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烟草的产量与质量.docx
13页第五章烟草的产量与质量烟草是一种嗜好性经济作物,烟草生产不仅要求产量高,而且要求质量好,才能满足工 业生产和消费者的要求但是,在生产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造成产量与质量的矛盾, 甚至相当激化,形成高产而不优质,或者优质而产量低因此,搞好烟草生产的目的,就是 要采取科学的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供形成优质烟叶的生产环境,使矛盾得到统一, 最终获得一定产量的优质烟叶第一节烟草的产量烟草的产量分为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生物学产量是指烟株各个器官的干重,经济 产量是指所利用器官的干重有一些黄花烟草的烟制品既利用叶又利用一部分茎和根,其经 济产量应包括烟叶和所利用的茎和根而其他类型烟草的主要经济产品是烟叶,其经济产量 即是烟叶产量烟叶产量的构成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单株叶数、单叶干重单纯以数字 计算,只要增加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数量,都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实际生产中,三个因素在数量上并不是可以任意增加的有的因素增加比较容易, 有的则很困难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比较容易,但实际上受烟株生长习性、品质要求和田间管 理等的限制,密度的适宜范围并不太大增加单株叶数虽然比较容易,但受品种和生长期的 限制,也不能任意增加。
增加单叶重相应来说比较困难,而采取一定的栽培措施也还可以做 到,但是单叶重与品质也有一定的关系,不是越重越好,增加的幅度也是有限的而且,这三个因素彼此之间是有一定矛盾的密度和单株叶数之间有矛盾,它们与单 叶重的矛盾更为突出,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都证明,密度和单株叶数的增加超过了一定范围, 会严重影响单叶重,叶小而薄,产量增加有限,质量却大大下降当然,这三个因素间的矛 盾是能够合理解决而达到统一的,要靠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合理的栽培技术一、烟草产量的构成(一) 单位面积株数在保持单株留叶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株数,产量持续增加但是在产 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进一步增加株数,增产的效应就逐渐降低这是因为株数超过一定范 围,烟株间对营养的竞争作用,导致单叶重下降,烟叶内含物减少,烟叶品质也降低20 世纪70年代为追求优质高产,栽培密度达到27000〜30000株/hm2,造成叶小片薄,烟叶质 量大幅度下降二) 单株叶数在保持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株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单株留叶数,烟叶的产量大幅度提 高但超过一定的叶数范围,产量降低原因是单株叶数超过一定范围后,烟田群体的片层 结构发生变化,单叶重会随单株留叶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同时会造成叶小、叶薄、内含物 质不充实,使烟叶品质降低20世纪50年代末期和70年代我国种植乔庄多叶、千斤黄等 多叶型品种,单株叶数达50片以上,烟叶单产虽有提高,但质量下降幅度较大,对国外市 场影响很大三) 单叶重把单株叶数控制在18〜22片,栽烟密度18000株/hm2左右,充分利用光照、温度、降 雨条件,提高营养水平增加产量是获得烟草优质丰产的重要途径把单叶面积提高到约1000cm2,把单叶重提高到6〜10g,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烟叶产量单叶重小于6g的烟叶, 叶片色淡片薄;高于14g的烟叶叶片厚而粗糙,烟碱含量过高,烟气刺激性大,烟叶质量也 是低的构成烟叶产量的三个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依靠单一因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 高产量,但是超过一定范围之后都会降低质量因此,提高烟叶的产量必须根据烟叶的生产 特点,在质量最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产量二、影响烟叶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一) 品种不同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烟叶的物理性状、叶内化学成分都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如 单株叶数和叶片形状多叶型品种的单株叶数较多(如乔庄多叶单株叶数50片左右),但 是叶片薄,单位叶面积重很低少叶型品种单株叶数较少(如NC89、红花大金元,约留20 片左右),但是叶片厚,单位叶面积重比较大。
一般而论,抗性强,叶数相对较多的品种, 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生产上不同品种,单株叶数差异较大,单株留叶数不同所形成的单位 叶面积重量也不同少叶型品种叶数虽少,但单叶重却远高于多叶型品种的叶片,同时由于 少叶型品种叶片在发育成熟过程中接受光温条件好,叶片品质良好多叶型品种虽然依靠较 多叶片可高产,但叶片品质下降较多二) 种植密度群体密度对烟草产量影响很大加大种植密度后,由于单位土地面积上株数增加,而 使总叶面积有所增加,产量也随之提高但是密度过大往往导致烟叶品质严重下降,烟叶可 用性降低,反而违背烟叶生产的目的过多地扩大行株距,叶片充实度虽可增大,但因密度 减小,最终仍会导致产低质劣,烟叶可用性降低国内外的有关理论和实践也已证明,合理 的群体结构是保证烟草质量的重要条件三) 水肥条件烟叶良好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肥条件为了提高产量而增大水肥供应量,虽然可以使 烟株生长旺盛,但容易造成后期烟叶不易落黄成熟,难以调制,烤后烟叶质量低劣但若水 肥跟不上,则影响烟株正常生长,烟叶往往发育不良,致使产量降低,品质也下降四) 调制技术烟叶的潜在产量和优良品质只有通过调制过程方能显现出来,因此,成熟采收、调制 方法等,对烟叶产量和品质都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要使烟叶优质稳产,在烟田做好水肥调控 的基础上,必须把好调制质量关第二节烟草的质量烟叶是烟草工业的原料,烟叶质量是烟草制品质量的基础烟叶质量是由许多因素汇 合起来所表现出的综合效果,一般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化学特性、物理特性和可用性 等诸多方面影响烟叶质量的因素较多,十分复杂,而且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例如, 外观质量是指可以看到或感觉到的叶片大小、成熟度、颜色、光泽、组织结构、厚度等,内 在质量包括香味、余味、刺激性、生理强度等,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 外观质量好的,其内在质量也好;外观质量差的,其内在质量也差,外观质量在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内在质量的特点及好坏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却往往存在着不同 程度的差异,内外不能统一又如,国内外烟草研究工作者都认为烟叶是由各种化学成分组 成的,试图寻求化学成分与内在质量的规律,曾对烤烟、雪茄烟、白肋烟、香料烟等进行了 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虽然已经鉴定出烟叶及烟气的化学成分有5000多种,由于烟草化学 成分种类繁多,对烟叶质量的影响又十分复杂,不同类型烟草的化学成分差异极大,很难定 量地加以阐述即使对于不同类型烟叶用化学成分来说明其质量好坏,也没有得到一致的结 论。
因此,多年来鉴别烟叶质量优劣的主要方法是凭外观性状和感官评吸来判断,由于人 们习惯和爱好的不同,对质量的评价难免带有主观性近些年来,较广泛的采用感官评价与 化学成分分析相结合来鉴别烟叶质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都赶不上实际的需要 还缺乏客观地、完整地、量化地鉴定方法,给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是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鉴于此,我们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介绍一、烟草的质量要素(一)外观质量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其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在外观特征和烟气特 征上的表现,这种表现具有规律性和普遍性1. 成熟度成熟度是烟叶在田间发育过程中形成质量水平的反映,成熟度好的烟叶颜色均匀一致, 叶片正反面颜色差异小,油分足,色度浓,香气质好量足,吃味醇和,杂气和刺激性小未 成熟的烟叶调制后带青或有潜在浮青,缺乏光泽,组织粗糙或平滑,出丝率低在任何情况 下,各类型烟叶的成熟度必须达到最优程度2. 身份身份指烟叶的组织构造密度,即叶肉细胞的大小及其排列的疏密程度通常身份厚的 烟叶油分足、香味好,质轻、片薄的烟叶往往色淡、少香无味叶片过厚的烟叶,如油分差, 虽身份较好但也不是优质烟叶除雪茄包皮烟要求叶片薄外,其他类型烟叶均要求叶片的身 份要好,即便香料烟也是如此。
3. 颜色在烟草的大家族中,叶片的颜色可变性较大烤烟最佳颜色为橘黄和金黄,而且在储 藏过程中不褪色,白肋烟和沙姆逊型香料烟要求咖啡颜色,黄花烟叶片调制后则要求叶片呈 绿或黄绿色不同烟叶类型要求烟叶的颜色差异较大,但是同一类型的烟叶则要求颜色均匀 一致,有色度和光泽,从而使不同颜色的烟叶具有不同的色、香、味特点4. 油分和弹性油分是指叶片内含有的一种柔润的半流体物质(芳香油和树脂)弹性是指含水量适中 的烟叶轻微撕拉时的抗碎能力,即烟叶具有的拉力这两个因素是紧密相连的,油分足则弹 性强,反之,油分少则弹性弱一般油分多的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也较充足,刺激性也较 轻由于油分足弹性强,烟叶在加工等过程中的破损少,出丝率高,填充能力强,提高烟叶 的可用性5. 大小和形状对烟叶的大小及形状要求因烟草类型而不同雪茄外包皮叶要求长度适中而宽度较大; 香料烟叶长度不宜超过16cm日本学者提出,日本的烤烟最大叶长不宜超过60cm某些晒 晾烟,叶片过长反而对质量不利通常认为在香料烟和烤烟等类型中,适中偏小的叶片比大 型叶片的香气吃味要好至于叶形,有人认为烤烟窄叶形品种的香味浓度通常大于宽叶形品 种,后者的填充性却相对好些。
山崎等以同一品种为材料,对叶的大小和形状与化学成分的 关系进行专门研究证明,着生位置相同,叶形一致的情况下,叶片大则总氮、烟碱、总挥发 性碱的含量高;叶宽基本一致而叶片长的总氮、烟碱含量偏高6. 部位同一烟株上着生部位不同的烟叶,由于光照条件和营养条件以及成熟时环境条件等不 同,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有着明显的差别在烟叶的分级中,通常把部位这一因素放在首位 一般认为烤烟的腰叶和腰叶偏上部位(上二棚)叶片质量最好香料烟由于种植密度较大, 达24万株/hm2左右,以顶叶质量最好白肋烟以下二棚和腰叶作为卷烟原料最好7. 杂色和破损带有杂色的烟叶,香气质差量少,杂气增多,刺激性增大破损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表现 在使叶组织破坏,不但损害烟叶的某些化学品质而且失去成丝的韧性,以致叶脉占的比重增 加,降低了烟叶的可用性叶片着生部位对烟叶质量影响较大,主要是质量因素在适宜范围之内的变化成熟度、 油分、身份、叶面结构、叶片的大小和开展程度,是评价某一地区烟叶质量的重要因子在 现行国家烤烟等级标准中,成熟度是第一要素,说明了成熟度在评价烟叶外观特征中的重要 性叶片油分足、身份好、结构疏松等因素是应最大限度显现的烤后叶片长度约60cm, 宽度324 cm是优质烟叶的良好特征。
我国烟叶生产上常用上等烟比例代表生产水平的高 低,国外常用品质指数衡量生产水平二)化学成分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比值,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烟叶及其制品的烟气特性,因 而直接影响着烟叶品质的优劣烟叶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如下三大类:1. 非含氮化合物非含氮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淀粉、有机酸、石油醚提取物、萜烯类、多酚类、纤维 素和果胶质等在一定幅度范围内,糖含量高则烟叶品质好优质烟叶中总糖量一般为 18%〜22%,还原糖为16%〜20%淀粉会使烟叶燃烧不良,产生难闻的气味,不仅影响 烟气质量,而且使安全性下降淀粉在烘烤过程中分解的单糖,可使烟叶弹性好、吃味佳, 因此,优质烟叶中淀粉一般为2%〜4%有机酸、石油醚提取物、萜烯类、多酚类等是形 成香气的重要因素,这些物质只有在良好的土壤条件和施肥措施下,才能大量形成纤维素 和果胶质属多糖类物质,分子量大,不易分解,被认为是烟草中稳定的化合物2. 含氮化合物包括烟碱、氨基酸、蛋白质和叶绿素等烟碱又称尼古丁,是产生生理强度的物质,含 量在1.5%〜3.5%为适宜烟碱含量过高,烟气劲头过大,刺激喉部使之产生呛咳感觉;烟 碱含量过低时则使烟气少香无味,不能产生吸烟应有的效应。
烟叶中氨基酸与香吃味品质有 一定的关系,此外,氨基酸与糖类作用的产物对烟叶香吃味品质贡献很大蛋白质含量过高, 烟叶燃烧不良,发出难闻的气味,抽吸时有苦辣味,因而香气、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