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肝吸虫肺吸虫.ppt
96页医学寄生虫学多媒体课件医学寄生虫学多媒体课件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OF MEDICAL PARASITOLOGY山西中医学院微免教研室山西中医学院微免教研室 TEACHING SECTION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SHANXI COLLEGE OF TCM讲授:元海军讲授:元海军9/18/20241复习旧课内容复习旧课内容: :丝虫的形态特征丝虫的形态特征 丝虫的生活史特点丝虫的生活史特点 丝虫的致病作用丝虫的致病作用9/18/20242华支睾吸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肝吸虫肝吸虫〔〔Liver fluke〕〕9/18/20243[学习目的及要求学习目的及要求 ]v 掌握肝吸虫的形态、生活史和致病掌握肝吸虫的形态、生活史和致病v 熟悉肝吸虫的实验诊断熟悉肝吸虫的实验诊断v 了解肝吸虫的流行与防治了解肝吸虫的流行与防治9/18/20244[学习重点及难点学习重点及难点 ]v肝吸虫的形态特征肝吸虫的形态特征v肝吸虫的生活史肝吸虫的生活史v肝吸虫的致病作用肝吸虫的致病作用9/18/20245一、形一、形 态态 〔〔Morphology〕〕9/18/202461.成虫〔成虫〔 Adult 〕:〕: 虫体扁平,前窄后宽,形似葵花子。
虫体扁平,前窄后宽,形似葵花子 口吸盘大于腹吸盘,腹吸盘位于虫体前口吸盘大于腹吸盘,腹吸盘位于虫体前1/5处 消化系:有口、咽、食道及两条直的肠支,消化系:有口、咽、食道及两条直的肠支,直达虫体末端直达虫体末端 生殖系:睾丸两个分支,前后排列于体后生殖系:睾丸两个分支,前后排列于体后1/3处,有分叶状卵巢,位于虫体中部,受处,有分叶状卵巢,位于虫体中部,受精囊椭圆形,较大,位于卵巢与睾丸之间精囊椭圆形,较大,位于卵巢与睾丸之间子宫为弯曲的管状,位于卵巢与腹吸盘之子宫为弯曲的管状,位于卵巢与腹吸盘之间9/18/202479/18/202489/18/20249〔虫体后段〕〔虫体后段〕〔虫体前段〕〔虫体前段〕9/18/202410 2. 虫卵〔虫卵〔 Eggs〕:〕: 卵圆形,似芝麻,最小的蠕虫卵,黄褐色卵圆形,似芝麻,最小的蠕虫卵,黄褐色9/18/202411v 前端有卵盖,盖的两旁有肩峰,后端有突起前端有卵盖,盖的两旁有肩峰,后端有突起9/18/202412v 卵内含有一毛蚴卵内含有一毛蚴9/18/202413肝肝吸吸虫虫虫虫卵卵扫扫描描电电镜镜图图9/18/202414二、肝吸虫生活史二、肝吸虫生活史((Life cycle of Liver fluke ))9/18/2024159/18/202416肝胆管肝胆管性成熟性成熟后产卵后产卵虫卵虫卵随胆汁随胆汁肠腔肠腔随粪便随粪便外界外界〔水〕〔水〕第一中第一中间宿主间宿主淡水螺淡水螺毛蚴、胞蚴、雷蚴、尾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逸逸出出水水侵入侵入第二中第二中间宿主间宿主淡水鱼、虾淡水鱼、虾囊蚴囊蚴经口经口终宿主终宿主小肠小肠脱囊脱囊形成幼虫形成幼虫胆总管胆总管进进入入肝吸虫生活史肝吸虫生活史9/18/2024179/18/202418第一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First intermediate host9/18/202419外被密集纤毛的毛蚴外被密集纤毛的毛蚴9/18/202420第一中间宿主体内的肝吸虫雷蚴第一中间宿主体内的肝吸虫雷蚴9/18/202421肝吸虫尾蚴肝吸虫尾蚴9/18/202422第二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Second intermediate host9/18/202423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的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的肝吸虫囊蚴肝吸虫囊蚴9/18/202424三、致病三、致病 〔〔Pathogenesis〕〕9/18/202425 寄生人体导致华支睾吸虫病〔肝吸寄生人体导致华支睾吸虫病〔肝吸虫病〕,该病由成虫在肝脏胆管内的寄虫病〕,该病由成虫在肝脏胆管内的寄生而引起,主要危害是肝受损。
生而引起,主要危害是肝受损 9/18/202426 虫体分泌物、代谢产物和虫体崩解产物等虫体分泌物、代谢产物和虫体崩解产物等, 化学刺激化学刺激 + 机械性阻塞作用机械性阻塞作用 胆汁淤集胆汁淤集 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胆管炎、胆囊炎,如化脓性细菌感染造成脓性胆管炎胆管炎、胆囊炎,如化脓性细菌感染造成脓性胆管炎 反复、长期发作反复、长期发作 胆汁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 门脉高压门脉高压+ 脾肿大脾肿大+腹水腹水 胆结石〔虫体、虫卵〕,胆结石〔虫体、虫卵〕, 胆管癌胆管癌(主要为腺癌〕主要为腺癌〕 致致病病机机理理9/18/202427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决定于感染的轻、重;病人的健康与营养状况。
决定于感染的轻、重;病人的健康与营养状况 根据临床病症、体症可分成如下类型:根据临床病症、体症可分成如下类型: 轻度感染:一般可无明显病症,粪检可查见轻度感染:一般可无明显病症,粪检可查见 虫卵 中度感染:可常见腹痛、腹泻、肝区疼痛等中度感染:可常见腹痛、腹泻、肝区疼痛等 重度感染:肝肿大,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重度感染:肝肿大,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 水,甚至死亡水,甚至死亡9/18/202428肝吸虫重度感染早期肝脾肿大肝吸虫重度感染早期肝脾肿大9/18/202429肝吸虫感染的晚期肝吸虫感染的晚期病人:病人:肝、脾肿大;肝、脾肿大;门脉高压、腹水门脉高压、腹水9/18/202430肝吸虫的成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肝吸虫的成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9/18/202431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Diagnosis 〕〕9/18/2024321. 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 v 直接涂片法:虫卵小,检获率低,易漏诊直接涂片法:虫卵小,检获率低,易漏诊v 浓集法:检出率较高浓集法:检出率较高v 十二指肠引流法:检出率最高,但操作复杂十二指肠引流法:检出率最高,但操作复杂。
2.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其中其中ELISA法既能检测血中抗体,法既能检测血中抗体,又能检测血中循环抗原又能检测血中循环抗原 9/18/2024339/18/202434·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患者,男性,3737岁因反复发作性黄疸伴肝功能损岁因反复发作性黄疸伴肝功能损害害5 5年余入院,入院前半年病症加重,于年余入院,入院前半年病症加重,于19951995年年7 7月月1111日以日以““黄疸原因待查〞入院患者黄疸原因待查〞入院患者19901990年年5 5月初起因腹月初起因腹痛痛/ /黄疸伴肝功能损害,曾住院黄疸伴肝功能损害,曾住院5 5次,累计时间逾次,累计时间逾1 1年,年,分别诊断为分别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肝内胆管扩张〞,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肝内胆管扩张〞,““早期胆汁性肝硬化〞,早期胆汁性肝硬化〞,““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曾行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曾行““胆囊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和““脾切除及脾静脉分流术〞,但黄疸脾切除及脾静脉分流术〞,但黄疸一直未消退,时有右上腹痛,乏力纳差等病症。
一直未消退,时有右上腹痛,乏力纳差等病症9/18/202435 体检:体温体检:体温37.2℃37.2℃,面色灰暗,巩膜、皮肤黄,面色灰暗,巩膜、皮肤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中上腹部有两条大,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中上腹部有两条手术疤痕,分别长手术疤痕,分别长15cm15cm和和20cm20cm,肝肋下未及,肝脾,肝肋下未及,肝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白细胞白细胞7.4×109/L7.4×109/L,中性,淋巴,血小板,中性,淋巴,血小板142×109/L142×109/L,粪便中未查见寄生虫卵粪便中未查见寄生虫卵B B超检查超检查““肝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光点分布均匀,肝右前叶肝管内脏大小形态正常,光点分布均匀,肝右前叶肝管内有多枚大小不等之强回声,成窜排列,后伴声影,有多枚大小不等之强回声,成窜排列,后伴声影,血管走行清晰,门静脉内径正常,总胆管血管走行清晰,门静脉内径正常,总胆管9mm9mm〞9/18/202436 入院后经认真追问病史患者于入院后经认真追问病史患者于19881988年赴深圳工年赴深圳工作作3 3年,期间经常食生鱼片,遂考虑华支睾吸虫病,年,期间经常食生鱼片,遂考虑华支睾吸虫病,19951995年年7 7月月2525日抽血送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日抽血送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查华支睾吸虫抗体病研究所查华支睾吸虫抗体1∶401∶40阳性〔阳性〔ELISAELISA法法〕〕8 8月月2 2日再查血华支睾吸虫抗体日再查血华支睾吸虫抗体1∶401∶40阳性,皮内阳性,皮内试验阳性,诊断:华支睾吸虫病。
试验阳性,诊断:华支睾吸虫病9/18/202437 8月月16日予吡喹酮治疗〔日予吡喹酮治疗〔150mg/kg,,5日疗程〕,日疗程〕,同时经保肝退黄及抗感染治疗,肝功能正常,于同时经保肝退黄及抗感染治疗,肝功能正常,于8月月30日出院出院后日出院出院后4月,血华支睾吸虫抗体阳性月,血华支睾吸虫抗体阳性〔<〔<1∶ ∶40〕,皮内试验阳性,再服吡喹酮一疗程,〕,皮内试验阳性,再服吡喹酮一疗程,1996年年6月时随访,患者肝功能正常,可正常生活月时随访,患者肝功能正常,可正常生活和从事轻工作〔解放军第和从事轻工作〔解放军第213医院,大连 薛塔医院,大连 薛塔塔:华支睾吸虫病误诊一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塔:华支睾吸虫病误诊一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虫病杂志 1999;;17(1)::59〕〕 9/18/202438五、流行五、流行〔〔 Prevalence 〕〕9/18/202439v本病流行于本病流行于亚洲各国,亚洲各国,我国我国24个省个省流行,以台流行,以台湾、广东、湾、广东、广西、辽宁、广西、辽宁、山东等感染山东等感染率最高 9/18/202440v 传染源多:病人、保虫宿主传染源多:病人、保虫宿主 v 虫卵入水时机多虫卵入水时机多:厕所、喂鱼、病畜粪厕所、喂鱼、病畜粪v 中间宿主广泛:我国螺有中间宿主广泛:我国螺有3科科7种,淡水种,淡水鱼鱼68种,虾数种。
种,虾数种 v 不良饮食习惯不良饮食习惯 :广东:广东“鱼生〞鱼生〞“鱼生粥鱼生粥〞,辽宁鲜族〞,辽宁鲜族“生鱼佐酒〞,山东生鱼佐酒〞,山东“烤鱼烤鱼〞流行因素流行因素:9/18/202441六、防治六、防治〔〔Treatment and control〕〕9/18/202442v 粪便管理,防止虫卵入水粪便管理,防止虫卵入水v 消灭第消灭第1中间宿主中间宿主v 改变饮食习惯改变饮食习惯v 治疗患者治疗患者 吡喹酮吡喹酮,阿苯达唑阿苯达唑9/18/202443归纳小结归纳小结v 寄生部位:寄生部位:肝脏的胆管内肝脏的胆管内v 感染阶段:感染阶段:囊蚴囊蚴v 感染途径:感染途径:经口经口v 致病阶段:致病阶段:成虫成虫v 诊断阶段:诊断阶段:虫卵虫卵v 第一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豆螺、沼螺豆螺、沼螺v 第二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淡水鱼、虾v 保虫宿主:保虫宿主:猫、犬等猫、犬等9/18/202444卫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肺吸虫肺吸虫Lung fluke9/18/202445[学习目的及要求学习目的及要求 ]v 掌握肺吸虫的形态、生活史和致病掌握肺吸虫的形态、生活史和致病v 熟悉肺吸虫的实验诊断熟悉肺吸虫的实验诊断v 了解肺吸虫的流行与防治了解肺吸虫的流行与防治9/18/202446[学习重点及难点学习重点及难点 ]v肺吸虫的形态特征肺吸虫的形态特征v肺吸虫的生活史肺吸虫的生活史v肺吸虫的致病作用肺吸虫的致病作用9/18/202447一、形一、形 态态 〔〔Morphology〕〕9/18/202448 1. 成虫〔成虫〔 Adult 〕:〕: 椭圆形,虫体肥厚,反面隆起,腹面扁平。
椭圆形,虫体肥厚,反面隆起,腹面扁平 口腹吸盘等大,腹吸盘位于虫体中横线之口腹吸盘等大,腹吸盘位于虫体中横线之前 生殖系:两睾丸分支,左右并列于虫体后生殖系:两睾丸分支,左右并列于虫体后 1/3处,卵巢分叶〔处,卵巢分叶〔5-6叶〕,与子宫并列叶〕,与子宫并列于腹吸盘前方两侧,卵黄腺位于虫体两于腹吸盘前方两侧,卵黄腺位于虫体两侧 消化系:两肠支螺旋状,弯曲于虫体两侧消化系:两肠支螺旋状,弯曲于虫体两侧9/18/2024499/18/202450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9/18/2024512. 虫卵〔虫卵〔 Eggs〕:〕:v 不规那么椭圆形不规那么椭圆形 ,似陶罐次品,金黄,似陶罐次品,金黄色色v 卵壳厚薄不均,卵盖大而明显;卵壳厚薄不均,卵盖大而明显;v 内含一个卵细胞和多个卵黄细胞内含一个卵细胞和多个卵黄细胞9/18/202452卫氏并殖吸虫虫卵卫氏并殖吸虫虫卵9/18/202453卫氏并殖吸虫虫卵卫氏并殖吸虫虫卵9/18/202454二、二、肺吸虫肺吸虫生活史生活史〔〔Life cycle of Lung fluke 〕〕9/18/2024559/18/202456肺肺性成熟性成熟后产卵后产卵虫卵虫卵痰、粪痰、粪外界外界〔水〕〔水〕毛蚴毛蚴侵入侵入第一中第一中间宿主间宿主川卷螺川卷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逸出逸出水水侵侵入入第二中第二中间宿主间宿主淡水蟹、蝲蛄淡水蟹、蝲蛄囊蚴囊蚴经口经口终宿主终宿主小肠小肠脱囊脱囊形成幼虫形成幼虫穿过穿过肠壁肠壁腹腔腹腔移行移行穿过穿过膈肌膈肌胸腔胸腔进进入入肺吸虫生活史肺吸虫生活史9/18/2024579/18/202458第一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First intermediate host 毛蚴毛蚴→胞蚴胞蚴→母雷蚴母雷蚴→子雷蚴子雷蚴→尾蚴尾蚴 9/18/202459卫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毛蚴毛蚴9/18/202460卫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尾蚴尾蚴9/18/202461第二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Second intermediate host卫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囊蚴( (Metacercaria)主要存主要存在于石蟹和蝲蛄的肌肉、内脏和腮等处。
在于石蟹和蝲蛄的肌肉、内脏和腮等处9/18/202462卫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囊蚴Metacercariae of Paragonimus westermani9/18/202463石蟹体内的卫氏并殖吸虫石蟹体内的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囊蚴Metacercariae of Paragonimus in a crabfish9/18/202464幼虫脱囊幼虫脱囊 A young paragonimus hatching out of a metacercaria. This usually takes place in the duodenum of the animal host. 9/18/202465幼虫脱囊幼虫脱囊9/18/202466三、致病三、致病 〔〔Pathogenesis〕〕9/18/202467致病机理:致病机理: 肺吸虫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肺吸虫病主要是童虫或成虫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损伤,及其代谢物等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响病变以在器官或组织内形成互相沟响。
病变以在器官或组织内形成互相沟通的多房性小囊肿为特点通的多房性小囊肿为特点9/18/202468一、〔急性期〕一、〔急性期〕Acute stagev 致病原因:致病原因: 童虫移行、游窜所致机械性损伤和童虫移行、游窜所致机械性损伤和v 超敏反响超敏反响v 病变部位:病变部位: 肠壁、肝局部出血、坏死等肠壁、肝局部出血、坏死等v 主要病症:轻者仅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低热主要病症:轻者仅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消瘦、低热等非特异性病症重者发病急,毒性病症明显,如高热、等非特异性病症重者发病急,毒性病症明显,如高热、腹痛、腹泻等;白细胞数增多,可高达腹痛、腹泻等;白细胞数增多,可高达20~~30×109//L,,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一般为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一般为20%~%~40%,高者可达%,高者可达80%以上9/18/202469二、慢性期〔二、慢性期〔Chronic Stage〕〕是由于虫体在肺脏等部位形成囊是由于虫体在肺脏等部位形成囊肿所致一般要经过肿所致一般要经过脓肿期、囊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肿期、纤维疤痕期9/18/202470v 主要因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和出血。
主要因虫体移行引起组织破坏和出血v 病变处呈洞穴状或隧道状,内有血液和病变处呈洞穴状或隧道状,内有血液和虫体含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虫体含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等,病灶四周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脓肿病灶四周产生肉芽组织而形成薄膜状脓肿壁,并逐渐形成脓肿壁,并逐渐形成脓肿v X线线: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润阴影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润阴影脓肿期:脓肿期:9/18/202471v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浸润、聚集,由于渗出性炎症,大量细胞浸润、聚集,最后细胞死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容物浓最后细胞死亡、崩解液化,脓肿内容物浓缩为果酱样粘稠性液体缩为果酱样粘稠性液体v镜检:镜检:坏死组织+夏科雷登氏结晶体+大坏死组织+夏科雷登氏结晶体+大量虫卵囊壁因大量肉芽组织增生而肥厚,囊壁因大量肉芽组织增生而肥厚,包裹整个病灶,形成包裹整个病灶,形成多房性多房性囊肿vX线线:界线清楚的结节状虫囊界线清楚的结节状虫囊囊肿期:囊肿期:9/18/202472夏科雷登氏结晶体夏科雷登氏结晶体9/18/202473v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它处,囊肿内容物通过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它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支气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病灶形成疤痕。
化,病灶形成疤痕v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v以上三期病变常可同时见于同一器官内以上三期病变常可同时见于同一器官内纤维疤痕期:纤维疤痕期:9/18/2024749/18/202475成虫寄生在肺中的组织切片成虫寄生在肺中的组织切片-19/18/202476成虫寄生在肺中的组织切片成虫寄生在肺中的组织切片A Cross-section of Paragonimus Sp in Lungs9/18/202477在慢性期由于多种器官受损,临床上在慢性期由于多种器官受损,临床上按器官损害分型:按器官损害分型:v 胸肺型:咳嗽、胸痛、血痰,铁锈色痰患者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或咳铁锈色痰〔痰中常可见大量虫卵〕,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明显改变,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9/18/202478v 脑脊髓型脑脊髓型::患者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癫出现头晕、头痛、癫痫、痫、肢体变形肢体变形、半身、半身不遂、瘫痪和视力障不遂、瘫痪和视力障碍等占位性病征碍等占位性病征9/18/202479v腹型:腹型: 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带血;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带血;或有肝功能紊乱、肝大、转氨酶升高、白或有肝功能紊乱、肝大、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等肝损害表现。
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等肝损害表现v皮下包块型:皮下包块型: 可见皮下移走性包块或结节,大小不一,可见皮下移走性包块或结节,大小不一,触之可动触之可动9/18/202480四、实验诊断四、实验诊断〔〔Diagnosis 〕〕9/18/202481v 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1. 直接涂片法或浓集法在痰、粪便中查虫卵直接涂片法或浓集法在痰、粪便中查虫卵2. 皮下包块或结节活检童虫皮下包块或结节活检童虫 v 免疫学试验:免疫学试验: 1. 皮内试验皮内试验 2. ELISA法法9/18/202482补充:补充:皮内试验〔皮内试验〔intrademal test,,IDT〕:是以速发型〕:是以速发型超敏反响为根底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当给感染了超敏反响为根底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当给感染了某种寄生虫的患者皮内注入了少量同种寄生虫抗某种寄生虫的患者皮内注入了少量同种寄生虫抗原后,抗原与患者体内已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原后,抗原与患者体内已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发生脱颗粒反后,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发生脱颗粒反响,释放出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使局部皮肤出响,释放出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使局部皮肤出现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及细胞浸润等变化,现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及细胞浸润等变化,呈现局部皮肤的红肿现象。
呈现局部皮肤的红肿现象9/18/202483皮内试验皮内试验9/18/202484ELISA法法9/18/202485 广东潮汕,男,广东潮汕,男,3838岁因腹胀、纳差、咳嗽、尿岁因腹胀、纳差、咳嗽、尿少、低热、乏力、消瘦、周身酸痛两月余,于少、低热、乏力、消瘦、周身酸痛两月余,于19971997年年8 8月就诊查体:恶病质,蛙状腹血清球蛋白、月就诊查体:恶病质,蛙状腹血清球蛋白、IgGIgG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红细胞沉降率68mm/1h68mm/1hX X线胸片示:右下肺盘线胸片示:右下肺盘状肺不张,左胸有少量积液超声检查示:肝实质弥状肺不张,左胸有少量积液超声检查示:肝实质弥漫性病变,中量腹水腹部漫性病变,中量腹水腹部CTCT示:肝左叶内可疑包膜示:肝左叶内可疑包膜下结节状病灶腹水为渗出液,下结节状病灶腹水为渗出液,PPDPPD试验阴性予抗试验阴性予抗炎、护肝、利尿治疗,病症反复炎、护肝、利尿治疗,病症反复·病例报告·9/18/202486 X线胸片表现多变,呈渗出性改变、胸膜增厚、线胸片表现多变,呈渗出性改变、胸膜增厚、团块状团块状阴影阴影等。
同年等同年9月出现左侧腹部隐痛并肿块月出现左侧腹部隐痛并肿块形成超声检查示:肝大,左上腹增强回声,无包形成超声检查示:肝大,左上腹增强回声,无包膜,考虑腹壁膜,考虑腹壁恶性占位性病变恶性占位性病变10月该肿块及腹水月该肿块及腹水消失,发现双胁部、左下腹多发黄豆大至鸽蛋大消失,发现双胁部、左下腹多发黄豆大至鸽蛋大肿肿块块,病理检查回报:送检物为,病理检查回报:送检物为纤维脂肪组织纤维脂肪组织,有散,有散在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有嗜酸性在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有嗜酸性粒细胞呈进行性增高,粒细胞呈进行性增高,9月月28日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日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数为3.3×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症9/18/202487 追问病史,诉发病前追问病史,诉发病前10天曾在武汉食用腌蟹天曾在武汉食用腌蟹至此,诊断疑为肺吸虫病浓集法查晨痰,发现至此,诊断疑为肺吸虫病浓集法查晨痰,发现肺吸虫卵,确诊为卫氏肺吸虫病予吡喹酮口服,肺吸虫卵,确诊为卫氏肺吸虫病予吡喹酮口服,剂量剂量75mg/kgd-1,分,分3次口服,连服次口服,连服2天天 。
服药服药次日食欲见增,腹胀减轻,次日食欲见增,腹胀减轻,1个月内病症消失,个月内病症消失,体重增加体重增加 10kg,随访,随访4个月无不适〔广东省汕个月无不适〔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吴宝安:肺头市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吴宝安:肺吸虫病一例延误诊治报告 临床误诊误治 吸虫病一例延误诊治报告 临床误诊误治 Vol.12 No.3 1999〕〕 9/18/202488五、流行五、流行〔〔 Prevalence 〕〕9/18/202489 肺吸虫主要分布于亚、非、拉,肺吸虫主要分布于亚、非、拉,澳洲也有报告在我国主要流行于澳洲也有报告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华东、华南、中南和东北等十六个华东、华南、中南和东北等十六个省、市、自治区具有自然疫源性省、市、自治区具有自然疫源性9/18/202490流行因素:流行因素:v 人们有生吃第二中间宿主的习惯,人们有生吃第二中间宿主的习惯, 如吃醉蟹、醃蟹、蝲蛄醤等如吃醉蟹、醃蟹、蝲蛄醤等v 生饮山涧溪水生饮山涧溪水v 有多种保虫宿主存在,如犬、猫、有多种保虫宿主存在,如犬、猫、 猪、虎、豹、狐、野猪等。
猪、虎、豹、狐、野猪等9/18/202491六、防治六、防治〔〔Treatment and control〕〕9/18/202492v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的饮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的饮 食习惯,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溪蟹食习惯,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溪蟹 或蝲蛄,不饮生水是预防此虫的或蝲蛄,不饮生水是预防此虫的 关键v 药物:药物:吡喹酮、硫双二氯酚吡喹酮、硫双二氯酚9/18/202493v 寄生部位:寄生部位:肺,肺,其它:脑、皮下、肝等处其它:脑、皮下、肝等处v 感染阶段:感染阶段:囊蚴囊蚴v 感染途径与方式: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生食溪蟹、蝲蛄经口,生食溪蟹、蝲蛄 v 致病阶段:致病阶段:幼虫、成虫幼虫、成虫v 诊断阶段:诊断阶段:虫卵或成虫虫卵或成虫v 第一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石蟹、蝲蛄石蟹、蝲蛄 v 保虫宿主:保虫宿主:犬、猫、虎、狼等食肉动物犬、猫、虎、狼等食肉动物归纳小结归纳小结9/18/202494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题: :1 1、肝吸虫的致病作用?、肝吸虫的致病作用?9/18/202495预习内容预习内容: :血液和组织吸虫〔日本血吸虫〕的形血液和组织吸虫〔日本血吸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态特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流行、防治断、流行、防治9/18/202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