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子游戏辅导法.ppt
15页亲子游戏法 - 家长小组,1) 重温回应性倾听 (Reflection),1.1 以孩子角度去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主观地从自己角度去探询自己认为重要或想知的事情1.2 全心全意地聆听,以非领导性方式去回应孩子的需要1.3 以陈述句取代疑问句,如:孩子拿起一张被单,可描述孩子的行为和感受:「哦,你拿了那个在手上」1.4 不要问问题,例如:「你拿被单做甚么?」,追随式方法:父母全心倾听,用孩子角度来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而不是用自己的角度去探询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 不问问题:以免表现父母的主观/操纵 例如:你拿被做甚么? 描述孩子的行为和感受 例如:哦,你拿了那个在手上,2) 回应性倾听:方法,3) 回应性倾听的目的:,按观察描述/旁述孩子行为 表达父母的关注,4) 核心讯息事例,5) 选择亲子游戏时间、地点 及玩具的原则,﹝5.1﹞ 游戏时间及地点预先选择一个地点/房间(要能兼顾到容易收拾善后的考虑)不受骚扰及不用担心被破坏及引起 混乱(没有装置、没有其他孩子 打扰)每星期某段固定的时间不应随意更改或取消游戏时间,稳定情绪的玩具 与日常有关的玩具洋娃娃、洋娃娃家族、奶瓶、奶咀、 煮饭仔、玩具屋、布偶、、收银机、交通工具(的士、巴士、火车、地铁…) 救护交通工具(消防车、救护车、警车…) 发泄情绪及愤怒的玩具 士兵、枪、剑、刀、凶恶布偶… 想像力及表达情绪的玩具泥胶、积木、腊笔、画板或画纸、水、沙…,﹝5.2﹞准备合适的玩具,棋、游戏机、着名卡通人物 (Hello Kitty、米奇、麦唛及明星…),﹝5.3﹞不宜玩具,﹝5.4﹞父母进行亲子游戏时间的基本原则,5.4.1 为孩子设立游戏时间的目的 帮助孩子改变其对父母的既有印象, 包括其对父母的感觉、态度及行为 的观感。
让孩子以游戏作媒介表达其思想、 需要、及感受 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心、自我价值观 及自信心让孩子完全自由地决定想怎样去运用 整段游戏时间对于孩子的决定,例如选择那些玩具,怎样进行游戏,父母只须跟随着去做,且不须作任何提议及发问父母主要的工作是感受或体会孩子的经验,明白他 / 她行为背后的目的、思想、及情绪5.4.2 亲子游戏时间的重点,父母的另一个工作是用适当的言语表达对孩子的体会,尤其重要的是反映孩子在言语或行为中直接或间接表达的情绪父母需要为游戏过程订定一些规限而且,所订的规限需清楚并贯彻执行一般的规限要包括游戏时限、不能破坏某些玩具、以及不能伤害/攻击孩子自己或父母的身体等父母必须尝试真诚地了解、感受、及体会孩子的经验如果只机械式地运用游戏时间及应用一些技巧,是没意义﹝5.5﹞如何进行亲子游戏时间,让孩子先去洗手间/饮水 开始游戏时间前,可向孩子解释进行游戏时间是因为你有兴趣去学习以一个别出心裁的方法和他/她玩 或自己希望多一些时间陪他/她 每次游戏前,尽量把玩具放在同一位置 告诉孩子:「我们会有三十分钟的特别游戏时间,你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玩这些玩具」,让孩子决定自己喜欢的活动, 若他要父母参与游戏,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玩 父母扮演跟随者,由孩子作主导 不必说出玩具的名称 在结束前五分钟给孩子一个提示 对于孩不不合宜的行为,必须加以设限,练习「回应性倾听」(注意孩子的情绪 而重点在说出孩子的情绪感受) 预备所需玩具及物色地点,家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