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9页通辽实验中学2018-2019-1学期 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共100分,90分钟)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2011年1月新《老年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热议结合下图场景,能判断出影响今天中国人观念行为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台湾蒋孝严赴大陆祭祖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2.西周实行了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实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项重要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3.“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民贵君轻 B.皇权至上 C.以法治国 D.天人感应4.秦朝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其中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是A.太尉 B.丞相C.御史大夫 D.中书令5.在秦统一后的一次朝廷上的辩论中,廷尉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斯主张推行A.郡县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世袭制6.表1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的统计分类表官僚贵族子弟富豪平民贫民69.6%6%15.7%8.7%由表1可以推知,汉代察举制A.致使富豪入仕艰难 B.忽略了身份界限C.削弱了世卿世禄制 D.体现出公平公正原则7.“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也往往表示拥护这种“制度”是指A.科举制度 B.察举制度C.分封制度 D.九品中正制度8.右图是“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据此判断这一政治体制是A.中央集权制 B.郡县制C.皇帝制度 D.三省六部制9.《新唐书》中关于选官制提到“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由此表明A.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B.唐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C.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D.唐朝官员由民选产生10.不断地对制度创新是我国封建社会能够延续两千多年的一个重要保证,在下列制度创新的史实中,属于元朝的是A.皇帝制 B.科举制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11.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12.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戍,命浙江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该史书有可能是( )A.《汉书》 B.《旧唐书》C.《宋史》 D.《元史》1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影响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 A.官场腐败严重 B.官僚主义之风盛行 C.激化了阶级矛盾 D.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14.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时的首席将军是A.梭伦 B.克里斯提尼C.西塞罗 D.伯利克里15.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的典范,但实际上民主也是有限的有资格入选古雅典陪审团的是 A.成年雅典男性公民 B.奴隶 C.外邦人 D.雅典妇女16.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雅典经历了民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梭伦认为自己是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这里“两方”指的是: A.平民和奴隶 B.资产阶级和平民C.贵族和平民 D.奴隶主和奴隶17.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公民确认为损害城邦民主的人放逐国外,但特别规定不得动其财产这体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A.人民主权原则 B.贵族享有特权C.保护私有财产 D.违背民主原则18.“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反映罗马法A.追求司法公平公正 B.保护罪犯人权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维护贵族利益19.《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十一表规定: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这些条文反映出A、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 B、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D、奴隶与平民未受法律保护20.《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写到:“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材料表明A.罗马法能够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B.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D.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依据21.有的史学家认为“英国议会胜利后建立的整体,是英国对欧洲、对世界最大的政治贡献题中的“政体”是指A.民主共和政体 B.开明君主制政体C.君主立宪制 D.三权分立政体22.下列对美国实行的“三权分立”制说明错误的一项是A.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B.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C.最高法院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D.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并且不通过国会批准就可以生效23.《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议会的权力受到限制 B.国王的权利不断扩大C.英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24.1789年,美国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总统的产生办法是A.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B.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D.全国选民直接选举产生25.《西方民主史》载:“(英国)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任回答议会的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
该史料主要表明在英国A.议会取得国家各项权力 B.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首相及内阁对议会负责26.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但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其原因在于德国A.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较晚 B.民主改革保守和不彻底C.经济发展抑制了政治民主 D.统一大业尚未完成27.英国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其成果体现在A.1787年宪法 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2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29.某历史学家在尼克松当政期间(1968~1974年)写了一本书,叫《帝王总统》,声称美国的总统已经从“宪政总统”变成了“帝王总统”从该历史学家的视角看,美国总统的这一转变反映出( )A. 美国政体趋于完善 B. 总统行政权的扩大C. 西方民主的局限性 D. 美国民主的独特性30.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A. 1688年“光荣革命” B. 1689年《权利法案》C. 18世纪初责任内阁的形成 D. 1832年议会改革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材料二: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等大多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端?(4分)(2)材料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一相比有何进步?(8分)(3)秦朝中央的行政制度是什么?明清两代为实现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材料三:公元前6世纪,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创立了陪审法庭,规定司法案件须由一定数目的陪审员陪审,其能杜绝徇私舞弊,使法治趋于清平他还在贵族会议之外设四百人组成的议事会向公民大会准备提案,限制贵族的权利。
打一个不是十分恰当的比喻,这四百人类似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议员1)材料一中图一、二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2分)根据材料二,概述罗马人制定法律的依据、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2)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列举其改革中采取的两项措施?他的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制衡”政治制度的“制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材料二:“美国实行联邦制……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材料三: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交人民表决 ——《高中历史教学用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制衡”的,这种“制衡”的目的是什么?(6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4分)(2) 分析材料三,有人据此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