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升本大学语文200.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59058789
  • 上传时间:2023-1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升本大学语文 -200( 总分: 100.50 ,做题时间: 90 分钟 )一、 (总题数: 0,分数: 0.00)二、 ( 总题数: 0,分数: 0.00)三、 填空题 (总题数: 3,分数: 14.00)1. 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 1 ,字 2 ,满族,北京人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3 和 4 ;中篇小说 5 ; 剧本 6 和 7 分数: 10.50 )解析:舒庆春 舍予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月牙儿》 《茶馆》 《龙须沟》2. 老舍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1 的称号分数: 2.00 ) 解析:人民艺术家3. 《骆驼祥子》是 1 的代表作分数: 1.50 )解析:老舍四、 简答题 (总题数: 4,分数: 10.00)4. 老舍《又是一年芳草绿》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 解析:参考本文的艺术特色分析5. 文章题目是《又是一年芳草绿》,可文章整篇都在谈论人生态度和为人、为文的态度,这样写是不是背 题?(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解析:老舍的《又是一年芳草绿》一文,应报社有关“人生于世”话题的约稿而写成,文章构思巧妙,通 过向读者展现自我个性,阐明自己的为人处世态度,于自我个性描述之中,表现出自己的人生观、处世观 以及文学观,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示,并因此受到多方面的教益。

      文章以“又是一年芳草绿”为题,但全 篇之中仅在最后结束时点明写作时间是在春天来临的时候,这有两个作用:首先是点题,并巧妙交代写作 缘起;其次,“一年之计在于春”,既然又是一年芳草绿,就说明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正是制订一年计划 的时候,作者的这些叙述正如润物之春雨,亦可起到“移人”的作用6. 请你谈谈《又是一年芳草绿》中的作者形象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 解析:谦虚而自信,踏实而勤奋,不自以为是,不趋炎附势,不哗众取宠,不拒绝批评,客观看待自己, 和气友善待人,率真自然,达观乐观7. 作者为什么在文章一开始说自己“悲观” ?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 解析:这里是反语,“悲观”并不是真的悲观,而是指有自知之明,不过分的狂妄自负、唯我独尊、目中 无人五、 ( 总题数: 0,分数: 0.00)六、 ( 总题数: 0,分数: 0.00)七、简答题(总题数: 5,分数: 12.50)8. 简析《听听那冷雨》的主题意蕴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解析:作者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 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他乡漂泊者的浓重孤独感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 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9. 简析本文运用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将多种意象会聚于统一意境的结构特点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 解析: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汇聚在一 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10. 举例分析本文采用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及作用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 解析: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渲染和强化对大陆故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 者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 表现手法11. 简析本篇的语言特点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解析:本文艺术上的特色,很大程度上都是借助于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的语言加以表达的本文语言凝练 华丽,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善于通过汉语的象形和音韵特征来渲染情 感,把握徐疾交错的节奏具体来说,又表现在两个方面: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手法,大 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大量使用叠字、叠句,增强了文章的节奏和韵律,富有音乐美和绘画美12. 文中哪些地方是采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抒情表达效果的 ?(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解析:第 4自然段通过“雨”与“ rain ”、“pluie" 的对比,说明“雨”字视觉上的美感。

      第 6自然段通过溪头山与丹佛山的对比, 表现中国山水所独有的诗的意境和韵味 第 13 自然段通过 20世纪 70 年代“公 寓的时代”与过去的时代、“没有音韵的雨季”与“瓦的音乐”的雨季对比,表现作者昔日熟悉的生活场 景已荡然无存,而只能从历史的记忆中追寻的伤感最后两自然段通过白发者徒自“听那冷雨打在伞上” 与一对年轻恋人在伞下“美丽的合作”对比,表现作者岁月无情、思乡欲归而不能的无奈与感慨八、阅读题(总题数: 5,分数: 43.50)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 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 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 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种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 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 二十五年, 四分之一的世纪, 即使是雨, 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 二十五年, 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 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 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 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六个方块字, 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 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 变来变去, 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 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 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 rain 也好 pluie 也好所能满足 ?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人“雨”部,古神州的 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 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暗了下来, 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 里旋起,感觉得到, 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 苍茫的屋顶, 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 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

      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 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 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 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 起多少次雨季 ?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 ?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 ?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 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 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分数: 10.00 )(1) . 文章第 2 自然段,作者由“雨”联想到“方块字”,这样联想合理吗 ?为什么 ?(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解析:(1) 合理 因为作者面对撩人情思的“雨”自然联想到“方块字”特有表意的形旁——“雨”部, 再联想到与“雨”相关的汉字——“霜雪云霞,雷电霹雹”,而这一个个寄托着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 希望的汉字,勾起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作者借对汉字的联想,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点拨:从“雨”与“方块字”的表意特点来说明,表达出“借对汉字的联想表达对祖国的拳拳之心”的意思2) . 文章最后一段说“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作者为什么用“青苔深深”来修饰“记忆” ?(分数: 2.50 )解析:因为“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作者与祖国分离,唯有“雨”成为二者的联系冷”字一方面突出了春寒料峭的雨给人的感觉,另一方面表达作者因远离祖国 亲人而产生的凄冷之情点拨:雨是自己与祖国的联系,“冷”是雨的外在特征4). 大量使用叠词、叠句是本文语言运用的一大特色,请你举出实例赏析其妙处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 解析:文中大量使用叠音词写雨,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天潮潮地湿湿”、 “点点滴滴, 滂滂沱沱, 滴滴点点滴滴”等, 不仅把春雨细密飘洒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 渲染了环境气氛, 更便于表达作者心中那连绵不尽的缕缕情思, 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具有一种和谐的韵律美 点拨:本题须结合实例进行赏析,言之成理即可先举出实例,然后对实例进行简要赏析要注意答题的 规范性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 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 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 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 二十五年, 四分之一的世纪, 即使有雨, 也隔着千山万山, 千伞万伞二十五年, 一切都断了, 只有气候, 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 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 不能扑进她怀里, 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 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 不住在厦门, 住在厦门街, 算是嘲弄吧, 也算是安慰 不过说到广义, 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 常州人, 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

      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 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 ?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 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分数: 7.50 )(1) . 你认为第 1 自然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试举例加以分析分数: 2.50 ) 正确答案: ()解析:(1)①新鲜生动的比喻,整齐匀称的对偶如:“想这样子的台北……黑白片子”用一个准确、简洁 而奇妙的比喻,把作者对现实的真切的感受表露无遗时而淋淋漓漓……也似乎把伞撑着读来朗朗 上口,有醉人的韵味②重重叠叠的字句,参差有致的韵语作者充分应用双声叠韵,讲究平仄,转换同 音异字,创造了音乐美^口:“惊蛰一过……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2) . 第2 自然段中“这样想时, 严寒里竟有一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