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说课、反思Word版.doc
17页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最后一课》教学设计、说课及教后反思 【核心素养解读】1.通过对《最后一课》情感内涵的体验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了学生个性朗读和分析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2.通过对《最后一课》现实意义的解读,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与爱国的重要关系,着重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朗读分析课文的基本方法3.通过对《最后一课》背景资料的了解,发展学生联系国家历史命运思考文学作品的能力,学习科学的人生思想方法4.通过《最后一课》朗读技能训练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朗读练习的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5.通过《最后一课》人物描写方法分析过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找关键词、有感情朗读体验、人物描写方法分析、联系写作背景、联系历史现实思考等多种阅读方法通过有感情朗读的方式,直接从情感体验入手,引发学生共鸣,提升感受和理解力,加强课堂效率从而达到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切实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目的教学目标】1、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2、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3、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小说主题和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4、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对汉语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1、把握人物的描写手法及对人物思想的影响2、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难点】1、深入细致地把握人物的心理2、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推荐精选【学法指导】《最后一课》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描写是这首交响曲的主旋律本文对郝叟、镇长、邮递员以及班上学生的描写则起到了配合主旋律的作用因此学习这篇小说时应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文中所传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一、激情导入,渲染情感播放一段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国东北的视频)导入语:同学们,这些残忍的镜头,不由得又一次把我们带入了85年前那个令人心碎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了我们中国东北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开始了他们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从此,那里的人民失去了自尊,有些地方还失去了他们赖以交流的祖国语言——汉语,被迫改学日语。
亡国奴的生活,是怎样的耻辱啊!在十九世纪的法国,一个叫阿尔萨斯的小镇也遭遇到了同样的情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 (出示PPT课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视频和导入语渲染气氛,帮助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重点: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下面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说说看,阿尔萨斯人民遭遇了什么?这又是怎样的最后一课呢?(出示PPT第一个问题)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三个问题点出本节课主要任务: 的最后一课 使我 的最后一课 的韩麦尔先生2、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了解故事主要情节要求:学生跳读课文,回答第一个问题:“ 的最后一课”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了解本文主要情节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学生感知本课的主要故事情节,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1)过渡语:同学们和老师都有过“最后一课”的经历,例如:放假前的最后一课、毕业前最后一课、调动工作前最后一课,请问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是何种情况下的“最后一课”?这“最后一课”上的是一堂什么课?(出示时代背景,学生齐读)(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这是一堂法语课,爱国课。
因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小弗朗士所在的学校被强迫取消法语课推荐精选(2)过渡语:这是谁的最后一节课?(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很容易答出这是小弗郎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但这也是阿尔萨斯人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第三个答案可能比较难,教师要多加引导,让这个问题答案得到升华,也让本节课的重点和文章的主题进一步显现出来)(3)过渡语:这堂课与往常的课有什么不同?(PPT出示对比材料)(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堂气氛、听课的人、老师的教态、“我”的学习态度等均与往常的课大不相同方面进行归纳同时,教师要结合课堂实际情况,不断调动气氛让学生找出答案:其一,过去开始上课的时侯,总是“一阵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其二,平时严厉的老师,今天却“很温和”其三,老师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礼服其四,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老头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教室里有一种严肃的气氛三、自主合作,深入探究3、学生解决第二个问题,分析小弗郎士形象要求:本节课主要从人物的分析处理上来体现教学的重点小说是从小弗朗士这个角色亲身经历的角度来写的请同学们设想自己就是小弗郎士,试着完成这节课的第二个问题:这是一节使我 的最后一课。
学生先自己思考三分钟,然后分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能从课文里找出各自填写的依据,并加以分析,着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出爱国主义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变化,分析其改变原因,来感受小弗郎士人物形象小说是以小弗朗士的视角展开的,以他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感为线索从上学路上直到下课,小弗朗士的心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一个厌学、讨厌法语分词的孩子变成一个认真学习、热爱民族语言的学生,他学习态度的改变正是因为他心中的民族感情以及周围人物的爱国情感对他的影响所以分析清楚小弗朗士发生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对把握人物形象和深层次理解小说主题至关重要1)过渡语:本篇小说是从小弗朗士的视觉角度来写的,突出了对他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你能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小弗朗士的心理变化、思想成长的词语吗?(出示PPT第二个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通过跳读课文会很容易的找到“怕”“诧异”“懊悔”这三词语,“明白”会稍微难一些教师可提示学生在16段中寻找教师板书:小弗朗士心理:怕、诧异、懊悔、明白) (2)过渡语:请你抓住“怕” “诧异” “懊悔” “明白”等四个词语,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按句式说话推荐精选(PPT出示) 以“这是一节使我“怕”的最后一课,因为……”为格式说话。
如:“我”怕迟到了韩麦尔先生骂我,用戒尺打我 以“这是一节使我“诧异”的最后一课,因为……”为格式说话 以“这是一节使我“懊悔”的最后一课,因为……”为格式说话 以“这是一节使我“明白”的最后一课,因为……”为格式说话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应提示学生不要局限于文中的某一句话,要通观全文,整体把握教师可给出范例,学生模仿,按句式说话说的重点是要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深入,紧扣文章主题,关键性的句子应细细品味通过四个句式的说话训练,即引导学生揣摩体味文中细节之处的描写,又理解了小弗朗士改变的原因这部分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先浏览、再勾画、书边空白处做批注在小组交流、选出代表全班发言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鼓励学生多说,经过上课实践,学生按句式说话说得相当精彩,而且能依照原文背着说,效果极好3)过渡语:经过同学们的讨论,一个可气而又可爱、天真而又成熟的小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想,我们不仅应该从课文中认识、了解小弗郎士,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我们能够自由、自豪地学习祖国语言的同时加倍努力出示PPT:小弗郎士人物形象概括)(设计意图:此环节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他们珍惜当前好的生活环境,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感情)4、学生解决第三个问题,把握韩麦尔先生艺术形象:要求: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书上标记出关于韩麦尔先生的描写,经过自己的思考后分小组讨论,完成第三个填空:“ 的韩麦尔先生。
(设计意图: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对小弗朗的转变起决定性的因素,而且文中大量的描写都体现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所以他也是体现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人物,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中的描写,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语言运用的技巧 (1)过渡语:前面你是亲历者,体会了小弗郎士的形象现在,你作为旁观者,怎样看待韩麦尔先生呢?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所有关于韩麦尔先生的描写,并在书中做好批注结合具体内容来谈出示PPT第三个问题)(学生小组讨论时提醒:自己思考准备回答的同时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进行反驳设计意图:此环节学生主要采用阅读勾画法,分析概括法,做批注法找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进行人物性格的概括推荐精选a、学生发言,认为韩麦尔先生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 b、教师调控为三种“见解”,并组织讨论:(出示PPT: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概括) 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
有时还“玩忽职守”“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这是他给孩子们及镇上的人上的最后一次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离开他工作40年的地方,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再也不能教法语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一节课又一节课,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这个可怜的人异常的难受,他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也说不下去……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出示PPT:韩麦尔先生语言品析)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以表示对失去国土的敬意;对自己从前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反省,对阿尔萨斯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面对即将要丧失的祖国语言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这些都足以证明韩麦尔先生对于祖国的热爱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注意最后一部分,韩麦尔先生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 (2)过渡语:课文最后一部分,作者从人物描写的哪些方面来刻画韩麦尔先生?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明确,语言: “我的朋友们啊”、“我——我——”;神态: “脸色惨白”“呆在那里”;动作:转、拿、使、写、靠、做手势。
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结合讨论,有感情的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3)过渡语:大家都认为这个特写镜头让你印象深刻,下面请哪位同学表演一下,其他同学做导演,认真观察,对照书上的描写,看看他的表演怎样?(设计意图:此环节请同学们挑毛病的过程就是分析人物描写的过程,学生找到毛病,纠正错误,再说明书上为何这样描写,作用何在?这有助于学生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并且透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来体会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因为韩麦尔先生的这最后一幕正是小说的高潮所在,是最能体现小说爱国主题的一个大特写,一定要细细体会推荐精选三、拓展延伸,归纳主旨PPT出示问题)过渡语:如果这最后一节法语课结束前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