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朗读-中国石课文原文.docx
7页中国石朗读|中国石课文原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词句和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根底上,继续练习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石〞的形状,理解边防战士对“中国石〞的热爱,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中国石〞是哪里的一块石头,为什么称它为“中国石〞,并初步了解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及“中国石〞的特点 〔二〕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为了解课文扫清障碍 〔三〕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再练习划分段落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个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练习划分段落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按“预习〞要求,了解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边防军战士称它为“中国石〞,这是为什么?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的,哪些句子是描写“中国石〞的样子的,画上记号 〔驻守在戈壁滩的解放军战士,拣到一块形状和祖国幅员相似的石头,十分珍爱它,所以称它为“中国石〞。
〕 2.自由读课文在老师的下结合句子的意思,通过查阅工具书,自学〔可同桌议论〕生字新词,并正音正字 驻〔zh)〕守:部队驻扎某地〔课文中指戈壁滩〕进行防守 戈〔g5〕壁滩:“戈〞的本意是古代兵器,也指姓词意见教案后“资料〞 积聚〔j)〕:积累 姗姗来迟:姗姗,形容走路迟缓沉着指人迟迟到来课文中用来形容春雨延迟到初夏才下,叙述战士们盼雨的心情 洗润〔r)n〕:润,湿润课文中指戈壁滩被雨水冲洗得湿润起来 大漠〔m^〕:漠,沙石覆盖的地区课文中指部队驻守的戈壁滩 瑰〔gu9〕丽:瑰,珍奇课文中形容戈壁滩雨后的朝霞异常美丽 朝霞〔xi2〕:霞,因受日光斜照而显出红、橙、黄等颜色的云课文中指戈壁滩上日出时东方的云霞 倾泻〔xi8〕:泻,液体快流课文中形容朝霞像从高处流下大量的水,很快布满了滩上 裸〔lu%〕露:裸,露出,没有遮盖课文中指滩上的石头没有东西遮盖,极易看出它们的光荣 俯〔f( 〕身:俯,头低下课文中指低下身子选择可心的石头 咚咚〔d#ng〕:象声词,像敲鼓的声音 勒勒〔l8〕车:一种由牛或骆驼拉的板车,草原和戈壁滩比拟需要 邀〔y1o〕:邀请课文中指赶车的小姑娘邀请“我〞到珍珠泉洗石头。
昭〔zh1o〕君出塞〔s4i〕:〔见教案后资料〕 饮〔y!n〕水:饮,喝课文中指昭君出塞路过珍珠泉边喝水 苦涩〔s8〕:涩,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课文中形容水又苦又涩 肖〔xi4o〕形石:肖,相似课文中指像雄鸡形状的天然石肖〞,这里不要读“xi1o 版〔b3n〕图:版,有文字或图形,供印刷用的底子课文中指我国的领土 不禁〔j9n〕:禁,忍住不要读成“禁〔j@n〕止〞的“禁〞的音课文中指“我〞看见肖形石像祖国幅员,忍不住喊出“应该叫中国石〞 傲〔4o〕然:傲,骄傲和自豪课文中形容像祖国幅员的雄鸡,刚强不屈地挺立着 不仅〔j!n〕:连词,同“不但〞,用在前一半句子,后一半句子里常用“而且〞、“还〞等照应,表示句子的意思更进一层 皱痕〔h6n〕:课文中指“中国石〞外表皱起来的印儿跟祖国大陆的地貌相似 祁〔q0〕连山:我国青海省南部,甘肃省西部山脉,海拔4000米 吐鲁番盆地:----自治区东部,是我国最低的地方盛产棉花、葡萄、哈密瓜 依偎〔w5i〕:偎,紧挨着课文中指“台湾〞、“海南〞两颗肖形石,紧靠祖国大陆 岛屿〔y(〕:屿,小岛岛的总称,课文中指台湾、海南等 稀罕〔h3n〕:罕,少见。
课文中指“中国石〞是大家希奇少见的事物这里的“罕〞读时要儿化 盛誉〔y)〕:誉,名誉,名声课文中指“中国石〞获得“最正确宝石〞的极大荣誉 奉〔f8ng〕为至宝:奉,尊重课文中指把“中国石〞尊重为最宝贵的宝物 快慰〔w8i〕:慰,抚慰课文中指战士夜里站岗放哨时,摸到“中国石〞,心里就感到痛快和抚慰 3.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下列各字注意不要误读: “散〔s4n〕布〞和“散〔s3n〕落〞的“散〞读音不同; “像看稀罕似〔sh@〕的〞中的“似〞,不要读成“s@〞; “虽〔su9〕然〞的“虽〞不要读成“su0〞; “大伙〞的“伙〞应读儿化韵 〔二〕通观全文,在了解本课主要事件根底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练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提示:一种办法,确定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一种办法,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 步骤:先了解自然段共几句话;再了解每一句话说了什么;再看哪一句是主要的,并画上记号概括自然段段意时,可以摘录原句,可以把重点词语、短句拼凑成一两句话,或根据主要内容,编写段意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第2自然段:一个初夏的早晨,我奔出营房拣石头 第3自然段:我把可心的石头一颗颗拣起来。
第4自然段:赶车的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头 第5自然段:我们舀泉水洗石头,发现一块像祖国幅员形状的“中国石〞 第6自然段:“中国石〞正像祖国幅员——傲然挺立的雄鸡 第7自然段:“中国石〞外表皱痕与祖国大陆地貌相似 第8自然段:大伙精心保管“中国石〞 第9自然段:“赛石会〞上,“中国石〞赢得了“最正确宝石〞的盛誉战士们感到祖国就在我们身边 2.引导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①内容一致或紧密相关的应归并为一大段〔一般表现为相关的地点、相同的时间或较集中的情节〕②个别自然段跟其他自然段既不好保持一致,也不紧密相关,有独到的意思,就独自“提升〞为一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战士们常常拣石头,还举行“赛石会〞 第二段〔第2~7自然段〕:我拣到一块“中国石〞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战士们喜爱并精心保管“中国石〞 3.议论一下为什么这样分段: ①第1自然段为什么需要独立成段〔第一段〕? 〔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开头,它交代了两点:战士们驻守的戈壁滩上,沙海和碎石是环境特点因此,战士们拣石、赛石就成了他们的重要活动内容这一段既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环境特点,又总括表明课文的主要内容,给“中国石〞的故事做了铺垫。
〕 ②为什么第2~7自然段可以归并为第二段?第8、9两个自然段可以归并为第三段? 〔第二段从第2~7自然段,写了拣“中国石〞的经过第三段,也就是第8、9两个自然段,写了大伙兴奋地欣赏“中国石〞,精心保管“中国石〞和“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夺魁从时间和地点的转换上,也不难看出两个段落的不同:前者是一个初夏的早晨,地点在营房以外的大漠之上;后者是在“我〞拣到“中国石〞之后,已经回到了哨所,以及“在以后〞的“赛石会〞上,“中国石〞屡屡取胜和对大家的鼓舞等,是哨所里的活动〕 4.小结 根据叙述的需要,文章一般都要分段的学习分段,归纳段意,是读懂全文,领会内容的必要伎俩练习好分段、归纳段意,重要的是要先通观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再认真读懂每一个自然段,通过归并自然段,划分段落;再从自然段的归纳、提炼中,抓住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大段段意 〔三〕质疑问难后,指名读课文〔注意自然段、特别是大段之间,停顿时间要长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