间肌的收缩引起胸廓体积扩张和收缩,加强了肺的呼吸运动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3)头骨 脑颅 具单一的枕髁,高颅型;头骨两侧具有颞窝,是咬肌收缩附着的部位,并为其提供足够的空间分为3类:①无颞窝(龟鳖类)②合(单)颞窝(哺乳类)头骨每侧只有一个颞窝③双颞窝(鸟类和多数爬行类)每侧有上下二个颞窝,但出现不少变化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3)头骨咽颅次生腭:由前颌骨、上颌骨的腭突、腭骨和翼骨愈合而成的——使内鼻孔后移至口腔后端,口腔和鼻腔分开,解决了动物同时进行摄食和呼吸的矛盾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4)带骨和肢骨 ———— 附肢骨骼附肢骨骼 A、肩带:有1块间锁骨(上胸骨)。
B、腰带:坐骨与耻骨部分分开且形成一个大孔,称耻坐孔左右耻骨、坐骨在中线处结合C、四肢骨:指趾端出现角质的爪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2)肌肉系统 A. A. 分化更明显分化更明显 出现了陆栖动物特有的:出现了陆栖动物特有的: 肋间肌、皮肤肌肋间肌、皮肤肌 B. B. 参与呼吸和鳞片的运动参与呼吸和鳞片的运动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3)消化系统 消化道消化道: : 盲肠盲肠出现,以泄殖孔泄殖孔通体外 [位置:小肠、大肠的交界处] 消化腺:消化腺:肝、胰肝、胰 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3)消化系统口腔:(口腔与咽出现明显的分界)▲口腔腺: ——腭腺、唇腺、舌腺、舌下腺——吞咽、毒腺(变态的唇腺、舌下腺)▲舌: ——捕食器、感受器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3)消化系统 ▲齿(按着生位置不同,分成三种) 着生于颌骨顶面的着生于颌骨顶面的端生齿端生齿 着生在颌骨边缘的着生在颌骨边缘的侧生齿侧生齿 着生在颌骨齿槽内的着生在颌骨齿槽内的槽生齿槽生齿 同型齿同型齿 ———— 捕食捕食, ,毒牙(沟牙、管牙)毒牙(沟牙、管牙) 爬行类的齿爬行类的齿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4)呼吸系统★肺肺:1对[喉头——1块环状软骨、1对杓状软骨]气管和支气管:——管壁有软骨环支持胸廓的出现——动物的呼吸方式向抽吸式呼吸转变(吞咽式呼吸)当肋间外肌收缩时,肋骨上提,胸廓扩张,空气被吸入;当肋间内肌收缩时,肋骨下降,胸廓缩小,将空气呼出。
★咽、泄殖腔壁、膀胱(水栖)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5)循环系统★心脏2心房和1心室,心室已有隔膜(不完全的分隔)动脉圆锥消失,静脉窦退化缩小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5)循环系统★动脉1对肺动脉2条体动脉——左体大动脉弓——左体大动脉——右体大动脉弓——右体大动脉——颈(总)动脉★静脉1对前腔静脉、1条后腔静脉1条肝门静脉、1对肾门静脉(退化)1对侧腹静脉-(肝脏)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6)排泄系统★ ★ 肾脏:肾脏: 后肾:后肾:1 1对(羊膜动物),对(羊膜动物), 肾小管:肾小管:重吸收水分重吸收水分能力强;能力强; 中肾管:中肾管:雄性:输精雄性:输精 雌性:消失雌性:消失 输尿管:输尿管:开口于泄殖腔开口于泄殖腔★ ★ 膀胱、泄殖腔:膀胱、泄殖腔: ————具具重吸收水分重吸收水分的功能的功能★ ★ 排泄物:排泄物:以以尿酸尿酸为主为主水分的重吸收水分的重吸收 是爬行动物对陆生生活的重要适应是爬行动物对陆生生活的重要适应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6)排泄系统★ ★ 爬行动物的盐腺爬行动物的盐腺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7)生殖系统★(雄):精巢1对。
输精管末端通泄殖腔背面具交配器(阴茎)★(雌):输卵管:功能分化,中段分泌蛋白,下段分泌革质(卵壳)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8)神经系统★大脑 出现:出现:新皮层(大脑皮层) 新增:新增:新纹状体 出现:出现:脑弯曲、颈弯曲 脑神经::1212对对 ((+2+2对:对:副神经副神经和和舌下神经舌下神经)) ( (1111对对:蛇、蜥蜴:蛇、蜥蜴) ) ★脊髓 颈膨大 腰膨大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9)感觉器官眼:(1).以睫状肌调节水晶体的凸度及与视网膜的距离;(2).后眼房有椎状突(脉络膜突起形成,营养眼球);(3).巩膜骨——保护眼球;(4).具可活动的上下眼睑和瞬膜后眼角出现真正的泪腺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9)感觉器官嗅觉:(1).鼻腔及嗅粘膜扩大;(2).除龟鳖类、鳄,都有犁鼻器;1对盲囊开口于口腔顶壁,嗅粘膜—嗅N—脑,探知化学气味功能。
(3).出现鼻甲骨; 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9)感觉器官 耳:雏形外耳(+中耳+内耳)外耳:鼓膜稍内陷,出现雏形的外耳道,有利于保护鼓膜中耳:基本同两栖类内耳:从球状囊分出的瓶状囊更加明显,囊壁上出现一新的听斑,称基乳突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9)感觉器官特殊感受器:颊窝、唇窝 ————是一种对环境温度微小变化发生反应的热能感受器是一种对环境温度微小变化发生反应的热能感受器 ( (蛇类中的蝰科及蟒科蛇类中的蝰科及蟒科) ) 颊窝:鼻孔与眼之间鼻孔与眼之间( (蝮蛇、响尾蛇蝮蛇、响尾蛇);); 唇窝:( (蟒蛇蟒蛇) )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四、爬行纲的分类(5,700种,310种)现存的爬行类1.喙头目:被鳞,鸟喙状头,1种(喙头蜥)2.龟鳖目:背腹具甲,270种(38种)3.有鳞目(蜥蜴亚目):有鳞、发达四肢,3000(156种)4.有鳞目(蛇亚目):有鳞、无四肢,2500(209种)5.鳄目:槽生齿,现存:23种(1种)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四、爬行纲的分类1、喙头蜥目:[ [最原始的现存爬行类,双颞窝最原始的现存爬行类,双颞窝] ],如:,如:楔齿蜥(喙头蜥)楔齿蜥(喙头蜥) 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四、爬行纲的分类2、龟鳖目———— 曲颈龟亚目曲颈龟亚目 平胸龟科:平胸龟科:大头平胸龟大头平胸龟 龟科:龟科:乌龟、四爪陆龟乌龟、四爪陆龟 四爪陆龟四爪陆龟大头平胸龟大头平胸龟草龟草龟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四、爬行纲的分类2、龟鳖目———— 侧颈龟亚目侧颈龟亚目 如:蛇颈龟、侧颈龟如:蛇颈龟、侧颈龟 蛇颈龟蛇颈龟侧颈龟侧颈龟草龟草龟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四、爬行纲的分类2、龟鳖目———— 海龟亚目海龟亚目 棱皮龟科:棱皮龟科:棱皮龟棱皮龟 海龟科:海龟科:绿海龟、玳瑁、绿蠵龟绿海龟、玳瑁、绿蠵龟 棱皮龟棱皮龟绿海龟绿海龟绿蠵龟绿蠵龟玳瑁玳瑁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四、爬行纲的分类2、龟鳖目————鳖亚目鳖亚目 鳖科:鳖科:中华鳖、鼋中华鳖、鼋 中华鳖中华鳖鼋鼋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蜥蜴亚目蜥蜴亚目 壁虎科:壁虎科:大壁虎大壁虎 睑虎科:睑虎科:海南睑虎海南睑虎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大壁虎大壁虎海南睑虎海南睑虎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蜥蜴亚目蜥蜴亚目 鬣蜥科:鬣蜥科:鬣蜥、斑飞蜥鬣蜥、斑飞蜥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鬣蜥鬣蜥斑飞蜥斑飞蜥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蜥蜴亚目蜥蜴亚目 避役科:避役科:避役、诡避役避役、诡避役 石龙子科:石龙子科:蓝尾石龙子、石龙子蓝尾石龙子、石龙子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诡避役诡避役避役避役石龙子石龙子蓝尾石龙子蓝尾石龙子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蜥蜴亚目蜥蜴亚目 蜥蜴科:蜥蜴科:北草蜥北草蜥 蛇蜥科:蛇蜥科:脆蛇蜥脆蛇蜥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脆蛇蜥脆蛇蜥北草蜥北草蜥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蜥蜴亚目蜥蜴亚目 巨蜥科:巨蜥科:巨蜥、科莫多岛巨蜥巨蜥、科莫多岛巨蜥 鳄蜥科:鳄蜥科:鳄蜥鳄蜥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科莫多岛巨蜥科莫多岛巨蜥巨蜥巨蜥鳄蜥鳄蜥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蜥蜴亚目蜥蜴亚目 双足蜥科:双足蜥科:双足蜥双足蜥 毒蜥科:毒蜥科:毒蜥毒蜥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毒蜥毒蜥白尾双足蜥白尾双足蜥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蛇亚目蛇亚目 盲蛇科:盲蛇科:盲蛇盲蛇 蟒蟒 科:科:蟒蟒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蟒蟒盲蛇盲蛇盲蛇盲蛇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蛇亚目蛇亚目 游蛇科:游蛇科:火赤链、大黄蛇火赤链、大黄蛇 乌梢蛇乌梢蛇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火赤链火赤链大黄蛇大黄蛇乌梢蛇乌梢蛇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蛇亚目眼镜蛇科蛇亚目眼镜蛇科 眼镜蛇亚科:眼镜蛇亚科:眼镜蛇、金环蛇眼镜蛇、金环蛇 银环蛇银环蛇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金环蛇金环蛇银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眼镜蛇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蛇亚目眼镜蛇科蛇亚目眼镜蛇科 海蛇亚科:海蛇亚科:青环海蛇青环海蛇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青环海蛇青环海蛇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蛇亚目眼镜蛇科蛇亚目眼镜蛇科 蝰亚科:蝰亚科:白头蝰、蝰蛇白头蝰、蝰蛇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白头蝰白头蝰蝰蛇蝰蛇四、爬行纲的分类3、有鳞目———— 蛇亚目眼镜蛇科蛇亚目眼镜蛇科 腹亚科:腹亚科:尖吻腹蛇、尖吻腹蛇、 响尾蛇响尾蛇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响尾蛇响尾蛇尖吻腹蛇尖吻腹蛇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四、爬行纲的分类5、鳄目[最进化的种类]被甲、心脏(被甲、心脏(2心室、心室、2心房)、槽生齿心房)、槽生齿 短吻鳄科:短吻鳄科:扬子鳄、美国短吻鳄扬子鳄、美国短吻鳄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四、爬行纲的分类5、鳄目[最进化的种类]被甲、心脏(被甲、心脏(2心室、心室、2心房)、槽生齿心房)、槽生齿 鳄科:鳄科:湾鳄、泰国鳄湾鳄、泰国鳄泰国鳄泰国鳄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四、爬行纲的分类5、鳄目[最进化的种类]被甲、心脏(被甲、心脏(2心室、心室、2心房)、槽生齿心房)、槽生齿 食鱼鳄科:食鱼鳄科:印度食鱼鳄印度食鱼鳄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五、爬行类资源及其保护★生态有益:蛇类捕食害鼠,蜥蜴、壁虎以昆虫为食,对农林业、生态平衡等均有积极作用。
★“三蛇”: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毒蛇(50多种)特征:头部呈三角形、颈部显著、身体粗短、尾骤然变细 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六、爬行纲的生态1、生活环境:温度:18~30℃(–4~–6℃or40℃)2、地理分布:热带(曾在中生代广泛分布,数量多,种类多)原因:n出现了羊膜卵的结构,胚胎在羊膜包裹的羊水中发育,因而生殖和幼体可以在陆地上进行n皮肤角质化,形成骨板或鳞片,干燥而缺乏腺体,水分不易蒸发;同时,体内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得到了加强有效的减少水分散失!——爬行动物是第一个真正的陆生动物第四节第四节 爬行纲爬行纲六、爬行纲的生态3、生活习性:陆栖、地下、沙地、树栖、水栖;(昼夜/季节活动)4、食物及捕食方式:动物性食物,(单食性、寡食性、广食性)5、保护性适应:保护性、警戒姿态学习思考题学习思考题1、爬行纲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为什么说爬行类才是真正陆生脊椎动物?3、羊膜卵的特点及其意义?4、爬行动物的口腔特点?5、爬行纲的分类及常见类群有哪些?6、爬行纲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7、怎样识别毒蛇?了解本地常见主要毒蛇的形态特征和被毒蛇咬伤后应如何急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