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9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18张PPT)—新高考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18页
  • 卖家[上传人]:gege****666
  • 文档编号:189557861
  • 上传时间:2021-08-05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725.41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9课 辛亥革命 学 习 目 标 1唯物史观:通过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学习,理 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认识资产阶级革命 派的局限性和革命性,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2史料实证:能够利用不同的类型的史料,学习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的内容,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3历史解释:学生能够通过搜集、选择、运用相关史料对 临时约法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临时约法的性 质和意义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反封建斗争中所起的 作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4家国情怀: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个仁人志士用 鲜血换来的,体会这种敢为人先,敢于牺牲的爱国精神 ,以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资 产阶级的局限性 0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01/02/ 武昌起义与中华 民国的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的兴起 目录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 政府试图通过“新政”和“立宪”进行“自救“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2)经过 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时 间 1901- 1905 1906-1911 内 容 改革官制 、编练新 军、奖励 实业、教 育改革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立宪派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 大纲,立宪派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 愿运动 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3)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 有希望。

      很多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 ,转而支持革命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组织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 了革命道路2)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创建全国 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总理 思想 (1)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 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2)在中国同盟会机关 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军事 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 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 1.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进行北伐在此期间,运用“主义”也被认为是 北伐军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样一种认知下,孙传芳标榜“三爱主义 ”,张作霖提出“四民义”,连山东军阀张宗昌亦公开表示赞同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以上材料说明( ) A.三民主义被普遍接受 B.北伐促进三民主义传播 C.三民主义被军阀接受 D.三民主义理论系统科学 B 典型例题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1)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第 一枪。

      (3)结果 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 洪为都督 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中华民国建立 (1)建立:1912年1 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在南京成立,孙 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 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的颁布 时 间 1912年3月 内 容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 ,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 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 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评 价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 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3)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以武力威胁并诱使革命党 人展开议和 在重重压力下,孙中山被迫发表让位声明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 清王朝结束 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 2.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张謇力促朝廷大员派政府军援助湖北前线。

      但 随着局势的发展,他转而致电袁世凯,说:“环顾世界,默察人心,舍共和无可 为和平之结果,趋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 A.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B.革命形势发展十分迅速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立宪派放弃了政治理想 B 典型例题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 失职、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 复”至于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有径 行解散议会的权力,“临时约法”未置可否这些规定( ) A.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 B.体现了立法与行政权相互制约 C.落实了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原则 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 A 典型例题 4.1912年8月,民权报副刊民权画报刊发同盟会会员赓韶的漫 画环游地球(下图)作者意在传递的信息是( ) A.提醒警惕袁世凯的专制企图B.揭示中国宪政之路的艰难 C.表达对封建王朝复辟的担忧D.认识到思想革新更加紧迫 A 典型例题 5.中华民国成立当天,伍廷芳以外交总长名义向外声明:在租界收回以前, 须按照规则维护租界秩序,保护中外利益次日孙中山也表示,革命以前 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均认为有效”。

      孙、伍二人这样做意在 ( ) A.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B.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华民国的承认 C.继续充当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争取列强保护他们的私利 B 典型例题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2.意义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 政体 (2)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3)社会:促使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藩篱 (4)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 了有利条件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局限 (1)表现: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败因:民族工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不充分,民 族资产阶级不够成熟和强大,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广大 民众和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人驾驶车“萝卜快跑”引热议.docx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0后双子星黄雨婷、盛李豪射下奥运首金.docx 人际意义与读后续写的意义构建-23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5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解三角形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34].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2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doc 【小纸条】多样组合情景默写小纸条(高考60篇)混编检测1.docx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docx 高中语文反反复就考这些.docx 续写的整体叙事与构思-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语文反反复复用的25页答题模板.docx 2025年高考真题——语文(上海卷) 含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重庆卷)含解析.docx 用明喻修辞格增添描述力度-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读后续写语篇整合“三环四步”-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语病全解:三万字涵盖六大语病+4种方法速判+17标志巧析+五年高考精练.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解答题)6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2021-2025年.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