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蚯蚓的行为及作用.docx
5页探究蚯蚓的行为及作用关键词:实验;科学探究;蚯蚓;绿色环保蚯蚓通过取食、消化、排泄(蚯蚓粪)、分泌(粘液)和掘穴等活动 对土壤过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作贡献,是对多个决定土壤肥的过程产 生重要影响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主要是蚯蚓、螨和蚂蚁)之一,被称 为“生态系统工程师”本文将主要介绍蚯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及其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一、问题的提出同学们看到过金鱼市场上的一种鱼饵,它的颜色红色或深红色,又细 又长,可以用来喂养金鱼,大家称它为红线虫,也许是因为它的颜色和形 状而得名吧有趣的是:你无论什么时候去看,它都是聚集成团的,如果 卖主在买卖时把它分开了,用不着多久,它们又会聚集在一块儿,它们这 种聚集成团的行为,究竟对其生活有什么好处呢?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找 到它吗?什么样的环境中才能找到呢?它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它还有 别的什么作用吗?二、活动目的三、活动材料和用具活蚯蚓(选择体形中等大小的、较粗大的、色泽较深且活性都较强的群体);培养器;滴管;牙签;量筒(5mL和10mL)、水、笔四、活动过程采用主题推进型活动课的形式,围绕主题,将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识蚯蚓教师给学生播放有关蚯蚓的视频,了解蚯蚓的知识。
蚯蚓身体细长, 约5〜6cm,红褐色,卵生,隶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颤蚓科蚯蚓 身体分为口、肛门、环带,它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除了身体前2节 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在动物学分类上,蚯 蚓属毛足纲,寡毛目它有水生和陆生两种,以陆生蚯蚓与人类关系最密 切分布于我国各地,为常见鱼类饵料,生长旺季为4〜10 月份,蚯蚓栖 息于土壤中蚯蚓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且材料容易获得,可从鱼市购 买,也可从污水边采集,还可以人工饲养它是我们探究动物行为的好材 料2. 调查和采集蚯蚓为了进一步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和掌握采集方法,教师建议学生分组 去周边调查不同的环境,学生分别调查了花坛、草地、菜园、墙角等地, 寻找到了蚯蚓,亲眼目睹了其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通过观察发现:在有 机质丰富环境里准能找到蚯蚓3. 实验探究蚯蚓的行为和主动适应性(1)作出假设假设 1:蚯蚓的行为与适应环境有关假设 2:蚯蚓的行为与外界的刺激有关2)设计实验方案围绕上面的两个假设,我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分别如下:①把相同数量的蚯蚓放入培养皿中,设置不同水量为对照组,列表记 录观察结果②进一步探究蚯蚓的反应,设置有无外界刺激为对照组列表记录观察 结果。
结论:实验发现蚯蚓在水中会拼命挣扎,用笔轻轻碰触蚯蚓的身体蚯 蚓会迅速逃跑五、讨论与分析1. 蚯蚓有明显的主动适应环境能力(1) 在“将蚯蚓放入水中观察蚯蚓反应的实验”探究中发现,蚯蚓 的行为在开始时并无方向性,即使放入水中,也会很快转移开,但是随着 水不断增多蚯蚓都会拼命挣扎,逃离水面它的这种趋向有利刺激、逃避 有害刺激的现象,说明了蚯蚓有明显的主动适应环境能力,而且蚯蚓的个 体越大,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2) 实验中发现当用笔轻轻碰触蚯蚓的身体,蚯蚓会迅速逃跑可 见,在外界的刺激下,蚯蚓会产生相应的反应2. 蚯蚓行为的意义蚯蚓的行为可以帮助蚯蚓对恶劣环境条件的适应和生存都是有帮助的3. 蚯蚓与人类的关系(1)蚯蚓是一种十分典型的环境污染指示生物在流动的畜禽场排污口、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处、菜市场周围的污水沟 等有机质丰富的地方,常常能找到蚯蚓,因为丰富的有机质是它的氧化分 解对象和食物源如果蚯蚓数量越多,表明水体被有机质污染的程度就越 严重,但在无光、不流动的污染水体中,蚯蚓生存较少这与人们的环境 保护意识和生活卫生习惯有关,如乱倒生活垃圾;乱丢菜叶或果皮;尤其 是菜农把烂果病叶随意倒在路旁或沟渠;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缺少储存、发酵、利用、处理的场所随意堆放,随时流入水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城 市化进程加快,菜篮子工程迅速发展,加之人口密集,生活污水污染水源 的问题日趋严重,亟待解决。
2)变废为宝现代农业和养殖业主张“立体生产、综合利用”模式,通过水生生物 和农作物的作用,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使有机污染物在田间得 到衰减和清除,即:把粪池污水、生活废水、腐烂瓜果蔬菜、各类粪便、 田间杂草、藤蔓秸秆等用来培养蚯蚓、水蚤等饵料生物,这种“立体生产 综合利用”模式,既使有机垃圾、污水处理工艺简单、费用少,又有利于 降低饵料生物生产成本,变废为宝生产出大量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3)蚯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它的营养全面,多种必需氨基酸达 35%,是饲养鱼、虾、蛙、龟、鳖等水产品的理想饵料实践证明,利用蚯蚓作为水产品的饵料,水产品生 长快、疾病少、成活率高,能节水省工、缩短周期、降低成本,能显著提 高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名优特水产品养殖的迅猛发展,蚯蚓饵料越来 越受到广大养殖者的青睐4)蚯蚓的其他作用蚯蚓通过厌氧分解有机质,对于有机质在环境中降解、氧化、还原成 为无机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分解者的作用,对于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速 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降低水污染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六、收获与体会1.围绕主题,借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活动 方式,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发展兴趣和特长,培养了小组 合作的团队精神,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能大胆地进行实验设计并在实验 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全面提高了科学素质。
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活 动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学习了科学调查、采样、分析的方法, 了解到很多关于蚯蚓的知识,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情感,还磨炼了意志,这 些都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