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面试经历.doc
6页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面试经历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面试经历Shell-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面试经历(16):千万要重视英语口语和用英语思维在各个职场面试中疲于奔命,深深体会到了找工作特别是为谋求有竞争力的工作之艰辛与不易每天的申请,投递,面试,等待,让我身心俱惫,但我坚信,付出就会有回报,努力就会有成功这个信念支持着我,才没有崩溃期间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学,朋友,老师,父母期待的眼神,真挚的祝福,无一不使我压力剧增期间,我尝遍了酸甜苦辣,这些面试,不管成功与否,都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经验之一,现在奉献出来,与大家共享,希望对学弟学妹有所帮助这期间我印象最深的,是 Shell-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面试经历10 月 26 号,壳牌在石油大学开宣讲招聘会,期间我我由于平时对各种石油公司信息的关注,回答对了一个问题,幸运得到一份”神秘“大奖” (壳牌工作人员 Sandy 说的)而直接进入面试环节,不用再做网申(Online Application)筛选当时我只是想赢一个他们的纪念品——一把瑞士军刀,压根没想别的,所以 Sandy 连问我两次对这个大奖有什么想法时,我也连回答两遍, “我对这个问题还没有考虑过” ,第一次是汉语,她又问一次,我当她没听明白,就又用英语说了一次,最后她说给我直接面试的机会。
当时所有的人都以为我直接到了最后一轮,其实当我开始面试才知道远不是这样我通过 Shell.China Website 了解到北京面试的日期应该在 11月 13 号左右,可我左等右等还是没有来,所有我认识的人见面就问我 Shell 怎么样了,向我表示祝贺,我嘴上说还不知道呢,其实心急如焚,嘴角都快起泡了,因为我因为投了几个外国公司,就不在考虑国内的了,CONNC Gas & Power Company 给了我一个解决北京户口的 Offer 我都推掉了,要这几个再不行我可就真疯了就在我快失去信心的时候,接到了一个,是 Sandy 打来的,说是 12月 2 号让我到国贸 2 座壳牌中国公司勘探开发公司参加一面,我心说感情才是一面,弄的我瞎兴奋既然是送上门的,岂有拒绝之理?那天早上,我精心打扮一番,穿上我那身求职的行头,装摸做样的提了个公文包(为的是不让别人看出我是面试的学生) ,乘地铁来到了国贸中心我早就知道国贸是北京外企云集之地,一出地铁站,一抬头,TOYOTA 赫然映入眼帘,一转脸,NOKIA 也来了我摸索着进入了国贸中心的大门,里面稀稀拉拉站着几个老外,我环视了一下四周,心里嘀咕到底怎么走呢,看着前方有一个指示牌,上前一看是各种公司的名字,我一看写着 Shell Company 的有三四个,又开始嘀咕了,到底哪个是呢?一看时间快到了,心想管他娘的,从最低层的开始找。
上自动扶梯后一抬头,一个黄色大贝壳挂在头顶,心想这不就是嘛正准备进去,一个站在门口一身黑色西服的老外伸了下手,“May I help you, sir?“我脑子里立刻出现了电影《大腕》中的对白:“...公寓门口站一英国大管家,戴假发特绅士那种,见了你有事没事都得问 May I help you, sir?一口地道的伦敦腔我当时就楞了,心说感情外企的 Security 都换成老外了?是不是军情六处的我回答:“Shell E&P Company, please.“他把我带到前台一个 PPMM 那里,我告诉她我是面试的和 Sandy 约好了她对着蓝牙无线电说了几句 Cantonese,我又犯嘀咕,还真都是英属殖民地的?她领我来到了一个单人办公室,我进来时观察了一下环境,这里办公的什么肤色的人都有,都是些 Boss 级别的人面试开始了,她说她会问我一些问题,可能会使我感觉不舒服和紧张,她会做一些记录,整个过程是英语进行,让我放松,我说我准备好了,她说你别紧张,我说我不紧张,你也别紧张,她被逗乐了她问的问题是关于如何面对 challenge,如何在压力之下分析处理问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就是看你的 Relationship.注意他们做 HR 的都受过专门的训练,问题中会套你的话,给你设陷阱,会领着你往他挖的坑里跳,一定要讲真实的事,因为她会问细节问题,非常的细,detail 问的一清二楚。
如果你说别人的或者虚假的你肯定露馅我对学弟学妹的忠告是英语一定要过关,否则不要想闯外企每一个问题她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如果英语不流利或者思维不全是英语思维的话,根本没有时间允许你去考虑我有一个非常美妙的经历,用英语可以倒背如流,因为我知道她要问我什么,所以很轻松的问了过去接下来是针对 CV 问问题,问你的实习或者工作经历,你怎么面对困难的,怎么解决问题的,怎么迎接挑战的,获得过什么荣誉,等等这些就比较简单了最后她让我谈谈 08 年奥运会的,我一听,心中哈哈狞笑,我早就知道她要问我这个问题,就把准备的词全给兜了出来,从反恐到提高城市交通能力,从全民学英语到带来的负面影响,说的我唾沫星子乱飞这个是一面,持续两个小时左右,两个人分别问你问题结束以后我觉得这一面没多大意思,肯定进入下一轮大概过了三天,SHELL 来通知我参加二面,还是在国贸,不过地点在 33 层的总公司这是一个 Group Discussion.我通过一些信息渠道得之这个环节可能是讨论建立一个沥青加工厂的问题,就稍稍想了一下那是在第一次面试的 7 天以后,还是周五和我一起搭档的是三个女生,一个北大金融系的,一个北大经济管理的研究生,另一个是对外经贸的经济研究生。
等人到齐后一个清华实习生带我们来到一个小会议室,发给每人一份资料,一叠稿纸有中英文两份,你随便看哪个都行,还有一口袋文具,从尺子记号笔到计算器都有任务是在 20 分钟内做一个关于沥青场选址的proposal.这 20 分钟内要保持静默,各看各的题目是一个地方要建立沥青场,分别给出了不利和有利因素,你要权衡利弊,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就是要建立一个矩阵模型,判断最优化方案是什么然后我们来到另外一个房间,咦,有三个老外坐在角落里,不要管他们,当他们不存在快些讨论吧,因为只有三十分钟的讨论时间,还要做一个 presentation.每个人的材料都不一样,所以大家都要说如果你不说只是听,assessor 无法给你作出评估这个环节就是考察你的 relationship, lead ship and cooperative ability.怎么才能表现领导能力?多说是不是就好了,那这样是不是就会要冲突,因为每个人都要急于表现出自己的领导能力的确有这个问题,但我们进去之前都讨论好了还有不能光自己一个人说,这样会适得其反因为每个人都要说自己的议案和不同的地方,所以你一言我一语这样讨论的气氛就浓了别人的方案你可以引申,自己的也多和别人共享,这样一来就好了。
切记,这里不是和自己的搭档竞争,而是和别的组竞争,你的组表现不好大家得分都低,记住大家是共进退的最后的 presentation 是我做的,因为我是唯一的gentleman.这一步,我走的也很顺利有过了十天左右,再次响起,说恭喜我进入了最后一关,SRD 环节给我发了一张表格,因为他们选择我做 technical interview but commercial interview.这张表格要用英文填写自己做过的两个项目的具体内容,具体细节表格上会有提示我就选了两个自己参加最多印象最深的填了专业词语我花了半天劲才搞定学管理财务或者人力的会参加 commercial interview.理工的也是参加 commercial,但他们把我安排到了 Shell Malaysia Company 参加 technical interview.因为国内公司是不做 technical 的.这是我意想不到的SRD 的头一天下午两点,要去 Malaysia 来的考官见面,做一个 briefing.我当时去的太早了,就百无聊赖的在国贸中心商场乱转,一个算命竟然想缠我让我给轰走了Shit! This sucker! 我暗暗骂到。
该来的人都来了,一个天津工业的女研究生,一个郑州轻工的研究生,一个上海交大 01 级学生,已经在 IBM 有了半年工作经验,还有一个是华东理工的研究生我们都有英语名字,这样方便些,因为考官是老外那两个上海的 candidates 的英语非常好,特别是交大的那个,和我说话基本是英语,很少的几个汉语词,做 Consultant 很有经验走到这一步,全国通过各种筛选就剩下我们几个了,我认为我们都是 elite.主面试官是一个马来人,英语狂流利,绝对的英式思维,但是口音太重了,我扎着耳朵才勉强听懂他发给我们一份材料,是关于明天 case interview 的就是在一个虚拟的国家 Adubi,Shell 要购买新的 Block 与竞争对手叫板但是各种不利因素太多,具体怎么实施要看你的选择,或者你提交一份报告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当然这些资料都是明天考试发的前一天的是和这个意思差不多的一个题目,我们之间提前适应一下,老外还听能照顾人的最后会发一份关于明天 Adubi 的材料,仅仅是人文地理的,真正不会有用但你也必须要看他还带我们适应了一下场地,碰到了 Shell China 的老总,和我们亲切握手祝我们成功。
晚饭是面试官请我们在国贸饭店吃的,菜点的还不错,估计价钱不会低有另外三个面试官等在那里了两个马来西亚华侨,一个荷兰人记住,这顿饭也是考察的一个部分,千万不能只顾吃了,一定要注意礼仪和用餐技巧千万不要露怯,比如咀嚼时发出响亮的声音,建议大家去读读西方礼仪这类书,很重要!!这种饭,也称官饭,真正吃的很少,大家在一起胡聊我左边是马来人,右边是荷兰老汉,我和他们一通交流感情,从宗教习惯到阿尔凯达组织,从工作性质到个人爱好,我还提出了台湾问题,不出我所料,所有外国人都认为它是一个主权国家,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说我绝对反对战争,应该用和平方式解决 Taiwan Issue.马来人是穆斯林,老汉会德语和阿拉伯语,我早先学的一些德语和阿拉伯语又派上用场了,又是一通交流我本来是美式发音,好象他们对美音理解有点问题,我只好换成英音,本来我英音说的就不太地道,这次只能硬着头皮了最好因为话实在太多了,我也不刻意带口音了,干脆 follow 他们的 accent,马来英语,弄的我英语现在都带点奇怪的口音记住,一定要说话,不能只顾吃,要给别人留下印象才行大家通用语言是英语,我再次要提到英语的重要性了第二天,是 SRD,着重考察 Capacity, Achievement and Relationship 简称 CAR。
第一部分是做 case interview,一个半小时准备时间,也是一大推文具,材料更夸张,三十多页 A4 纸,全是英文内容有申请函,抱怨信,项目表,当地气温和地理概况,甚至还有无关材料你要在这九十分钟里做一个 proposal,过后去一个房间,老汉和一个鼻子其大无比的马来华侨给我做 interview.先是我做一个五分钟的 presentation,然后半小时他两轮流问问题并记录其实这个 case interview 很 general 的,学理工的 xdmj 就大胆往前冲吧休息会吃点喝点,准备做 group discussion.还是一个议题,说壳牌在 Adubi 投资的事,到底投到哪里,怎么投,这是你的问题了,你要选最合适的,收益率最高的我和女生一组,有是老汉点名要监督我,我心里嘀咕他是不是看上我了,呵呵三个组的材料还是不一样,每个组讨论出自己材料中最合适的然后和大家分享,从中再推选出来记住,绝对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头上,一定要耐心讨论,这点很重要接着,三个组到一起,开始总结面试官全都在,他们的角色是董事会成员我们正讨论着,一张纸飘了过来上书某地发生强烈地震,壳牌应该把钱用到灾区重建工作中。
这样我们只好把议案中和修建水利和重建房屋有关资金挪用过去我自告奋勇当 Clerk.最后的 compl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