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课件.ppt
67页10.AD—AS模型引言:前面有关宏观经济的讨论,都是假设一般价格水平固定不变,这些讨论也没有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关系本章将这一假定取消,着重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和决定1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本章主要内容•总需求曲线及其推导•宏观经济政策与AD曲线的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及推导•宏观经济政策与AS曲线的移动•AD—AS分析2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本章主要参考文献:•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26章.第31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曼昆.经济学原理.第31章.纽约:德里顿出版社.•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6版.第20章,23章.纽约:麦格劳-希尔公司,19983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101总需求曲线(Aggregatedemandcurve)•总需求的定义•AD曲线的推导•AD曲线的经济含义•AD曲线的移动•AD曲线的斜率4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总需求曲线(Aggregatedemandcurve)•总需求的定义•不同的价格水平上各部门总的计划支出之和在开放经济中,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净需求•总需求函数:•反映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函数•总需求曲线:•总需求函数的图形5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一、总需求函数与一、总需求函数与ADAD曲线的推导曲线的推导• AD函数可从IS—LM模型中推导•(1)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2)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6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z以前我们假定物价水平P=1,即M=m;若P≠1,则M=Pm,或m=M/P;LM曲线为:(3)z(4)将(3)式代入(1)式有:z-----(1)z-----(2)z其中:7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举例: 已知:IS曲线的方程为 r=80-0.4Y, LM曲线的方程为其中名义货币供给量M=5000,求AD曲线的方程及其图像。
解 由IS=LM,可得 80-0.4Y=再由M=5000,代入上式并化简后可得AD曲线的方程为:Y=8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如果P=10,则Y=600;如果P=5,则Y=1100;其图像如下:z上述AD曲线的方程及图像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两者成反方向变化关系当价格水平为10时,总产出水平为600;当价格水平下降为5时,总产出水平为11009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利用IS—LM模型)OYrISLM(P0,Y)E0r0Y0LM(P1,Y)E1r1Y1LM(P2,Y)E2r2Y2OYPP0P2ADP1备忘:备忘:M/p=ky+hr10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二、总需求曲线的经济涵义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z(1)AD曲线是一条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z(2)AD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成反向变化的关系z(3) AD曲线通常由利率效应和财富效应来解释11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利率效应 是由货币的传导机制决定的,其传导过程是:价格水平()货币市场非均衡利率()投资支出() 总支出()总需求量()。
财富效应 价格水平() ,货币、储蓄存款和债券等财富的实际价值() ,财富的实际价值便提高使财富的所以者不那么急于去进一步增加其财富于是,消费() 总支出()总需求量()应当指出的是,财富效应,IS将会移动使得AD曲线更加平坦12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AD曲线与(非)均衡的关系OYrISLM(P0,Y)E0r0Y0LM(P1,Y)E1r1Y1LM(P2,Y)E2r2Y2OYPP0P2ADP1AD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双重市场均衡AD曲线之外的任意一点均代表双重非均衡13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三、 宏观经济政策与AD曲线的移动z物价水平的变化使总需求量在总需求曲线上滑动如果物价水平不变,其他因素的变化使IS曲线移动,或LM曲线移动,或两条曲线同时移动,那么将导致总需求曲线的移动z影响AD曲线移动的因素有: 政策变量(经济因素) 财政政策:自发投资(I0)、政府购买支出(G0)、 政府转移支出(TR0)、税收(TX0) 货币政策:实际或名义货币供应量(MS/P) 外生变量(非经济因素) 国外产出增加、其他因素(如,战争与革命)14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财政政策与AD曲线的移动(以增加政府支出为例)OrYIS1LM(p0)E1POYr1p0Y1AD1IS2E2r2Y2AD21/(1-b)G15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货币政策与AD曲线的移动(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例)rOYPOYISLM(M0,P0)E0r0Y0AD0P0LM(M1,P0)E1r1Y1AD1Y316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AD曲线移动小结变化变化AD曲线曲线变化变化AD曲线曲线 右右 移移 左左 移移自发投资自发投资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 政府税收政府税收 名义货币名义货币 自发投资自发投资 政府支出政府支出 政府税收政府税收 名义货币名义货币 即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即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同则反是。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同则反是17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4、AD曲线的斜率及其经济含义zAD曲线斜率的经济意义是收入或产出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越大,收入或产出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迟钝18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10.210.2总供给总供给(aggregatesupply)函函数与数与ASAS曲线曲线•总供给是指全社会的总产量,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有关因此,总供给是指全社会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即供给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供给量和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函数•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的图像叫做总供给曲线19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一、短期总供线曲线的推导•短期总供线曲线的推导,即一般价格水平如何影响总供给量? 在长期,决定总供给量的因素:YL= F(N,K,T) 由于国民收入水平只涉及短期:Y = F(N)而劳动量则取决于劳动的供给和需求,这又取决于工资水平的高低,所以,一般价格水平首先影响工资水平,再影响劳动的供求状况,接着影响劳动量,最终影响总供给量20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由此可见,全部总供给函数可以看成由三个子关系构成:•(1)一般价格水平与实际工资的关系;•(2)实际工资与劳动供求从而就业量的关系;•(3)就业量与总供给量的关系。
21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1、一般的生产函数: Y = Y(K、N、T)短期总生产函数: Y = F(N)2、短期总生产曲线的性质: (1)总生产函数的一阶导数大于零; (2)总生产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YONY = F(N)(一)、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曲线告诉我们,给定一个劳动量(就业量),就可以确定国民收入水平,即某一时期的总供给量22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二)、劳动市场(二)、劳动市场::•1、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特别是货币工资弹性的市场:•货币工资弹性:货币工资在劳动市场的竞争压力下可以充分地自由地上下伸缩•2、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特别是货币工资刚性的市场,•货币工资刚性意味着,货币工资不能充分自由地上下伸缩刚性有这三种情况:•向下刚性,即不能下降,而可以上升;•向上刚性,即不能上升,但可以下降;•向上向下都刚性,即既不能上升又不能下降•这里只考虑向下刚性问题23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 1 1、完全、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均衡OW/PNNDNSE(W/P)ENE劳动力过度供给劳动力过度供给劳动力过度需求劳动力过度需求24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 W/P W/P ((W/PW/P))1 1 ((W/PW/P))0 O N O N 1 1 N N 0 0 N N 2 2 N N N NS S NdNd当实际工资为(W/P)1时,而N 2 > N 1,即劳动需求小于劳动供给。
如果货币工资是弹性的,那么货币工资就会下降,并进一步引起实际工资下降,直至实际工资降到(W/P)0但现在货币工资具有下刚性的特征,因而无法下降,多余的劳动供给部分(N2 —N1)无法就业,实际就业量只能由需求一方决定,即决定在N 1上2、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25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三)实际工资与价格水平、货币工资W = W1W= W0 O O w P P w代表实际工资W代表名义工资:w = W /P当货币工资为W= W0时,实际工资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就可以由W= W0曲线表示:随着价格水平上升,实际工资不断减少;反之亦然如果货币工资上升到W1,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移动到W= W1,这意味着在每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实际工资都增加因此,价格水平变化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可以用沿曲线的运动来表示;货币工资变化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可以用曲线的变动来表示26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四)短期总供给曲线(aggregatesupplycurve)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由于各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的假定不完全相同(主要是劳动工资有无刚性),从而有几条不同的短期总供给曲线:(1)古典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线)(2)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反“L”型)(3)极端的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水平线)27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1)古典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假定所有的市场,包括劳动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市场,从而货币工资是弹性的,根据以上讨论,存在以下关系:•生产函数:Y = Y(N)•实际工资:w = W/P•劳动需求:Nd = Nd (w)•劳动供给:NS = NS(w)•劳动市场均衡:Nd = NS = N = Nf28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1)古典的短期总供给曲线OOOOW/PW/PPNPYYNNSNDF(N)W0P0W0/P0YFP0AP1W0/P1劳动力过度需求劳动力过度需求W1P1BP2W0/P2劳动力过度供给劳动力过度供给W2P2CAS29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2)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工会等因素的作用,使得货币工资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从而呈现出一种向下刚性的现象。
因此,劳动力市场并不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工资刚性产生的原因:•工会组织的干预•工作合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充分•各个市场之间调整时差问题30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2)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OOOOW/PW/PPNPYYNNSNDF(N)W0P0W0/P0YFP0AP1W0/P1劳动力过度需求劳动力过度需求W1P1BP2W0/P2非自愿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P2Y1Y1Y1CAS31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3)极端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极端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由于经济存在巨大资源的闲置,当整个社会的生产量或国民收入增长时,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会大致保持不变极端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32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短期总供给曲线(总结)PYYFAS古典区域古典区域凯恩斯区域凯恩斯区域极端凯恩斯区域极端凯恩斯区域33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产量和价格水平变化无关 在短期内由于协议工资合同或工会组织的约束,使得企业工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特征(粘性);另外,在供货合同期限内,一些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也具有刚性,因此,在短期内,企业面对价格的上升为获取更多的利润而增加供给。
在长期内,无弹性的或粘性的成本要素会变有弹性,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工资和物品的价格都会随之调整当所有成本要素都做了充分调整之后,企业所面临的价格成本比率与需求变化之前是相同的,这时,将不存在任何刺激企业增加产量的因素,因此,在长期内,LAS是一条垂直线34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在相同劳动使用量的情况下,一国长期总供给曲线会随着该国资本使用量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向右移动PYLAS1LAS235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三、AD—AS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古典情形PYASYFAD1E1P1AD2E2P236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AD—AS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义情形PYASAD1AD2Y1P1Y2P2AD3AD437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AD—AS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形PYASAD1E1Y1AD2E2Y238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凯恩斯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凯恩斯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是: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39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AD—AS模型不仅能清楚地说明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而且还能说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这是IS-LM模型所不及的。
40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AS曲线的左移与滞胀 AD AS2 AS1 P P2 P1 0 Y2 Y1z上图中,我们观察AD曲线保持不变,AS曲线向左方移动所产生的均衡点的变动情况:AS1向左移动至AS2与AD曲线产生的交点表明,价格水平由P1上升至P2,但产出水平则由Y1缩减至Y2,我们把这种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增长停滞)同时并存的现象称为“滞胀”z导致AS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上升对经济造成的紧缩作用,例如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中东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原油价格的暴涨,从而使包括美国、日本和西欧在内的主要工业化国家经历了长达10多年的滞胀41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ASAS曲线的右移与创新曲线的右移与创新AD AS1 AS2 P P1 P2 0 Y1 Y2Y42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思考题思考题•解释石油危机对经济的冲击?43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一、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可由个别商品的需求(供给)曲线加总而得B.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和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均由IS-LM模型导出C.新古典理论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D.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相等2.价格水平上升导致( )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左移B.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C.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左移D.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右移AD-AS模型单元练习44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国外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B.消费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C.投资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D.以上几个因素都存在4.新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假设有( )A.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工会对劳动力供给的一定程度的垄断B.劳动者存在“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于1928年提出来的,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C.货币工资率具有拖下刚性D.劳动供给和需求均可立即对工资率的变化作出反应45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5.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则税收减少会导致( )A. 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上升B.价格水平上升,而实际产出不变C.实际产出上升,而价格水平不变D.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不变6.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则税收减少会导致( )A. 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上升B.价格水平上升,而实际产出不变C.实际产出上升,而价格水平不变D.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不变46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7.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前提假定是( )。
A.价格不变B.收入不变 C.生产函数不变 D.不存在货币幻觉8.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当名义货币供给增加20%时,( )A.价格水平不变B.利率增加C.名义工资增加20%D.实际货币供给增加20%47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9.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当政府支出增加时,( )A.利率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B.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C.对实际货币供给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D.对利率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10.在新古典理论的总供给曲线分析中,如已实现充分就业,则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 )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B.对实际货币供给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C.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D.利率降低,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48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1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国外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B.消费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C.投资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D.以上几个因素都存在在12.其他条件不变时,( )因素引起AD曲线左移A.价格水平下降B.政府支出减少少C.税收减少、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49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13根据总供给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使价格水平()•A提高•B下降•C垂直•D难以确定50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二、多项选择题•1.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导致( )。
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左移B.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C.均衡利率水平上升,投资需求下降D.均衡利率水平下降,投资需求上升E.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均被打破 51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2.发生( )变化时,总需求曲线随之变得更平坦A.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减小B.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增大C.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减小,D.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增大价格下降,货币供给增大,利率降低,投资需求增大,国民收入增大52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3.其他条件不变时,可能引起AD曲线右移的是( )A.价格水平下降B.政府支出增加 C.税收增加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E.实际货币供给减少53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般而言,在长期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均可以变动;在短期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均不可变动B.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用资本量不变的生产函数C.充分就业量即所有劳动力都得到工作时的总就业量D.潜在产量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E.价格水平变化时,潜在就业量会发生变动54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5.关于长期总供给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期来看,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B.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的就业量即充分就业量C.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对产量发生影响D.货币只起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的作用,与商品价值的决定无关E.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将影响劳动市场的均衡55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三、问答题•1.假设某国某年的潜在GNP为500亿元,该年的均衡产出同样是5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该国的出口需求明显增加会对失业和通货膨胀有何影响?56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2.假设①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居民的全部资产随之自动调整;②不考虑国际贸易;③价格水平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利率试讨论这时的总需求曲线形状如何57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3.设某国经济已实现充分就业在某年因技术原因该国所有的核电站均被关闭,转而采用其他相对更昂贵的能源,电力价格大幅度上涨试讨论宏观经济的均衡可能受到的影响58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4.利用本章所学知识分析在资源数量和生产率均增加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是否必然伴随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什么?5.“名义工资作为劳动的价格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因此和一般商品价格一样会经常波动。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明你的理由6 .试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59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1、工资变化(例如下降)是影响总供给、还是影响总需求? 答;工资下降对总供给的影响是比较清楚的按照凯恩斯理论,在一般情况下,工资下降使总供给曲线右移,在总需求不变时将导致价格水平降低、总产出增加工资下降对总需求的影响呢?有一种看法是这样的:工资下降导致收入下降,收入下降导致消费需求下降,通过乘数的作用总需求进一步下降但是,这种认识是似是而非的关键在于工资下降不等于收入下降工资下降是收入再分配的结果工资下降必定导致其他要素收入例如利润增加这种收入再分配对总需求有何影响?这就需要看边际消费倾向(或更一般的边际支出倾向)的差异了如果利润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工资的边际消费倾向,这种收入再分配将导致总需求下降如果二者相等或差别不大,那么对总需求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宏观经济学一般取后者,不认为这种收入再分配对总需求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总需求函数中没有看到工资这个变量四、讨论题:60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2、凯恩斯关于劳动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工资刚性是在供给方面对失业的一个基本解释。
当价格水平较低时,实际工资较高,这样会形成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由于工资不具有灵活性,失业不可避免这就是产生失业的原因•(2)在名义工资不降的情况下,价格提高可以使实际工资下降,刺激企业增加劳动需求由于工人存在”货币工资幻觉“,实际工资下降可以被工人接受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提高价格的政策以解决失业问题61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3、为什么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内在机制是:•在货币市场上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实际货币供给增大利率国民收入•在产品上的财富效应: 价格水平 ,财富的实际价值 ,消费 通过乘数原理使国民收入下降同时由于价格水平则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从而使国外需求减少,也通过乘数原理使得国民收入下降62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 案例2.肯尼迪的减税政策1963年美国的失业率似乎停顿在5.5%这样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高水平而10年前,失业率是2.8%属于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们相信,削减个人所得税可以促使家庭更多地消费这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他们相信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将导致产量的增加而价格并不上升这是因为他们相信经济具有过剩的生产能力,生产性工人与机器处于闲置状态。
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当时的均衡点处在总供给曲线的相对平坦的部位所以总需求曲线的增加将主要地转换为产量的增加,而价格水平并不提高 我们已经知道产量的增加意味着就业增加肯尼迪顾问们的预测被证明是正确的失业率在1965年下降到4.4%的水平另外,从1964年到66年实际GDP以令人注目的5.5%的平均速度增长肯尼迪减税政策的成功通常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伟大成就之一 63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案例3.约翰逊时期的通货膨胀 1965年,美国经济在接近于其生产能力的状态下运行表现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图形上,经济的均衡点处在总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约翰逊总统围临着一个问题:他想在越南开战,但是他又不想让美国人知道一场战争要耗费多少钱结果是他决定不提高税收,至少不完全用提高税收来支付战争的费用另外,他不打算削减政府支出不仅如此,他提出了向贫困开战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很多费用极高的新的社会方案政府支出的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随着商品需求水平的提高,价格水平也迅速攀升通货膨胀在60年代初期曾经维持在1%一2%,但到了1970年它几乎上升到6%这个令人震惊的水平从此开始了美国半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时期。
64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案例4.油价格冲击当70年代初期美国用于越南战争开支降低时,经济又受到一次供给冲击1973年,由中东国家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提高了石油价格就整个美国经济而言,石油价格的提高使许多高度依赖于石油的行业生产成本提高这使得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从而导致了一个更高的均衡价格水平与更低的产量水平这个结果可以用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来说明面对更高的石油价格,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生产的产量降低了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使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65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案例5.里根计划当里根于1981年人主白宫时,人们普遍认为应当采取措施制止通货膨胀,这时的通货膨胀已经很高,并且正在继续上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下面两种形式的政策中的一种,或者设计政策影响总供给曲线,使其向右或向下移动,或者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里根总统集中注意力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采取了减税的办法,最高税率在1981年从70%降到50%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导致了均衡价枯水平的降低里根强调供给的重要性,他用移动供给曲线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办法这种观点的倡导者被称为“供给学派经济学家”通货膨胀虽然已得到控制,但有证据表明,这一结果是由于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而不完全是由于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首先,里根的税收削减措施刺激了整个美国经济的支出增加,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与此同时总供给曲线略微向右移动至少在减税政策的第二年,总需求效应大于总供给效应,里根的税收削减政策66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The End67宏观经济学09AD-AS模型。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