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创新思维练习:第5章 第2讲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doc
8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地形分布简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地质剖面图中与甲地区相符的是( )2.图示区域( )A.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B.河流沿背斜谷发育C.甲地区石油资源丰富D.乙地区形成多处泉群解析:第1题,甲地区为山地地形,且岩层两翼老、中间新,为向斜构造,故A图符合第2题,根据等高线判断,图示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河流处为背斜谷;甲地区为向斜构造,石油多位于背斜构造中;泉多形成于断层线附近答案:1.A 2.B(2018·福建龙岩四校联考)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下图是形成于某海洋的岛链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据图可知,“热点”位于图中的( )A.①处附近 B.②处附近 C.③处附近 D.④处附近4.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 )A. 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 先往东南再往正东C. 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 先往正南再往东南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根据图中岛链的形成年代,推测“热点”位于图中的④处附近,其它三处板块已经移过,不是热点。
第4题,根据图中火山锥形成的年代判断,“热点”在④处,最年轻的岛屿是最靠近“热点”的,因“热点”的位置可以看成是固定的,而板块是在移动的,所以最先形成的岛屿距离“热点”最远,岛屿形成后不是靠近“热点”,而是在不断离开“热点”,所以从20移动到180处就是板块的移动方向,最先形成的几个岛屿分布呈南北排列,且最早形成的那个岛屿在最南,说明板块当时的移动方向为正南,后面形成的岛屿为西北—东南走向,说明当时的板块移动方向是从西北移向东南,故选D答案:3.D 4.D(2018·北京海淀区质检)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 )A. 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B. 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C. 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 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6.图中区域( )A. a 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B. b 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 c 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 d 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解析:第5题,断层①形成时间晚于地层②,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不同,⑤主要是岩浆喷发形成山地,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所以D正确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b处的玄武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处位于断层处,不适宜建坝蓄水,d区的石灰岩形成喀斯特地貌,所以D正确。
答案:5.D 6.D7.(2017·南充模拟)东非大裂谷宽30~100 km,深达1 000至2 000 m,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解析:A图表示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的谷地,能够反映出东非大裂谷的地质构造;B图表示的为背斜成谷;C图表示的为向斜成谷;D图中岩浆岩的地质构造与图示不符答案:A(2017·北京丰台区模拟)下图为“飞来峰”示意图相传东晋成和初年,印度僧人慧理云游到此,看到石山很像印度灵嘴峰说“此乃天竺国灵赞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于是在此建寺,名灵隐,将此石山称“飞来峰”据此回答8~9题8.“飞来峰”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为( )A. 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断裂错动→风化侵蚀B. 地壳抬升→断裂错动→风化侵蚀→固结成岩C. 风化侵蚀→地壳价升→固结成岩→断裂错动D. 断裂错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9.灵隐寺景区成为杭州著名旅游地主要是因其具有( )①壮美的流泉飞瀑 ②独特的地质构造 ③浓厚的佛教文化 ④精巧的园林建筑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第8题,根据图例可知,“飞来峰”的岩石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再结合图中断层的岩层运动方向可知,“飞来峰”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为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断裂错动→风化侵蚀。
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灵隐寺景区建在飞来峰,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浓厚的佛教文化,是成为杭州著名旅游地的主要原因答案:8.A 9.C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10~11题10.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11.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第11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答案:10.A 11.C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下图为北半球某岛屿的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6分)(1)从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角度解释该岛屿的成因2)简述甲河谷的形成原因3)在图示大陆架海域钻探,可否发现有石油储存?为什么?(4)近年来,图中河流A河口海水倒灌现象出现频率增加,可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岛屿是由背斜成山,出露海面而成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第(3)题,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而非储油构造。
第(4)题,上游拦河造坝、沿岸人们用水增加、海平面上升等都会造成海水倒灌现象答案:(1)海底地壳受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地势升高露出海面形成岛屿2)甲谷地位于背斜顶部,在背斜形成过程中受张力作用,岩层疏松容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等外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谷地3)不能因为图示大陆架地区地质构造为向斜,不能为储油提供良好条件4)上游大坝枯水期拦蓄水源,使下游河水减少;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频率增加,降水季节变化加大;河流沿岸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等13.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30分)(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2)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该处地质构造与凉水河之间的成因关系3)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线路的不同特点及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题中提供的新老关系可知,该处为背斜第(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被侵蚀成谷地,河流在此发育形成第(3)题,从等高线上判断其特点及原因答案:(1)背斜。
该处地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2)该处的褶皱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的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在谷地易积水成河3)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原因是乙村到甲村之间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之间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












