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论文(供热)小区热网设计汇总.docx
43页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哈尔滨市中山小区供热管网设计)学生姓名: 张军瑞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层 次: 专升本 指导教师: 崔 红(教授) 二O一O年4月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哈尔滨市中山小区供热管网设计) 学生姓名: 张军瑞 学习站点: 辽 阳 函 授 站 教育形式: 函 授 层 次: 专升本 专 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入学时间: 2009年9月 指导教师: 崔 红 职 称: 教 授 二0一0年4月摘 要本工程为哈尔滨市中山小区供热管网及换热站设计热网是集中供热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热能输送任务小区以热水作为供热热媒,一次网供水温度130ºC,回水温度80ºC,二次网供水温度95ºC,回水温度70ºC管网布置为闭式双管异程式系统,枝状管网,敷设方式为直埋式,整个管道采用自然补偿。
所有管段采用预制保温管,保温材料为聚氨酯,保护层为聚乙烯,通过水力计算确定管径采用补给水泵定压,系统运行时,采用质调节调节方式,以适应热负荷的变化换热站内选用循环泵为两用一备,补水泵为一用一备,选用两台换热器并联运行,卧式直通除污器整个网路由绘制的水压图可知网路压力工况均满足技术要求小区内大部分建筑物为民用住宅,有三处商业网点和宾馆等小区占地面积约为4.6万㎡,建筑面积约为13.3万㎡供暖热负荷5811.917KW,总循环水量199.7 t/h 设计中充分考虑将来的发展趋势,对供热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使得热水网路工况稳定,方案选择合理,满足各个建筑物的供暖要求,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空间次设计地点范围为沈阳市万树园小区供热管网小区外网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集中供热系统集中供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以往的设计中,由于外网与内网的配合往往出现缝隙,使得各个建筑物的资用压头与实际需要的出现偏差,使系统水力失调, 浪费了大量的热量,而供热效果却不甚理想.本次设计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使得系统的平衡性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减少系统的失调损失,节省燃料和电、水的消耗,并提高供热质量。
关键词:供热管网、热负荷、水压图、热力交换站目 录摘要 ………………………………………………………………………………I目录 ………………………………………………………………………………Ⅱ第1章 绪论 ………………………………………………………………………4 1.1 设计概述 ………………………………………………………………4 1.2 供热方案的确定及管道布置 …………………………………………41.2.1 供热方案的确定 …………………………………………41.2.2 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型式 …………………………………51.3 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5 1.3.1 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特征 ……………………5 1.3.2 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概算 ……………………5第2章 水力计算 …………………………………………………………………8 2.1 确定个用户的设计流量 ………………………………………………82.2 水力计算 ………………………………………………………………82.2.1主干线水力计算 ……………………………………………8 2.2.2最大支干线及各支线水力计算 ……………………………9第3章 水压图绘制及用户连接方式确定 ………………………………………203.1 水压图绘制 ……………………………………………………………203.1.1 对热水网路压力状况的基本技术要求 ……………………20 3.1.2 水压图绘制方法及步骤 ……………………………………203.2 热用户及热水网络的连接方式 ………………………………………223.2.1热用户及热水网络的连接方式 ……………………………22 3.2.2确定热用户与热网的连接方式 ……………………………22第4章 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 ………………………………………………234. 1 供热调节 ………………………………………………………………234. 2 直接连接质调节计算 …………………………………………………23第5章 补偿器的选择及其校核 …………………………………………………265. 1 “L”型补偿器校核 …………………………………………………265. 2 “Z”型补偿器校核 ……………………………………………………27第6章 换热站的型式选择及设备选择计算 ……………………………………296. 1 换热站的型式选择 ……………………………………………………296. 2 换热站内部设备选择 …………………………………………………296.2.1 循环泵的计算和选择 ………………………………………29 6.2.2 补给水泵的计算与选择 ……………………………………306.2.3 换热器的选择和计算 ………………………………………31 6.2.4 除污器的选择 ………………………………………………326. 3 换热站换热设备的布置 ………………………………………………32第 7章 供热管道的选择及其附件 ………………………………………………337. 1 管材的选择及管道的连接 ………………………………………………337. 2 阀门选择 …………………………………………………………………337. 3 管道的放弃及排水装置的布置 …………………………………………347. 4 检查井的布置 ……………………………………………………………347. 5 供热管道保温 ……………………………………………………………34第 8章 技术经济分析 ………………………………………………………………368. 1 异程式枝状管网与同程式环状管网的经济性比较 ……………………368. 2 管道敷设方式的技术分析 ………………………………………………37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042第1章 绪论1.1 设计概述集中供热是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供热管网,向一个城镇或较大区域的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集中供热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因为集中供热不仅能为我们提供较高品位的热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环境,有利于城市的美化同时还节省用地,缓解用电紧张的局面目前,集中供热已经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城市得以推广本设计为哈尔滨市中山小区供热管网及换热站设计施工图设计目前,集中供热是城市供暖的最主要方式,也是城市整体规划和布局的方向根据石家庄当地的地理位置,气象,地质,海拔高度,确定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为直埋无补偿敷设,供热调节采用改变水温的质调节这样既满足了用户热负荷的需要,又节约了能源从而使本次设计既经济又合理,符合设计的宗旨在这次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我系统的了解了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步骤在设计过程中我认真的查阅并研究了相关的书籍,资料和设计规范,进一步地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增强了综合运用能力和深化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了独立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本人的知识范围及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中一定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虽然在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之下已经改正了很多错误,但是难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望老师能够给予指正。
1.2 供热方案的确定及管道布置1.2.1供热方案的确定1、供热方案确定原则:集中供热系统方案的确定应根据国家的合理利用能源的方针政策,全面考虑热源、网路和热用户三个方面,经过经济技术的比较,全面的分析确定城市供热推行集中供热的方针和原则是“坚持因地制宜,广开热源,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尽可能地达到:最小的投资费用;最小的运行费用;稀有材料消耗最少;劳动力消耗最少;能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环保、可持续利用;工程在一定时期从全局看是合理可行的2、供热方案的确定热网是集中供热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热能输送任务热水供热管网的系统形式与热源位置,热用户分布及其热负荷性质和大小以及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选择热网系统形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安全供热和经济性3、本设计中的建筑全部为小区住宅,热负荷为季节性的供暖热负荷,现在小区普遍使用较低温度的热源,故可采用85/60°C的低温水为供暖的热媒根据建筑的总平面图及各用户负荷的分布情况,热网应选择双管异程式枝状管网管网的敷设采用直埋敷设,而且采用将供热管道、保温层、和保护层外壳三者紧密粘结在一起,形成整体的预制保温管结构1.2.2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型式1、热水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型式主要有枝状和环状两大类。
本设计采用枝状管网,枝状管网布置简单,这种管网供热管道的直径,距热源越远越小,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其缺点是没有供热的后备能力,当某点发生事故时,其后的所有用户均被断绝供热2、为了在热水管网发生故障时,缩小事故的影响范围和迅速消除故障,在与干管相连接的管路分支处,及在与分支管路相连接的较长的用户分支处,均应装设阀门1.3集中供热系统的设计热负荷集中供热是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供热管网,像一个城镇或较大区域的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有供暖、通风、热水供应、空气调节、生产工艺等用热系统这些用热系统热负荷的性质及其大小是供热规划和设计的重要依据1.3.1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特征与概算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规划或初步设计时,通常采用热指标法概算各类热用户的设计热负荷利用面积热指标法计算各热用户热负荷时,可按下式进行概算[1] KW (1-1)式中:-----------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建筑物的供暖面积热指标(W/㎡) 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1.3.2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根据《热力网设计规范》可知各种建筑的采暖热指标,这里住宅qh=43(W/m2)、商业网点取qh=48(W/m2)、酒店取qh=55(W/m2))。
例如:1#楼热负荷的计算由建筑图可以得到1#楼单层建筑面积,乘以层数可得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