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96806328
  • 上传时间:2024-01-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0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 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2)宾语前置否定 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 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3)定语后置古汉 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4)介宾结构后置第一、主谓倒装古汉语主谓倒装句虽然繁多,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常见的主谓倒 装有三种:一、感叹句中谓语前置感叹句中谓语倒装,一般能表示比较强烈的感叹语气,从而表达 赞颂、欢愉、命令、悲痛、愤怒、惊讶、感慨、讥讽等感情色彩如:1、 默默乎河伯!《庄子•秋水》——不要说了吧,河伯!2、 惜惜乎,子不遇时!《史记•李将军列传》——可惜呀,你没有赶上好时候呀!3、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很厉害呀!你真的不聪明呀!4、 远哉,全德之君子!《庄子•田子方》——远呀,德行全备的人!5、 亦太甚哉,先生之言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也太过分了,先生的话!6、 死哉,盆成括!《孟子•尽心下》——将要死了呀,盆成括!7、 神乎!神乎!止于无声《孙子•虚实篇》——神奇呀!神奇呀!神奇的好像没有声息!8、 美哉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美丽呀,这所房子!9、 至矣哉,为欺也!(刘基《卖柑者言》)——太过分了呀,欺骗人!10、 固哉!高叟之为诗也。

      《孟子•告子下》 械呀,高老先生讲诗以上各例全为谓语前置句例1中〃河伯”是主语,〃默默'’是 谓语,但是为了加强命令的口吻,把它提到了前边,并于其后加语气 助词〃哉”以示强调试想,现在如果要阻止别人说话,也会发出〃住嘴吧,你”的命令,或许还面带怒容呢例 2句为了加重谓语 〃惜”的惋惜意味,把它提到主语〃子不遇时”的前面,并带语气助 词“乎”以加强例7句为了突出赞美的情感,反复吟咏,似还嫌不 够,把谓语“神”提前其余均可如此分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① 在感叹句中谓语前置时,往往在其后带个语气助词“哉”、“矣”、〃乎”,并同时提前,以增强语气②无论“哉”、“乎”等词有几 种词性(如〃哉”字可作副词、助词等,〃乎”字可作介词、助词), 但是在主谓倒装句中,都只是语气助词而已,亦即〃哉”、“乎'’等 词只有作助词时,才能和谓语一同提前,到达这种修辞效果③同现 代汉语一样谓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但是主谓倒装句中的谓语,却 有许多是由副词(甚至是程度副词)充当如例3、4、9、10等,现 代汉语绝少有这种情况,这是个非常突出的区别④“矣”字和“哉〃 字连用时,重点在后者,和它前面的形容词谓语一同提到句首,感叹 语气更为强烈。

      二、疑问句中谓语前置同样在疑问句中,谓语是本句中疑问的重点,为了强调,把它提 到主语的前边,以突出疑问的重点如:1、 谁与,哭者?《礼记•檀弓上》——谁呀,这个哭的人?2、 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一什么呀,你说的达?3、 子耶,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是你吗,那个说攻打莒国的人?4、 谁可使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派遣的人是谁呢?5、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乎?《史 记•魏公子列传》——现在赵国朝夕间就得投降强秦,可是魏国的救兵又没有来 哪里看得出公子能够解救别人的困难呢?例1是特指疑问句为了突出谓语〃谁〃把它提前到主语〃哭者〃 的前面,并且带了一个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与(欤)”谁与哭 者”即〃哭者谁与”,其余几例均可如此分析由例子我们可以认识 到:①疑问句中谓语前置,较多的是特指问句,此外还有是非问句和 无疑而问的反问句②特指疑问的谓语前置时,主语常常有“者”字 出现③疑问句谓语前置时,此句主语往往由词组充当④同样,作 为助词的〃哉〃、“耶”、“与(欤)”等一同前置,但是无论是哪 种疑问句,谓语前置的目的都在于突出所问的对象三、诗、词中的谓语前置谓语前置句除了在感叹句、疑问句中比较常见外,有的为了押韵 对仗甚至为调平仄,也常常把谓语提到前面。

      这种情况多半见于诗词 歌赋之中1、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经•豳风•七月》—春天开始暖和了,仓庚鸟儿在鸣叫2、 四月秀萎,五月鸣蜩《诗经•豳风•七月》——四月份远志开花,五月份蝉儿鸣叫3、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天》——■桃树含苞满枝头,花开灿烂如红霞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4、 桃之夭夭,有贲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诗经•周南•桃天》——•桃树含苞满枝头,果实累累坠树丫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第二、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 如下几种情况: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 宾语也是前置的a介宾倒装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 倒装,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 “我和谁同道呢?〃b谓宾倒装例:何有于我哉? “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 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 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 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 哀〃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 “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 “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三、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 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 〃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 志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四、 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 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 词,指代前面的原因五、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关山度”是 “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第三、定语后置1.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① (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今)蚯蚓没有锋利的 爪牙,强健的筋骨② (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 记》)(今)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 就替他的君主担忧。

      ①②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 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 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2.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如:③ (古)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今)能日行千里 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一担粮食③ 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马”、“穷民”,后置定语分别是〃千 里’、“无告”,标志性的词语分别是〃之……者”、"而……者”, 其中的〃者〃相当现代汉语中联系定语和中心词的结构助词〃的”3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例如:④ (古)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今)村里好事的少 年,养了一只蟋蟀④ 句中的中心词是,,少年,,,后置定语是,,好事,,,,,者〃是标 志性词语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 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 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5 .中心词+数量词例如:⑦ (古)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今)(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 雕刻的小船⑦句中的“一”作〃核舟”的定语。

      另外,要注意: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不 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所、数 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二是要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 语言形式区别开来例如:⑦ 村中少年好事(定语+主语+谓语+宾语)⑧ 村中少年之好事者(定语后置)⑨ 村中少年之好事(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第四、状语后置一、(介宾短语)后置由介词〃于” 〃以”等构成的介宾短语经常放在动词谓语或形容 词的后面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似”〃于”组成的 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 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分析“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 的状语3)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 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 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①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于其上”介宾短语作 〃刻”的状语,后置正常的语序应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译:在岳阳楼上雕刻了唐代名家和近人的试赋② 多会于此(状语后置,“于此”介宾短语作“会”的状语,后 置正常的语序因为应为"多于此会”译:大多在这里聚会③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状语后置,应该是〃方其 以组系燕父子”方:等到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装译〃等到 他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王君臣的首级”④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状语后置句夫:发 语词,不译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小事逐渐积累起来的,大智大勇 的人大多因其所溺爱的人而陷入困境”二、其他状语后置的情况1、 副词做状语后置例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君美甚”一一〃君甚美”2、 数词做状语后置例如:〃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后秦击赵者再”——后 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