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语期末】阜阳市界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docx
8页2023—2024学年度(下)期末学业结果诊断性评价七 年 级 语 文亲爱的同学们,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又到了期末,这学期你学得如何呢?下面请拿起手中的笔,用你的努力来证明你的实力吧!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 (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 默写10分)(1)一草一木皆风景,一花一叶总是情周敦颐的《爱莲说》中“ , ”,借莲花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端庄自重;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 “ , ”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2)诗言情,词达意,古人以笔墨寄托情感,流传千古诗圣杜甫在《望岳》中,用“ , ”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的攀登精神;陆游的《游山西村》, “ , ”以山间水畔的景色,告诉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迎来光明和希望;而杜牧的《泊秦淮》, “ , ”,引发历史兴衰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 (1)--(4)题 (12分)A把自己的脑袋钻进圆球帽子里面去康塞尔和我照着他的动作,各自戴上圆球帽我们又听到加拿大人讽刺地对我们说了一声“好好地打猎去吧”我们潜水衣的上部是一个有螺丝钉的铜领子,铜帽就钉在领子上圆球上有三个孔,用很厚的玻璃防护,只要人头在圆球内部转动,就可以看见四面八方的东西当脑袋钻进圆球中的时候,放在我们背上的卢格罗尔呼吸器,立即起了作用;就我个人来说,我呼吸很顺利,没有困难………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三十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biàn ( )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是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我们在很细、很平、没有zhòu ( )纹、像海滩上只留有潮水痕迹的沙上行走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分 biàn ( ) 模( ) 糊 zhòu ( ) 纹 痕( ) 迹(2)下列短语结构与“不同色度”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一泓清水 B.雄伟壮丽 C.大家唱歌 D.放松下来(3)以上文段选自《 》,作者是 。
(2分)(4)选文中的“A”是 在原文中,他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4分)3.综合实践活动 (13 分)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端午节放假,小杜同学经历了一场有趣的旅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这是小杜同学购买的一张高铁车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与乘车有关的信息4分)(2)在高铁上,小杜被窗外伫立在高空的广告牌吸引下面是小杜看到的一些广告词,它们都是哪种商品广告呢?请写出来 (2分)①一品醉美,香悦天下 ( )②清香四溢,品味生活 ( )(3)听到身边的乘客在给亲朋好友打,送去节日的祝福,小杜想给班主任王老师发一条端午节祝福短信请你帮小杜编辑祝福短信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4)合肥之旅,小杜去了包公园下面一段话,是包公园的导游词,其中有两处问题,请改正4分)大家好!欢迎来到包公园参观游览 【A】来到包公园,大家都会想到宋朝名相:包拯B】包拯为官清廉,是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他一生爱国爱民、不畏权贵、执法如山,人们称他为“包公”、 “包青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包公园里的包公,去了解这位历史先贤的传奇一生①【A】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②【B】句成分残缺,请提出修改意见:二、阅读 (5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 (22分)向上的红薯心蔺丽燕①朋友送我一包红薯,吃到最后还剩了几个,被冷落在纸箱里一天收拾厨房时,我发现这几个红薯表皮疙疙瘩瘩的,拿起来一看,红薯竟然发芽了!6②看到发芽的红薯,儿子说: “把这些红薯扔了吧,妈妈我看了看红薯,端详着那些豆粒大小的芽苞,对儿子说: “这些红薯咱不扔, 留着水培吧,就当一盆花来养③一听说“水培”,儿子翻箱倒柜地找水培容器,接水,帮忙选择放红薯的位置就在一切就绪时,儿子又带着将信将疑的口气问: “妈妈,红薯能长叶子吗?你看它的芽多小 “试试看吧④一个曾经被用作插花的玻璃瓶子,现在是这颗红薯的安身之所,扎根之地儿子把红薯放在了午后阳光最充足的窗台上,必是想把最多的温暖送给它吧⑤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儿子天天忙着上学、放学,回家后多数时间都在写作业偶尔闲下来,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小伙伴玩去了,至于红薯,大概早被他忘在了脑后而我,上班下班,披星戴月,周末培训,手里的时间紧巴巴的,仿佛插根针都难,哪里有时间和心思去关注红薯的芽苞是否更加饱胀。
⑥在步履匆匆中,我们都忘记了曾经还水培了一个红薯直到那个天气晴好的午后⑦午后收拾房间,擦窗台时,我与红薯相遇之前的芽苞已经长成了一片片指甲盖大小的叶片,翠绿的颜色,一片挨着一片,一叶叠着一叶你推我挤,欢笑着,吵嚷着,争先恐后地举起自己小小的手臂说:“看我,看我!”⑧瓶子里浸在水中的部分,最底下已经生出了好多根须,又细又长红薯终于凭借自己执着的努力,根须生长得又细又长,又多又密⑨为了让红薯生活得不拘束、不憋屈、不压抑,我和儿子找来一个空饮料瓶,稍加裁剪,将其摇身变成一个最环保、最廉价、最简约的水培容器,红薯搬进了“新居”⑩每次经过窗台, 目光抚过那个红薯,像抚过春天里头戴柳条小帽的孩子,眼里心里,皆是欢喜这个小小的红薯,搭乘春日的温暖,在融融春光里赋予自己新生虽然也曾被质疑,被冷落,被粗糙地对待,可是,它从未曾停止生长的脚步,从来都不曾有过丝毫的颓废堕落、自暴自弃⑪这个红薯,已经完成了对现实的超越,实现了生命的超越⑫人,若能像红薯一样,不失生长的心,不信现实的邪, 坚定信念,向上生长,能够静默,愿意等待,竭尽全力,用实力说话,那么,就算是深陷泥淖,也不会一蹶不振;就算匍匐在地,依然可以微笑着抬头仰望星空。
选自《通州日报》2023年3月21日, 有删改)4.阅读全文,补全思维导图 (4分)5.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1)一天收拾厨房时,我发现这几个红薯表皮疙疙瘩瘩的,拿起来一看,红薯竟然发芽了! (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2)翠绿的颜色,一片挨着一片,一叶叠着一叶你推我挤,欢笑着,吵嚷着,争先恐后地举起自己小小的手臂说: “看我,看我!”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3分)6.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简析第⑥段的作用 (4分)7.本文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运用的相同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简析4分)8.请品味文中第①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并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4分)【二】 (17分)【材料一】①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 “劳动”这一课呢?②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③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④家长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⑤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劲,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⑥家长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⑦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摘自“校长会”公众号)【材料二】2021 年9月到12月期间,××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省中小学生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调查项目统计数据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很有必要没有, 瞎耽误工夫无所谓或讨厌13%16%71%学校劳动教育的开设情况开设了未开设不清楚33%33%34%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是否不清楚3%79%18%【材料三】①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 “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创造幸福的基础”。
②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③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④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⑤劳动教育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育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要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9.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材料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关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
B.材料一中“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C.劳动能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帮助学生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D.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唯一途径10.阅读材料一,请从家长角度思考,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是什么?(4分)11.阅读材料二,为改变劳动教育的现状,请向学校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4分)12.你同意材料一中“家长4”关于劳动教育的看法吗?请结合材料三内容回答6分)【三】 (1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