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化理论均相催化原理与应用ppt课件.ppt
52页1均相催化原理与应用Part 3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侯震山侯震山2017.11.19催化原理课程催化原理课程2复习前面的内容:复习前面的内容:u 配位(晶体场)理论 轨道能级分裂(四面体,八面体); 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u 分子轨道理论(键,键的形成) 高自旋,低自旋化合物u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3配位催化配位催化4配位体的电子效应§配合物中其他的配位体能对反应物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配合物的催化性能,这就是电子效应§在电子效应中有一个对位(trans)效应如平面四配位的Pt(II)配合物, 配位体A被其它配位体取代的速度,受到在对位上的配位体X的影响§在配位体或生成物的解离为反应的控制步骤时,若使用有强对位效应的配位体,则往往能提高反应速度5§ 配位催化配位催化是在反应过程中经由催化剂是在反应过程中经由催化剂 与反应物之间的配位作用而达成的与反应物之间的配位作用而达成的6•配位催化(配位络合催化、络合催化)由Natta在1957年提出,含义:单体分子与活性中心配位络合,接着在配位界内进行反应•配位催化的机理特征:–反应在催化剂活性中心的配位界内进行–或反应中至少有一个反应品种是配位的7•配位催化技术的主要优点:1.高的选择性。
因为配位催化剂的配位基可以适当地选择,使金属原子周围具有特定的电子与空间性质,从而对反应物的配位催化具有方向性2. 高的活性均相催化剂每一个分子均有活性3. 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因而能耗低4. 在理论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催化过程的活性中间物较多相催化容易,动力学研究也较便利,从而以此来阐明多相催化的反应机理8基元反应基元反应(1) 配体的配位和解离反应(2) 氧化加成和还原消除反应(3) 插入反应和消除(反插入)反应(4) 和金属结合的配体的反应9配体的配位和解离配体的配位和解离10配位不饱和与加成反应 当dn配合物配位数低于理论上饱和配位数时,称为配位不饱和实行配位催化的前提是在配合物留有空位,即配位不饱和,从而实行空配位加成:对于M(d6),将进行d2sp3杂化后,实行6配位11空配位的形成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a. 配合物不稳定,配体的脱落,如三苯基膦(Ph3P): b. 潜在空位(如溶剂S所占的部位): c. 辐射加热,配位体解离例: Fe(CO)5 Fe(CO)4 + CO d. 对称性改变出现空位:如:四面体 八面体•Cp: 环戊二烯基12K 值值 大,大, 太太 稳稳 定定,, 活活 性性 小小K 值值 小,小, 太太 不不 稳稳 定定合适合适K值!!!值!!!13 对催化对催化有用有用的络合物的络合物§(1)易 生 成 配 位 饱 和 的 络 合 物 而 分 离 纯 化. (2) 这 络 合 物 在 特 定 的 条 件 下 易 于 解 离,生 成 配 位 不 饱 和 的 络 合 物。
d10 4 x 2 18 电 子 16 电 子14 过渡金属和烯烃的配位过渡金属和烯烃的配位 按照Chatt-Dewar-Duncanson模型,乙烯和过渡金属的配位键包括:§1) 烯烃的成键pi轨道供给电子和金属的空d轨道相重叠 2)金属的满填d轨道和烯烃的反键p*轨道相重叠,称为金属的反馈 151617叔膦作为配体叔膦作为配体 叔膦是一类重要的配体,因为它的电子和立体性质叔膦是一类重要的配体,因为它的电子和立体性质均可随均可随R R之不同而改变叔膦和过渡金属配位时,过去之不同而改变叔膦和过渡金属配位时,过去认为和认为和M-COM-CO的情况一样,的情况一样,P P是作为是作为 供体供体( (通过提供孤对通过提供孤对电子电子) ),又是,又是 受体过去曾认为磷原子的受体过去曾认为磷原子的3d3d空轨道可空轨道可以接受电子而起着以接受电子而起着 受体的作用;直到受体的作用;直到19921992年通过年通过abab从从头计算才发现可能是磷原子的头计算才发现可能是磷原子的d d轨道起着极化作用,协轨道起着极化作用,协助助P-RP-R键的键的 * *轨道形成一种杂化轨道形成一种杂化 受体轨道。
受体轨道PFPF3 3是很好是很好的的 -受体,因为-受体,因为P-FP-F键的空的键的空的 * *轨道能量很低作为轨道能量很低作为 受体的能力,按下列次序递增受体的能力,按下列次序递增[4][4]::PMe3~P(NR2)3 222324氧化加成的重要实例氧化加成的重要实例16电子18 电子Ir: 5d76s2252627X=卤代原子2829C-H键的氧化加成3031醛醛C C--H H键的加成键的加成产物可被分离出来产物可被分离出来3233碳-氧键和过渡金属的氧化加成碳-氧键和过渡金属的氧化加成A. Yamamoto:34碳-碳键的氧化加成 35C-N,C-P,O-H,N-H键的氧化加成反应水解反应水解反应, H-O3637These reactions are not limited to transition metals; perhaps the most familiar oxidative addition is the formation of Grignard reagentsbut it can occur whenever an element has two accessible oxidation states two units apart.加成反应并不限于过渡金属!!加成反应并不限于过渡金属!!38n消除基团位于邻位,金属处于高氧化价时,还原消除就越容易。 n方法:可以在配合物中添加吸电子性的取代基,如,烯烃39促进消除反应的方法:促进消除反应的方法:(1)吸电子烯烃(2)CO ( π- acid ) 从结构上来看,吸电子烯烃能接受金属d电子的反馈,是一种酸,除吸电子烯烃外,其它的酸也能促进还原消除反应,最常见的是CO,在反应体系中通入CO即能促进还原消除 (3) 加 热能促进还原消除反应 (4) 正电荷有利于还原消除 40烯烃与金属配位,增加金属对烯烃的反馈能力,使烯烃与金属配位,增加金属对烯烃的反馈能力,使R—M上电荷密度降低,上电荷密度降低, R—M键被活化,常温下即可发生键被活化,常温下即可发生消除反应消除反应41插入反应插入反应与与 H 消除消除反应反应O一、插入反应(双键活化的重要途径)42对称烯烃的插入•插入M-R可以有二种方式:• 插入反应(烯烃活泼时) 烷基转移(R活泼时)43不对称烯烃的插入反应有二种情况:1 马可夫尼可夫加成马可夫尼可夫加成•配合物中+加到不对称烯烃氢原子多的碳原子上;•配合物中-加到不对称烯烃氢原子少的碳原子上442 反马氏加成反马氏加成•发生反马氏加成的原因是由于配位使双键碳原子上的电荷(+、-)发生了改变。 靠近CH2-一头的*反键轨道较小,反馈的电子也少,从而显+见下图:45插入反应:插入反应:46插入反应插入反应::4748消除反应(α,β-H转移反应)有α-H消除与β-H消除•α-H消除是一个特殊的反应,在烯烃歧化反应中具有重要意义,其过程是:•生成卡宾配合物: 含杂原子的低原子价卡宾配合物; 不含杂原子的亚烷基X是N,O,也可以是C,烷基49•β-H消除: 过渡金属与β碳原子上具有H的有机基团以σ键配位时,常发生β碳原子上的H断裂形成金属氢的配合物反应以四中心反应机理进行:•在高聚物反应中常用此反应来控制分子量•β-H消除反应的易难与以下条件有关:l M(第八族元素易于左边的元素)l 价态(高价比低价易)l 配位基的环境(吸电子基增加β-H消除反应的频率)H50络合物中的配体接受外来试剂的进攻络合物中的配体接受外来试剂的进攻::((1)配位烯烃的反应:)配位烯烃的反应:51配位的苯环接受的亲核进攻反应配位的苯环接受的亲核进攻反应::52其它基元反应其它基元反应§ 配位基交换反应(取代反应)SN1亲核取代反应(一级反应)SN2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二级反应)§ 氢以外的β-消除反应§ 络合物中配体接受外来试剂的进攻 § 其它分子的插入反应(N2,,CO2……)Activation!!§ 偶联反应:Heck,Suzuki,Stil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