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docx
20页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第一篇: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华山镇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22年3月) 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华山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就有关我镇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全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近年来,华山镇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强镇”的战略不动摇,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在培育主导产业、招商引资、节能减排上寻求新突破,实现了全镇工业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我镇工业经济仍然运行平稳2022年,全镇工业经济增加值完成16亿元,工业经济销售收入完成86亿元,工业经济实现利税11.4亿元,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2家,工业经济产值占整个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6.2%,工业经济税收占总税收的比例达到58%今年1—2月份,全镇工业经济销售收入完成16.2亿元,工业经济增加值完成4.3亿元,工业经济实现利税2.2亿元 全镇工业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华山镇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不断加快工业升级步伐,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的发展方向,积极扶持骨干企业,全镇形成了包装印刷、机械铸造、新型建材、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
其中包装印刷业发展迅速,华河纸业、新诚信包装、中产纸品等多家企业相继落户投 1产,年实现产值4.3亿,利税4500万,产业规模初步形成机械铸造业先后引进了岳峰机械、泉城阀门、济南公明技术有限公司等项目,年实现产值7.6亿元,利税8000余万元以永丰钢结构、元泰钢结构、恒佳建材等企业为代表新型建材业也迅猛发展,年实现产值3亿余元,实现利税3600万元,逐渐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之一2022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1.6亿元,实现利税7.3亿元今年1—2月份,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26亿元,实现利税1.01亿元 二是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华山镇将始终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明确指标,严格考核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耗能大户应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对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济南力鲁特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对除尘设备及生产工艺等进行了改进,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济南群康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对生产线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提升华河有限公司投入800万元,对生产技术进行了革新。
全镇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 三是招商引资由“引资”向“选资”转变华山镇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镇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和生命线,招商观念由“引资”向“选资”转变,通过充分利用闲散土地搞好整合,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股,为大企业搞好跟踪服务, 2022年成功引进了投资5000万元的山东华辉玻璃有限公司、投资4600万元的山东高强惠普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等项目今年又引进了 总投资5000万元的济南展坤工贸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的山东华伟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符合镇内整体规划、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今年1-2月份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利用内资2.61亿元,新增私营企业18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63户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镇工业经济虽然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但受金融危机、重点工程等因素的影响,工业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工业经济受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比较大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我镇部分出口企业受到较大影响,面临较大压力同时,与房地产相关联的产业,如钢结构、彩钢瓦、铝合金等制造业也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二是工业经济受重点工程影响较大。
因受重点工程建设我镇拆迁企业160余家,年财政减收1100多万元加之受交通、环境因素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我镇工业经济的发展 三是全镇工业经济产业链短工业经济是我镇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工业经济产业仍然链短,附加值不高,高附加值集约型经济尚未形成 四是受矿山关停影响较大花岗石加工业是我镇的主导产业,矿山的关停直接影响到全镇工业经济的发展 五是工业项目落地难问题依然存在受土地规划和土地严控的制约,极大影响了新建项目的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建议区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项目用地问题,促进工业项目的落地、投产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面对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华山镇将不断强化措施,破解工业经济发展难题,努力推动全镇工业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 一是在“结构”上做文章 以实现产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机械、化工、食品、印刷等传统产业为重点,发展壮大生物制药、包装印刷、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全镇工业加快发展 二是在“抓大”上出成效扶持发展重点企业,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坚持产业抓支柱,产品抓名牌的原则,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形成支柱优势。
全面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利用品牌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加快膨胀企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三是在“政策”上扶持我镇将积极协调工商、税务等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对产业带动能力强、投入产出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进行扶持,促进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是在“环境”上有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为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构筑良好的平台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强化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特别是加强对齐鲁制药、海尔工贸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服务力度,发挥其带动作用,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新的、更大的发展 第二篇:遵义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王久玲副总经理,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市经贸委向王总一行莅临遵义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南方电网公司多年来大力支持遵义工业经济发展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遵义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遵义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立足市情,发挥优势,实施项目带动和名牌带动战略,着力推进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规划建设“三六工程”,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水平,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发展速度加快XX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75亿元,同比增长18%二是经济效益趋好规模工业销售收入375.46亿元,同比增长6.69%;利润61.76亿元,同比增长41.37%三是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已调整为22.1:43.9:34,工业占gdp的比重达39.2%烟、酒、电力、煤炭、食品、制药、有色、冶金、建材、化工等十大行业和产品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92.35%四是科技含量提高名牌战略工作在全省处于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14亿元五是能源消耗降低全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7.48%,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六是对财政贡献突出全市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已占同期财政总收入的85%以上 2022年,围绕市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夯实工业基础,增强发展活力,奋力实现工业经济总量新扩张、生产力布局新优化、发展内涵新提升,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1-5月,全市工业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支持下,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努力克服和战胜严重特大雪凝灾害,积极组织企业灾后重建和发展,工业经济扭转前两月负增长局面,实现两位数正增长。
截止5月10日,随着遵义铝厂最后1台电解槽启动,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全面复产、达产,取得抗冰救灾的阶段性胜利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82.3亿元,同比增长11.3%,高于全省增速3.5个百分点;销售收入161.33亿元,同比增长25.74%;利润37.03亿元,同比增长98.27% (二)产业结构 经过多年发展,遵义工业已形成传统优势产业、资源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主要包括“两烟一酒”、机电和化工行业,烟草加工业以遵义卷烟厂为代表;酒业以国酒茅台为龙头;机电工业以贵州江南航天集团061基地、天义厂、长征电器股份公司为代表;化工行业拥有赤天化、遵义碱厂等龙头企业资源优势产业主要包括能源产业、冶金工业、有色工业电力行业有遵义电厂、鸭溪电厂、习水电厂三家火电企业和乌江水电厂冶金工业以遵义铁合金集团、贵州钢绳厂为代表,有色工业以遵义钛厂、遵义铝厂为龙头特色产业主要包括绿色食品、农产品和现代中药,是遵义工业的新兴支柱产业XX年,规模以上酒行业增加值57.79亿元,同比增长16.83%,占全市的32.94%;烟草行业增加值19.75亿元,同比增长13.21%,占全市的11.26%;电力行业增加值24.49亿元,同比增长2.41%,占全市的13.96%;冶金工业增加值11.31亿元,同比增长25.38%,占全市的6.45%;有色工业增加值19.52亿元,同比增长22.74%,占全市的11.13%;化工行业增加值10.04亿元,同比增长9.19%,占全市的5.7%。
第三篇:永兴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永兴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一、“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率先发展、科学跨越”总体要求,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县”道路,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金银冶炼、煤炭、电力、烟花鞭炮等四大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一)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截止2022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75亿元,比2022年65亿元增长169.2%,年均增长21.9%;工业增加值56亿元,比2022年22.7亿元增长146.7%,年均增长19.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2亿元,比2022年44.3亿元增长220.5%,年均增长26.2% 2022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 93.2亿元,增长28.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1亿元,增长35%工业企业实缴税金3.4亿元,比2022年增长 23%白银、铋、铂族金属等产量居全国第一 (二)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十一五”期间,金银、煤炭、电力、烟花鞭炮等支柱产业全面提质金银产业注重研发精深加工产品和发展精深加工企业,2022年共生产白银2050吨、黄金6.8吨,其它有色金属16 万吨,实现产值110亿元,税收4.0亿元。
煤炭产业注重拉长产业链条,规范采掘,开发煤电和清洁替代能源,循环产业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生产原煤220万吨,税费收入1.2亿元电力产业构建了水电、火电并举的发展格局,完成购电量43337万度,售电量39977万度烟花鞭炮产业规划了专门的工业园,形成规范,规模发展 (三)园区经济集群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积极应对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扩大开放鼓励投资加快承接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新制定了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充分运用产业政策、工业用地、环境保护等相关措施,限制园区外企业盲目发展,园区经济的集群化发展为全县工业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全县建成以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为龙头,太和、柏林、塘门口、黄泥、洞口、金龟、樟树、油市、高亭等项目区的“一园十区”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