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复习训练卷二·数学北师大版 七下-特训班.pdf
4页最大的快乐就是对自己感到满足.— — —卢梭专题复习训练卷二 三 角 形( 时间:6 0分钟 满分:1 0 0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 共2 7分)1.下列三条线段, 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7 c m,1 0c m,1 1 c mB. 9c m,9c m,9c mC. 2c m,3c m,2c mD. 2 c m,1 7 c m,1 5 c m( 第2题)2.如图, 在△A B C中,A B=A C,D、E分别是A B、A C上的点, 在下列条件中, 能够判定△A B E≌△A C D的是( ).A.∠A=∠AB.∠A B C=∠A C BC.B E=C DD.∠A B E=∠A C D3.在下列一组图形中, 能全等的三角形是( ).( 第3题)A.(1) 和(6)B.(2) 和(4) , (3) 和(5)C.(3) 和(5)D.(2) 和(4)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B.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C.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D.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5.用尺规作图作一个直角三角形, 使两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 其实质是( ).A.三角形两边和它们的夹角B.三角形三条边C.三角形两角和它们的夹边D.三角形三个角6.如图, 在△A B C中, 延长中线AD到点E, 使D E=AD, 连接C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EB.C E=B AC.A E=A CD.D B=D E( 第6题)( 第7题)7.如图, 将长方形纸片A B C D沿对角线B D翻折, 点C落在点E的位置,B E交AD于点F, 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 包括虚线在内) 有(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8.如图所示, 把三角形纸片A B C沿D E折叠, 当点A落在四边形B C D E内部时, 则∠A与∠1+∠2之间有一种始终保持不变的数量关系, 请你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 你发现的规律是( ).A.∠A=∠1+∠2B. 2∠A=∠1+∠2C. 3∠A=2(∠1+∠2)D. 4∠A=3(∠1+∠2)( 第8题)( 第9题)9.如图,AD是△A B C的中线, 点E、F分别是A C、D C的中点, 连接D E、E F, 则S△A B C∶S△D E F的值为( ).A. 4B. 8C. 1 6D. 3 2二、填空题( 每题4分, 共2 0分)1 0.如图,△A B C≌△A E D,∠C=8 5 °,∠B=3 0 °, 则∠E AD= .( 第1 0题)1 1.在△A B C中,A B=B C=A C=x,x是一元一次方程1 2x+1=3+1 3x的解, 则△A B C的周长为 .1 2.如图, 已知A B⊥B C,D C⊥B C, 那么根据“HL” 只需添加一个条 件 , 即 可 判 定△A B C≌ △D C B; 根 据“S A S” 只需添加一个条件 , 即可判定△A B C≌△D C B; 根据“A S A” 只需添加一个条件 , 即可判定△A B C≌△D C B.( 第1 2题)博学而不穷, 笃行而不倦.— — —« 礼记»1 3.如图, 在正方形网格上有一个△A B C,①作一个与它全等的三角形;②如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 B C的面积是 .( 第1 3题)( 第1 4题)1 4.在数学活动课上, 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C=9 0 °,E是B C的中点,D E平分∠AD C,∠C E D=3 5 °, 如图, 则∠E A B是多少? 大家一起热烈地讨论交流, 小英第一个得出正确答案, 是 .三、操作题( 每题7分, 共1 4分)1 5.小 明 没 有 圆 规, 只 有 直 尺, 也 能 画 一 个 角 的 平 分 线,如图.(1) 利用直尺在∠A O B的两边上分别取O D=O C; (2) 连接C D, 利用直尺画出C D的中点E; (3) 画射线O E.请画出图形, 并说明O E就是∠A O B的平分线.( 第1 5题)1 6.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1 c m和2 c m, 一个内角为4 0 ° .(1) 请你借助图画出一个满足题设条件的三角形; (2) 你是否还能画出既满足题设条件, 又与图中所画的三角形不全等的三角形? 若能, 请你用“ 尺规作图”作出所有这样的三角形;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3) 如果将题设条件改为“ 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 c m和4c m, 一个内角为4 0 °” , 那么满足这一条件, 且彼此不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个.( 第1 6题)四、解答题( 第1 7题7分, 其余每题8分, 共3 9分)1 7.如图, 在△A B C中, 点D在A B上,B D=B E. (1) 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 使得△B E A≌△B D C, 并说明理由, 你添加的条件是 ;(2) 根据你添加的条件, 再写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 只要求写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不再添加其它线段, 不再标注或使用其它字母, 不必说明理由)( 第1 7题)1 8.如图, 线段B E上有一点C, 以B C、C E为边分别在B E的同一侧作等边△A B C、 等边△D C E, 连接A E、B D(1) 找出图中一对全等三角形, 并说明理由; (2) 这一对全等三角形可以通过怎样的变换, 由一个三角形得到另一个三角形.( 第1 8题)1 9.如图, 已知点段上,B E=C F, 请在下列四个等式中,选出两个作为条件, 推出△A B C≌△D E F.请结合图形说明理由.①A B=D E,②∠A C B=∠F,③∠A=∠D,④A C=D F.解:我选择由 , , 推出 .理由如下:( 第1 9题)2 0.如图, 在△A B C中,D是B C的中点, 过点D的直线G F交A C于点F, 交A C的平行线B G于点G,D E⊥D F, 交A B于点E, 连接E G、E F. (1) 求证:B G=C F; (2) 请你判断B E+C F与E F的大小关系, 并说明理由.( 第2 0题)2 1.如图, 在R t △A B C中,A B=A C,∠B A C=9 0 °, 直线l为经过点A的任意一条直线,B D⊥l于点D,C E⊥l于点E, 若B D>C E, 解答下列问题: (1)AD与C E的数量关系如何? 请说明理由; (2) 小贝认为B D=D E+C E, 你同意她的观点吗? 为什么?( 第2 1题)专题复习训练卷二1. D 2. D 3. D 4. B 5.A 6. B 7. D8. B 9. B1 0. 6 5 ° 1 1. 3 61 2.A C=D B A B=D C ∠A C B=∠D B C1 3.①画图略 ②3 1 4. 3 5 °1 5.画图略, 证明△O D E≌△O C E(S S S) , 得到∠D O E=∠C O E, 即O E平分∠A O B.1 6.(1) 如图(1).(2) 如图(2).( 第1 6题)(3)41 7.答案不唯一, 添加条件可以是:B A=B C;∠A E B= ∠C D B;∠B A C= ∠B C A;∠B C D= ∠B A E等 等;现 以 添 加 条 件∠A E B= ∠C D B为 例, 理 由 如 下: 因 为∠A E B=∠C D B,B E=B D,∠B=∠B, 所以△B E A≌△B D C(A S A).(2)△AD F≌△C E F或△A E C≌△C D A.1 8.(1)△B C D≌△A C E, 理由是:由△A B C和△D C E均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 C=A C,C D=C E,∠B C A=∠D C E=6 0 °,得到∠B C D=∠A C E,从而△B C D≌△A C E(S A S).(2)△A C E可以由△B C D绕顶点C顺时针旋转6 0 °得到.1 9.选择:①④( 或②③或②④)若选①④,∵ B E=C F,∴ B E+E C=C F+E C, 即B C=E F.在△A B C和△D E F中,A B=D E,B C=E F,A C=D F.∴ △A B C≌△D E F.( 选择②③或②④评分标准类似, 证明略)2 0.(1)∵ A C∥B G,∴ ∠G B D=∠C.在△G B D与△F C D中,∠G B D=∠C,B D=C D,∠B D G=∠C D F,∴ △G B D≌△F C D.∴ B G=C F.(2)B E+C F>E F, 理由如下:∵ △G B D≌△F C D( 已证) ,∴ G D=F D.在△G D E与△F D E中,G D=F D,∠G D E= ∠F D E=9 0 °,D E=D E,∴ △G D E≌△F D E(S A S).∴ E G=E F.∵ B E+B G>G E,∴ B E+C F>E F.2 1.(1)AD=C E.理由如下:∵ C E⊥l,∴ ∠A E C=9 0 ° .∴ ∠E A C+∠A C E=9 0 ° .∵ ∠B AD+∠E A C=∠B A C=9 0 °,∴ ∠B AD=∠A C E.又 ∠B D A=∠A E C=9 0 °,A B=A C,∴ △A B D≌△C A E.∴ AD=C E.(2) 同意.理由如下:由(1) , 得AD=C E,∴ AD+D E=C E+D E,即A E=C E+D E.∵ △A B D≌△C A E,∴ B D=A E.∴ B D=D E+C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